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_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好吗

2024-10-15 12:36分类: 硕士留学 阅读:

现在,请允许我来为大家解答一些关于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关于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的讨论,我们开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北大才女”田晓菲:出国后嫁52岁美国老头,21年后现状如何?
2.天才少女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18岁赴美留学,后来怎样?
3.13岁的北大才女,毕业后竟嫁给52岁美国大叔,现在过的怎样了?
4.当年拒绝上北大,宁可贷款100万去读美国哈佛的女孩,如今怎样?
5.女生去美国留学的优势
6.神童田晓菲:13岁读北大,20岁读博,为何却嫁50多岁美国人?

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_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好吗

“北大才女”田晓菲:出国后嫁52岁美国老头,21年后现状如何?

有颜无脑的叫“花瓶”,而颜值和聪慧并存的高材生则被称为女神。女神在哪里都会遭到喜爱,明明能够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气,但越是近乎圆满的女子,感情生活却越遭到外界的质疑。

有这么一个北大的才女,放着“年龄相仿、家境相当”的才子不要,非要和一个大本人25岁的美国导师结婚。当时力排众议的她和导师演出了一出惊动哈佛的“师生恋”。结婚21年后,这个女孩如今过得怎样?她能否懊悔本人当初的选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个女孩曾惊动一时,被公以为北大才女!

她叫田晓菲,于1971年出生在哈尔滨的一个学问分子家庭中,在她四岁时,跟随父母去到了天津。

田晓菲自幼就表现出了不俗的文学天赋,他的父母发现她的这一喜好时,鼎力支持她在文学上的创作,为女儿提供了一个“自在发挥自我”的平台。

小小年岁的她在天津日报曾经发表了一篇诗,后来出版了五本“惊动一时”的诗集,行云流水的文字让读者难以置信:这些诗集居然出自于一个“小朋友”之手。

许多人的十多岁还在玩具零食中沉浸,但田晓菲的十岁曾经可以写出一篇成熟的诗文,这种才能可谓一绝!

由于天赋异禀,田晓菲的升学之路也较为顺畅,1985年,这一年是田晓菲声名大噪的一年,因表现突出,北大留意到了这个“神童”。

经过商议,招生办分歧以为这个女子在文学上有极大的造诣。所以在她读天津十三中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那一年,她才14岁。

他人的14岁还在读初三或高一,而她的14岁曾经进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读英美文学专业,当她进入北大的音讯一出,引发了许多父母的认可,而田晓菲也被冠上了“神童”的头衔。

“神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实力和才气,即便备受追捧,田晓菲仍然没有中止努力的步伐,她在北大读书期间勤勤恳恳,废寝忘食地吸取文化学问。

1989年,18岁的田晓菲从北大顺利毕业,此时,摆在她面前的要么是就业要么是进修,年龄较小的田晓菲回绝企业给出的一切高薪诱惑,选择出国进修。

她选择去往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就读,经过努力取得了英国硕士学位,从内布拉斯加州毕业之后,田晓菲去往哈佛大学就读。

20岁就考上了哈佛大学的博士,不得不说,田晓菲这样的人生的确远甩许多同龄人。哈佛大学博士学位的攻克难度众目睽睽,但田晓菲硬是经过顽强毅力的学习,1998年,她用了七年时间取得了哈佛大学“比拟文学”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很多人以为田晓菲学有所成后会回国任教或者回国贡献,毕竟是北大成就了她的人生。但令一切人大跌眼镜的是:田晓菲不只没有回国,还在更改国籍后嫁给了大本人25岁的导师。

读博期间,她认识了一个改动她终身命运的导师:斯蒂芬欧文。欧文是田晓菲就读的文学系主任,也是哈佛德高望重的最高教授。

虽为美国人,但他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兴味极浓,讲着流利中文的欧文给本人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做“宇文所安”,正是对中国诗词的酷爱,让他和田晓菲有了交集。

斯蒂芬欧文作为事业有成的教授,感情生活却一片空白,这个努力于研讨汉唐文化的老教授宁可独身不愿凑合,直到他在上课时被气质出众的田晓菲深深吸收。

二人经过简单的交流后,他发现田晓菲是一个观念共同、聪明机智极浓的女诗人,举手投足间满足了她对汉唐文化人一切的想象。

两人对文学诗词都有极大的兴味,在诗词的交流中,没有家庭的史蒂芬欧文此刻动了心。

他本来以为这“繁华盛世”不属于他,但田晓菲却能够让他领略到多姿多彩的繁华盛世。聪明如田晓菲,她隐隐约约觉得到了导师欧文对她的好感和情愫。田晓菲坦白通知欧文:还有另外一个年龄相仿的人在追她。

