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知乎
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知乎
下面,我将为大家展开关于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的讨论,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决大家的疑问。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的问题。
文章目录列表:
1.1978年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急2.芬兰留学交换生生活经历
3.大二是否可以申请出国留学
4.如果在人民大学学法律专业好出国吗?(美国)
1978年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急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3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美国与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季羡林学习异常勤奋。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先生长年任教北大,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研究翻译了梵文著作和德、英等国的多部经典,现在即使在病房每天还坚持读书写作。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季羡林,生于1911年,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1930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曾师从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师从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1984年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组长、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和《语言文字卷》编辑委员会主任等等。其学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中世纪印欧语言的研究上颇多建树。主要著作有:《〈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他由德国留学回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其著作已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曾被“2006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之一
季羡林,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散文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他博古通今,被称为“学界泰斗”。
1956年加入中国***。
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
1934年毕业后,在济南山东省立高中任教。
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文。
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芬兰留学交换生生活经历
荷兰留学交换生的生活是怎样呢?跟着我来看看相关资讯吧!欢迎阅读。
考试交白卷没关系
这突如其来的自主权倒是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国内读书已经习惯了每学期从系里领一张课程表,上面课程、学分排得好好的,自己只要在固定的时间走进固定的教室就行了。期末老师也会通知你什么时候考试、怎么考试。所以刚到芬兰的时候,我拿着一本厚厚的学习手册发呆,对上面的原则颇感迷茫,心里忍不住抱怨:“怎么也没有教务秘书来做安排啊?”不过现在想来他们的制度是很有科学性的,既有严格的基本要求,又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发挥其潜力和特长。
有意思的是,尽管有三次考试机会,我每次都争取在第一次考完通过,早点完事。芬兰学生可大不一样,他们也参加第一次,但往往领到卷子就看看题目交张白卷走人。这样的做法也很有道理,对出的题有点概念以后复习有点谱,下一次就容易通过。况且只要你下一次通过就是胜利,和第一次白卷没有一点关系。道理我懂却学不来,看来忙碌惯了的中国乖学生没有这种交白卷的心理素质。又如上课看着芬兰学生们从容地半途撤退,老师也气定神闲地讲他的课,实在是佩服。
学习语言的天堂
语言学习是芬兰学生学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芬兰语是一个小语种,世界上只有不到500万人说它。这个事实激励着芬兰学生们狂热地学习着各种外语,学中文的就有好多。应该说他们学语言的条件是很好的,完全免费的教育、外国人的广泛分布、出国旅游的便捷。图尔库这个人口仅17万的城市就有一个规模不小的中国研究中心,里面的资源很丰富,中国的历史、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书籍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吸引了不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芬兰人。
由于每年有大量的国际交换学生,学校鼓励芬兰学生给交换学生当tutor,意思是帮助后者安定下来,熟悉芬兰社会。我的tutor就是一个学中文的女孩子,一年下来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还打算申请到中国来做交换学生。芬兰学生做交换学生的机会很多,到世界各地的时间从1个月到12年不等,这种交换项目和tutor工作大大促进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多彩的交换生生活
交换学生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在校园里是很独特的一个群体。虽然也跟着芬兰学生们一块儿上课、考试、赶报告,但日子要过得快活的多。由于教育领域的交换项目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学生基本上来自欧盟内部,一大群西班牙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倒是让我这个惟一的中国人被大家当成了宝贝。这群欧洲学生年龄一般就在20岁左右,在国内刚进大学校门就呼朋唤友地跑来交换了。这一年的交换生涯对他们来说就是摆脱老爸老0看管享受生活来了。
我常常嫌他们太闹腾,不好好珍惜出国读书的机会。然而更多的时候,是被他们感动,他们是那么的亲切友好,从陌生到熟识只需要一个微笑,一句hi,在每天的拥抱和亲吻中,所有的欢乐都会被分享,所有的文化差异都会消失。公用厨房里一个小收音机、一壶咖啡,足以为整层楼的邻居带来一个美妙的夜晚。都是一些笨手笨脚的孩子,成天还煞有介事地在厨房交换厨艺,他们会以崇拜的眼神看着我做番茄炒鸡蛋,实在是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由此推断我学到的所谓西班牙菜、法国菜也都是小儿科了.
