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硕士毕业生去向统计_留学去向(研究生)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留学硕士毕业生去向统计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2.法国留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
3.毕业生们都去哪就业?多所高校发布2022年就业报告
4.法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分析
5.海外教育学硕士回国之后就业倾向怎么样,海外教育学硕士回国之后就业倾向是什么?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相继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两校毕业生的去向往往备受关注。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1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发布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作为我国TOP2的高校,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被称之为中国最聪明的年轻人,他们的去向,一直备受关注。
2021年,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7441人,比2020年微增400多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4%;
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共9704人,比2020年增加约1600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8.45%。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两所名校的毕业生都去哪了。
去上海的清北毕业生,正在反超广东
2021,清北学子都在给谁用脚投票?
北京、上海、广东,仍然稳居前三,接纳了最多的清北学子。
北京是清北学子整体(涵盖本硕博)的第一选择,而且,随着学历的提高,清北学子更倾向于留京。
第二选择则在广东和上海之间摇摆。
2021年之前,清北学子去广东的明显比上海要多,但到2021年,上海对清华学子的吸引力已经反超广东,对北大学子的吸引力也正在赶超广东。
具体来看:
2021年清华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离京就业。
其中,本科生最爱的就业地域选择是上海,占比22.6%;第二选择是广东,占比18.3%;第三选择是,北京,占比16.1%。
而硕士、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排名是,北京、上海、广东。
往年可不是这样,2019届、2020届的清华本硕毕业生,去广东的都比去上海的多,只是在博士毕业生的选择中,去上海的比广东多。
但2021届清华本硕毕业生,在就业地域选择中,上海的位次反超广东。
至此,上海对清华学子整体(涵盖本硕博)的吸引力已经超过广东↓
图源:清华大学2021年就业报告
再来看看北大。
2021年北京大学的毕业生中,本科生的就业地域,第一选择是北京,占比42.33%;第二选择是上海,占比14.06%;第三选择是广东,占比12.14%。
不过,硕士、博士毕业生的选择,去广东的还是比上海多一点
图源:北京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纵向来看,2019-2021年,北大毕业生最爱的就业城市排名不变,总体依然是北京、广东、上海。
但北大本科毕业生的偏好在悄悄变化:
2019年,在广东就业的北大本科毕业生,占比高达26.79%,是当年就业的第一选择。
但到2021年,这一比例变为12.14%,呈腰斩之势,被北京大幅度反超。不仅如此,上海对北大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也超过广东。
至此,广东从北大本科生的第一选择,滑落到第三选择。
不仅如此,在北大硕博毕业生的就业地域选择中,广东领先上海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所以,上海对北大学子整体的吸引力,正呈现出赶超广东之势。
这一次,广东为何输给北京、上海?
那么,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开始更青睐北京、上海了?
我认为这首先与户籍政策的调整有关。
过去5年,中国城市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抢人大战”,唯有北京、上海因为户籍管控严厉,缺席了这场人口争夺战,导致很多名校毕业生分流到广东,特别是去到深圳。
但是从去年开始,北京上海的户籍政策遇到了拐点,居然开始放宽落户了,这对名校学子带来巨大的诱惑力。
据报道,上海正在对名校毕业生放宽落户,清北复交、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可以直接到上海落户。而上海本地应届研究生,已经可在五个新城和自贸区新片区直接落户。
去年7月份,北京也放宽落户限制,全国高校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北京地区高校、京外地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单位申请办理引进。如果是清北复交、浙大、中科大、南大这七所名校的'本科生,还可按照计划单列办理引进。
以前是京沪限制人口,其他城市“捡漏”!现在京沪不干了,也要下场争夺人才,这对其他中心城市的人才工作来说,构成新的挑战。
毕竟,北京、上海的户籍,远比广东的户籍更有含金量,能落北京上海的户籍,为什么要去广东呢?反正,北京上海的高端就业岗位,不比广东少。
不仅如此,作为广东承接名校学子最重要的城市,深圳的户籍政策、人才购房政策反而收紧了。
2021年五月,深圳发改委公布《深圳市户籍迁入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把学历落户的门槛,从专科收紧到本科,把学历落户的年龄也收紧了:本科收紧到35周岁以下,硕士收紧到40周岁以下,博士收紧到45周岁以下。
不仅如此,深圳对人才购房的政策也大幅收紧,要求取得深圳户籍满三年之后,才能获得深圳购房资格,这也影响到一部分人才对深圳户籍的兴趣。
除了户籍政策,也与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以前上海被认为“没有互联网”。但最近几年,上海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高薪领域的就业岗位,供给明显增多,这也是吸引名校学子的重要筹码。
吸引高端人才,除了打产业牌,还有文化牌、教育牌、气候牌等等,广东的产业牌、气候牌是很好的,但教育牌、文化牌还不够。
所以,面对北京、上海的人才竞争,广东除了靠产业, 还需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下功夫,缩小与北京、上海的差距。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2在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毕业起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21年6月起对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2021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14823元、10113元、5825元、3910元;中位数分别为15000元、9000元、5000元、3500元。
从客观收入反映的就业质量看,人力资本的价值在就业市场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学历越高收入越多。月起薪的高地同样在学校、学科和就业地区有显著的差异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落实率超过高职高专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和普通本科高校。工学和理学的落实率超过教育学、医学和农学。
近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也相继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作为中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两校毕业生的去向往往备受关注。清北毕业生热衷去哪儿就业?青睐哪些单位?深造率几成?一起来看