这并没让欧文知难而退,欧文反而激流勇进,筹划了一场浪漫的游览,并且在下山时田晓菲大胆告白:“千里婵娟照,爱若磐石坚”。

看着眼前真诚的男子,田晓菲容许了他的表白,虽然田晓菲也十分分明:这段感情必将遭到亲朋好友的激烈反对。

欧文导师比她大了近25岁,足以做她的父亲,她不愿错过欧文,做好了“一切暴风雨降临”的准备。果不其然,田晓菲将音讯通知家人后,引发了田家人的分歧反对。

但田晓菲以为:她和导师的感情不是常人所能了解,他们有灵魂的契合度,彼此的感情早就超乎了世俗的成见,她不顾反对更改了国籍,成为美籍华人,引得北大校友分歧痛心:究竟是给别人做嫁衣。

1999年元旦,田晓菲顶着宏大压力在和欧文在美国纽约举行婚礼,从北大天才化身为“欧文太太”。那一年,汪小菲28岁,史蒂芬欧文53岁,两个人站在一同不只像是新郎新娘,更像是一对父女。

田晓菲对外界的风言风语置之不理,她和爱人专心努力于中国文学的研讨。

2000年,结婚不久的田晓菲选择到哈佛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她放弃其他优厚待遇是为了离欧文更近一步。作为东方女子,田晓菲骨子里仍然是以家庭为重,外人不了解他们的感情,她也遭受了不少的冷言冷语。

田晓菲十分明晰她和欧文的感情定位:真正的爱情是两个人共同进步、共同优秀。田晓菲在结婚之后,并没有像一些女子一样放弃事业,她的事业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2005年10月,田晓菲被哈佛大学破格录用,她成为了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女教授,她和丈夫一同在哈佛大学传送着中国的诗词文化,平凡中透着巨大。

生活中的他们平凡而幸福,欧文体恤温顺,他每天会为田晓菲做中国菜式,尽可能满足田晓菲的一切需求,除了日常生活中式化外,他将爱传送在每个细节中。

欧文特别仔细地将书房隔成两间,希望她可以安静地工作,安静地休息,而田晓菲曾坦言:“她从不懊悔嫁给欧文,在深深酷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找一个情投意合的伴侣最为重要,当然互相了解和尊重是基本前提。”

田晓菲已年过半百,屡屡提及外界的风言风语,她并不仇恨,生活如饮水,冷暖自知,不能强求每个人都了解本人的决议,只需本人问心有愧就算是对得起初心。

有人说:田晓菲孤负了北大的栽培,若没有北大,哪有田晓菲飞黄腾达的人生,但她却在学有所成之后更改国籍,这明显是“过河拆桥”的行为,真实是令人心寒。

也有人说:田晓菲的行为并无不妥,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益,不能以“爱国”对其停止道德绑架。

关于北大神童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哪种说辞都揭露了一个谬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从一个普通家庭逆袭为哈佛教授,抛去道德评论,她的努力自律是值得每个人去学习和认可的,毕竟,不是每个女孩都能顶住诱惑一路高歌前行。

天才少女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18岁赴美留学,后来怎样?

《易经》有云:“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谓“天才”,便是“三才”(天才、地才、人才)之一,特指具有某种卓越才能的人,从古至今,无论中外,天才都是最炙手可热的存在。

她,是我国公认的天才少女,5岁学古诗,10岁出版诗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16岁写的文章入选中国教科书,20岁拿下英国文学硕士学位,27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当年哈佛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毫无疑问,这就是一位彻头彻尾的天才。

就在所有人都期待着她回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时,年轻的她却选择嫁给了52岁的美国人,从此定居美国,他是谁?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叫田晓菲,1971年出生于哈尔滨,由于她的父母都在文联工作,所以田晓菲从小耳濡目染,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并且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她在5岁那年就写下了一首诗,立刻被刊登在《天津日报》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此后几年里,更是出版了5本诗集,获奖无数,这样的天才少女,哪个学校不想抢着要?经过田家慎重思考,最终让女儿进入北京大学就读,13岁的田晓菲成为当年北大最年轻的大学生,在这里,田晓菲遇到了改变她人生的一个人——海子。