学制宽松课程灵活
“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多晚学习都不算晚)。用这句话来描绘芬兰大学里的学生,是很贴切的。这里的教育制度非常之宽松,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从高中毕业后进入大学,正常情况下6年获得硕士学位(一般情况下大学不会授予学士学位)。但事实上,读几年后怎么安排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我知道有好多学生在学校里呆了七八年的;还有不少读了两三年遇到好差事工作去了,几年后又重回校园;还有女生读了几年停下来生孩子,孩子大了再重拾书本的。获得一个学位的学分是很严格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来慢慢啃完它。反之,如果精力旺盛,高中毕业后4年拿下硕士的也不是没有。
课程的组织也非常灵活,每周老师在图书馆里放上一大堆该课程的相关资料,学生们凭兴趣选择一些阅读或复印。上课时听得没趣,可以随时走人,学生、老师都觉得很自然。考试时很多课程有多种考试形式,要是你对这门课学得很有感觉,可以既参加笔试又写一篇相关论文,得到一大笔学分;要是你觉得这门课没意思,只想应付过去,那你可以就参加笔试混个小学分,把省下来的精力用到喜欢的课程上去。就连考试日期学生们也可以自己做主,一般学校给出3个机会,你随意选一次考,若第一次没过或成绩不满意,可以下一次再考,学校只记录好的成绩。
大二是否可以申请出国留学
大二可以申请出国留学,那么怎样申请呢?
美国的学院(college)主要分为提供二年制大专课程的学院与提供四年制本科课程的学院,二年制课程学院提供初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学成后可取得准学士学位。这种教育又分成两类:
一是一般性教育,学生学习相当于四年制大学一、二年课程,所得的学分可以转到四年制大学。
二是职业教育,所开设课程是为学生在社会上就业做准备,学生完成两学年的学习后就从事技术的工作,不再攻读学位。四年制课程会授予学士学位。在学院(college)内,只有极少的研究生课程可供选择。美国的大学(university)内不仅可提供本科生课程,还提供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授予相应学位。但对本科生来说,学院与大学授予的学士学位是平等的。
当选定学校后,学生可以先查询该学校报名的截止日期,然后再准备自己的材料,确保时间万无一失。通常60%的学校于2月截止报名,15%的院校早于2月就截止报名,还有的学校的报名日期则将持续到7月1日。对学生来说,学校报名的截止日期的早晚与该院校申请者之间的竞争相关,学生越早寄出材料也将更具优势。学生可在学校网站上自行下载学校的入学申请表,把材料准备齐全后,学生可分别寄给自己希望申请的院校。在寄出材料后的,8-10个星期内学生将得到学校的回应:录取、拒绝或是要求参加面试。 签证秘笈之巧使劲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学生还须面对签证难关。材料准备是申请签证的首要条件,领事在面谈前会先审核申请材料,如果不认可则会在面谈时不提任何问题,又不让申请人解释,快速做出拒签处理。
面谈时要带上:1、I-20表或IAP-66表;2、毕业证书;3、标准的考试成绩单,如TOEFL、GRE、GMAT、LSAT等;美国大学发来的所有信函与电子邮件,特别是要带上那些有关你的奖学金、给你一份助教工作、含工作的资助以及其他形式的经济资助的信件;此外,申请人也必须诚实,提供真实确凿的文件资料。而留学美国4年所需要的财力证明,通常需要60万人民币左右。
对学生来说,如何应对签证官的问题也是成功拿到签证的关键。学习目的和归国计划是每次签证都会涉及的最关键问题。按照美国有关签证的规定,凡是申请非移民签证的人都被事先假设为有移民倾向。如何有力证明你将来一定会从美国回到中国成为获签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在人民大学学法律专业好出国吗?(美国)
法律专业出国主要跟三个东西有关。
第一是你的LSAT(不是上面的什么SAT,SAT是美国高考,LSAT是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法学院入学考试)成绩,这个考到172(满180)以上(这个分数大概是全球前1%的成绩)你申请美国TOP14法学院就相对容易很多。那么出来就业就有保障的多。
第二是你的本科学校GPA。每个去美国学法律的中国学生都必须向LSAC提交申请资料,LSAC会对你的本科学校和GPA作出评价,如果你是人大,北大,清华,复旦,武大,南大,中国政法这些学校外加GPA3.7(4.0满)以上,你能得到superior的评价,对你申请美国名校很有帮助。
第三是你的经济情况。法律专业出国之所以都很难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学费太贵而奖学金太少。实际上对于美国人自己来说,读法律专业都是非常奢侈的,更别说中国人。虽然你申请到TOP14的美国学校JD都可能有奖学金,但这个概率实在太小。所以你一定要准备好足够的金钱。LLM更不会有多少奖学金。读JD三年下来学费大概120-150万,LLM大概40万,都很不便宜。所以,如果你费尽千辛万苦被美国某名校录取了却因为钱去不了那就太可惜了。好在现在人大的这类海外留学贷学金也挺多,不过你自己还是得承担30%-50%。
至于交流机会么,建议多去人大法学院主页看看,机会确实很多。
和哈佛,耶鲁,伯克利,纽约大学,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乔治城大学,华盛顿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巴黎一大,二大,三大,德国海德堡大学,莱茵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大,城大,港大还有澳大利亚、荷兰、英国的很多好学校都有非常多的学生交换或者国际小学期学习计划,也有联合培养攻读博士学位计划。所以这方面应该不是问题。
好了,今天关于“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人大研究生交换留学好吗”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