这一年,海子已经从北大毕业,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老师,田晓菲非常敬仰和尊敬这位诗人,于是拿着自己的诗去给他看,海子看完后直接表示:“如果你能坚持,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偶像的话,无疑让田晓菲十分激动,然而就在田晓菲毕业那年,海子却卧轨自杀了,这对田晓菲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以至于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诗,田晓菲根本无法理解这件事,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经过思考和挣扎,田晓菲决定继续投身于学习中,这一次,她只身来到了美国,进入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后来又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在这里,田晓菲不但开阔了视野,获得了更多的知识,还遇到了另一个改变她人生的人——斯蒂芬·欧文,哈佛大学的教授。

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从小就对古老神秘的中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甚至给自己取了个“宇文所安”的中文名,后来更是翻译了中国的《初唐诗》、《盛唐诗》、《晚唐诗》、《中国文论》等等,难度非常大,但宇文所安毫不畏惧,他热爱着中国文学。

当年他在哈佛文学院任教时,遇到了田晓菲,当时宇文所安听闻了田晓菲的传奇故事,便主动成为她的导师,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两个人越走越近,宇文所安竟然喜欢上了田晓菲这个才女,等到田晓菲博士毕业后,他便表达了自己的心意,然而这一年宇文所安已经53岁,田晓菲不过28岁,存在着35岁的年龄差距。

起初听到这个消息时,田晓菲的家人们有些犹豫,但田晓菲本人却认为完全可以接受,因为他们两人是彼此最好的知音,爱情这个东西,原本就不关乎年龄、国籍,于是在1999年的元旦,两人在美国纽约举行了浪漫的婚礼。

如今,田晓菲已经成为哈佛大学的教授,和丈夫一起定居在美国,偶尔也会一起回国内参加新书的签售活动,给学生们开开讲座,生活充实而平静。

13岁的北大才女,毕业后竟嫁给52岁美国大叔,现在过的怎样了?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总多,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同时我们也是特别注重培养人才的,善于发现各类人才,发现人才我们都会尽力培养他们,让他们变得更优秀更全面,社会上对于这些人才我们都是报于崇高的敬意和殷切的希望的,希望培养出来更多的人才,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用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促进国家的进步,让我们国家更加强盛。今天要说的就是当年那个被我们培养的北斗才女——田晓菲。当年凭借公费出国的才女,毕业后却留在了美国,嫁给了五十多岁的美国大叔,那么她现状如何呢?

田晓菲,13岁就被北大邀请就读北大的英美文学专业了。因为她从小就阅读过许多书籍,她的父母也会为她答疑解惑,所以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了,另外她还能自己进行创作,她写的诗歌也被更为传诵,所以很快她就出名了,北京大学被她优秀的文学功底吸引了,就邀请她来北大。当时她只有13岁,是北大最年轻的学生。

在北大学习中,她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专业知识,她的才华更加凸显出来,16岁的时候她发表了《13岁的际遇》这篇诗歌,还被编入了我国的中学课本里。北大毕业后,她享受公费出国的待遇,去了美国留学。在美国的学习期间,凭借她优秀的学习能力,在十年左右读完了硕士和博士的所有课程,最终成为一位教授。

她在美国的短短十年取得如此傲人成绩,我们都为她感到高兴和自豪,并且希望她能回归祖国,回馈祖国的培养,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谁也不会想到,她竟然留在了美国而且没有回国的打算。

她在美国结婚了,对方是哈佛大学的主任,田晓菲认为自己和他有共同语言,慢慢地对他产生了感情,她觉得她遇上了自己的另一半,是她想要一辈子托付的人,但是他们两个相差20岁,这人很多人质疑,但是两人客服阻碍,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感情,28岁的她选择和他结婚了。

后来田晓菲拿到了美国绿卡,她就留在美国了。同时她去了哈佛大学教书,不得不说她是很优秀的,她培育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她和他丈夫奋斗在教育的事业上。很多国人都说她对不起祖国的培养,因为我们国家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她,并且花费了许多金钱和时间,可是她在美国之后却选择留在美国。对此笔者认为,人各有志,我们无法要求别人怎么样去做,只能尊重别人的想法,尊重别人的选择,我们绝不强求,因为中国来去自由。同时我也相信世界上会越来越的人才,会留在中国发展,我也希望我们国家能够培育出更多的人才,而这些人才走出去之后依旧会选择回归祖国,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当年拒绝上北大,宁可贷款100万去读美国哈佛的女孩,如今怎样?

有些人天生就是雄鹰,不甘于埋没自己,不甘于平凡。他们总是不断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但是可能 由于条件的不允许,很多人会屈服于生活,而我们要今天要讲的这个女孩,显然有雄鹰一样的志向,也有蜗牛一样的毅力。她不甘于生活的平凡,她的一切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她就是詹青云。詹青云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她的努力,而是在北大录取的时候,她放弃了,却选择去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深造。由于自身的生活条件,她申请助学贷款100万,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

詹青云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帮助家人谋生,经常在业余时间帮助父母种地。虽然生活不好,但詹青云从不抱怨。相反,詹庆云却充满斗志。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回应生命中的每一天。詹青云从不以家庭环境恶劣为借口放弃学习。虽然经常帮助父母分担家务,但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一系列的学习。当别人玩耍时,他却读很多书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由于詹青云所在地方的教育匮乏,父母经常的帮助女儿转换学校,所以一段时间的詹青云经常学习成绩不稳定,但是詹青云并没有被打倒,而且更加点燃了她的斗志。她发誓要克服眼前的一切困难。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詹青云的不懈努力,在当年高考中获得全省优秀成绩前五名,这样的成绩吸引无数名校来培养这一优秀人才。最著名的是北京大学,他们甚至承诺将免除学费和其他诱人的条件。然而,詹青云却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北大的邀请。很多人甚至认为詹庆云脑子有问题。

在拒绝了北大之后,詹青云转投了另一所世界顶尖大学哈佛大学。然而,哈佛大学的录取条件更为严格,这不仅要求学生成绩优异,还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哈佛大学昂贵的学费让每个人都畏缩不前,整整一百万。然而,这并不能阻止詹庆云。她仍然选择哈佛,而她的父母总是选择支持和理解她。于是,詹青云选择贷款100万元进入哈佛校园。

进入哈佛后,詹青云一点也不放松。她把高中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刻苦努力带到了美国。詹青云的成绩可谓硕果累累,詹青云的成就无疑改变了她的命运。也许我们大多数人,像詹青云一样,都有一个普通甚至贫穷的家庭环境。但这并不是阻止我们学习的阻碍。失败者总是有自己的借口。所以我们从现在为自己努力也还不晚。

女生去美国留学的优势

女生去美国留学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会有女生更容易被录取这一说法呢?下面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女生录取率高于男生录取率的原因:

 1.女性数学能力不让须眉

 研究表明,女性的数学能力与男性相差无几。然而因女性申请大学教职的人数与女性人口相比还是过低,顶尖大学的女性教授一直就比较少,不过,一旦女性申请,她们被考虑的机会就会很高,女性得到终身教职的机会也和男性相等或更高。近几年女性在高校的任职人数上升证明了女性在数学领域不让须眉。美国《科学》、《华盛顿观察》和路透社对此进行了报道。

2.女生更容易融入社会

 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是女生获得欧美名校青睐的重要原因。

 初高中阶段,绝大多数女生表现得越来越有主见,常常会有意识地主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领导、组织、沟通能力,而这时候的男生,大多还充满童真,游戏机房还是很多男生不二的选择。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各种才艺训练上,女生得到的机会一点也不比男生少,而由于女生的勤奋,综合素质上女生反而会高于男生。

 美国大学在录取新生时,决不是单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它们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选择的是?通才?。这样一比较起来,女生无疑占有极大的优势。

 3.女生更愿意申请文科类专业 STEM专业呈现性别歧视

 直接原因是女生更愿意申请文科类专业,和理工科产生差异化申请。活动中更能够体现人文情怀和普世价值。

 美国女权主义大背景给了女生更大优势。有人说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同性恋权利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的延伸,文化内核都是倡导人的平 等。有人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女权运动,有的话也是以性、婚姻方面的解放居多。但是美国的女权运动更加全面,渗透到各个方面,尤其以职场和教育尤甚。

 美国历史上,女性很长一段时间内和非裔一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常春藤名校在这方面反应更是慢半拍,普林斯顿和耶鲁是最晚把校园开放给女性的几个学校之一。 林徽因当年去宾大读的是美术系,而不是建筑系,因为那个时候宾大建筑系还不接受女生。有学者说这种的长期以来的性别偏见甚至比种族歧视有更严重的恶果。

 现在美国社会有一种基于学科的性别偏见,STEM这种就业前景好专业技能又高的专业呈现一种被男性把持的局面,女生好像自动放弃了对这些专业的兴趣,一提到 这些专业就觉得比较很难学,或者觉得太?男性化?所以敬而远之。所以,理工类的学校女生申请人数少,但是学校为了平衡,会尽力多录取一些女生。

 4.优秀的成绩?女生的致胜法宝

 女生能够在招生大战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当然和成绩出色、社会活动能力强有最直接的关系。

 随着劳动由体力主导进入智力主导,女生的体力劣势已不再在升学、就业等方面成为障碍;相反,细心、耐心这些女生特有的优势,倒反而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例如,哈佛的男女生人数大致相等,但女生有55%以优等毕业,而男生的优等比例不到一半。究其原因,根源在初中小学阶段已经形成。

 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从小学四年级起,女生每天比男生多做一个小时功课,少看一个半小时电视;到了初中,校报总编、奖状获得者、社区志愿者,都是女生占多。同时,高中女生更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做义工。她们的这些优势,恰好符合世界名校的教育理念。

 追求全方位领先的名牌大学,都希望培养自己的希拉里,这使得他们不放弃任何招收优质女生的机会,尽管女大学生的人数已大大超过男生。于是,欧美名校在世界各地网罗他们认为有潜质的女生,招生时为女生造成同等条件,或在男生稍占优时,录取的也还是女生。

;

神童田晓菲:13岁读北大,20岁读博,为何却嫁50多岁美国人?

在中国人的印象当中佳人一般都是与才子相配,这一个才子呢跟这个佳人的年龄差一定是相差不大的,两人的家世也是相匹敌的,两人的文化水平也是相符合的,如果佳人没有配才子的话,那么我们就觉得这个佳人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但这些仅仅只是我们个人的一些看法,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佳人没有配上才子的大有人在,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田晓菲出生于1971年是哈尔滨人,在她4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诗歌,在1981年的时候她就出版了属于自己的诗集,那个时候她还只有10岁。

三年后,也就是1984年她就被北京大学所破格录取,成为了北京大学少年班中的一位,也成为了北大的一个重要培养对象。从北大毕业之后田晓菲就开始去美国留学,考起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这样一个拥有完美履历的女人,可惜的是她在自己2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一个53岁的美国老年人,她的这样一个行为让很多的人不解。

田晓菲的父母也是从事文学这一方面工作的人在他们家里随处可以见到书籍,受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所以田晓菲在自己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文字。经过她父母的培养之后,她也能够写出不少的诗歌,这就让她成为了当时人人交口称赞的神童。

于是北京大学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在北大学习的这几年当中田晓菲觉得十分的舒适,在她毕业的时候对于北京大学十分的不舍,于是在1987年的时候她写下了这样一篇诗歌《十三岁的际遇》,在这篇诗歌当中她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自己对北京大学的留恋之情,也表达了她对未来的向往。

跟很多的神童一样田晓菲也进行了国外的留学,在1998年的时候她成功的在哈佛大学获得了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那个时候她还只有27岁,这在哈佛大学来讲算得上是最年轻的博士生了。所以她得到了她的老师斯蒂芬欧文的青睐,这位导师在与田晓菲的相处当中对田晓菲十分的赞赏,并且在1998年也就是田小菲毕业的那一年还跟他表达了自己的爱意。

那个时候斯蒂芬已经是有53岁了而田晓菲还只有28岁,也就是说按照中国人的观念,斯蒂芬可以成为田晓菲的父亲了。如果自己的女儿想要嫁给一个跟父亲差不多年纪的男人,这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是不能容许的,所以当田晓菲的亲人朋友听到田晓菲想要嫁给一个53岁的老头子的时候,他们是极力反对的。

但田晓菲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很多年,她的思想里已经没有了中国的这种年龄的偏见,所以她选择的是跟随着自己的内心走,为了得到亲友的祝福,她给自己的亲友做了很多的工作等到他们能够接受之后她答应了斯蒂芬的求婚。

好了,关于“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北京大学女硕士在美国留学”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留学_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留学项目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