清北就业率保持高位稳定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所高校的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保持高位稳定。
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7441人,与往年相比整体有所增加,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8.4%。其中,国内深造比例为28.5%,出国(境)深造比例为6.9%,签三方就业比例为49.3%,灵活就业比例为13.6%。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98.2%,98.9%和 98.1%。
北京大学全体毕业生(含医学部)合计 11985 人,全校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29%。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合计9704人,去向落实率为98.45%。北京大学就业率表现稳定,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清北本科毕业生留京率差异明显
从清北两校签约就业的毕业生去向来看,“留京”仍是清北学子最主流的选择。但各个学习阶段的留京率却略有不同,尤其是本科留京率,清华大学仅为16.1%,北京大学则达到42.33%。
相比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则更倾向于留在北京,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留京率为38.4%,北京大学为45.63%。博士毕业生留京率清华大学为55.9%,北京大学为53.1%。
其次,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江苏、山东等省市也是清北两校毕业生就业青睐的选择。总体来看,北京、上海、广东依然是清北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前三位。
从数据来看,除了北京,清华大学的同学更喜欢上海。2021年,清华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本科生有22.6%去往了上海,这一比例反超了去往广东的18.3%,也超过了留在北京的16.1%;硕士生和博士生虽然最倾向于留在北京,但第二选择也均为上海。
北京大学的同学则更热衷去广东。2021年,在北大所有毕业生就业省份中,赴广东就业的人数超过上海,排在第二位。尤其是硕士毕业生中,有17.56%去往广东。
清北本科深造率超7成
从近年两校就业质量报告相关数据对比来看,2021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总体深造率较2020年有略微涨幅,达到76.62%,这主要是国内升学人数的明显增加,从2020年的1891人,增长到2010人。
北大2021届本科毕业生国内深造比达到52.26%,涨幅明显,但本科总体深造率较2020年有略微下降,为71.16%。
作为我国最顶尖的高等学府,清北拥有最优质的生源质量,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之后,继续深造成为毕业生的普遍选择,两校本科深造率均超过70%。清华大学以76.62%的超高本科深造率,表现了一流大学的风采。近年来,清北将培养重心转向研究生等高端人才,既是高校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挺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战略。
根据报告数据,硕博就业率可达90%以上。这或许也是越来越多同学在本科毕业之后选择继续深造的重要原因。
此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在疫情影响下,出国(境)留学的比例相比2020年进一步下降。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人数为51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6.9%。北京大学校本部2021届毕业生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79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17%。其中,本科生553人(18.90%),硕士生165人(3.26%),博士生75人(4.37%)。
本科生选择国内升学的比例在上升,但总体来看,潜在的留学毕业生们,更多地走向了就业市场。
清华2021届签三方毕业生
70%进体制内
从清华大学公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来看,2021届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达签三方就业人数的53.5%,其中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分别占26.8%和23.8%;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占比为30.3%;党政机关占比为15.8%。
根据统计表,清华大学2021届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前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单位就业的人数占比为69.9%。
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北京大学2021 届毕业生主要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就业。未披露该校毕业生就业企业相关信息。
2021年清北毕业生超1%未就业
不管是从清北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还是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调查问卷来看,“慢就业”“缓就业”“懒就业”的就业观念略有增加。
在清华大学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共有120人未就业,包括拟继续深造、待就业、去向未定等,占全体毕业人数的1.6%。
北京大学2021年未就业人数为150人,拟深造79人,待就业或无就业意愿 71 人,占毕业生总体人数的1.54%。
北京大学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有7.9%的毕业生选择了“不就业拟升学”或“其他暂不就业”,比2019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上海对清北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反超广东3日前,中国两大顶尖学府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般而言,从高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中,往往能够窥见就业市场的景气程度,但清北毕业生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议价权”,据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对2021届毕业生的求职过程与结果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直接就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平均获得的工作录用通知分别为2.22个、3.69个和3.28个。
因此,手握多个offer的学生最终做出的就业选择,代表的是“用脚投票”的结果,能够很大程度反映当前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风向。
其中,清华大学详细披露了“签三方就业毕业生的单位性质分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了2013年到2021年的数据,试图呈现清华毕业生这9年来的就业偏好变迁,这种变迁也暗合了时代的发展。
通过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发现,自2013年以来,民营企业对清华学生的吸引力一度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但近两年开始又开始下降;外资企业一路“式微”;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又重新倾向于进入“体制内”。
2013年至2021年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毕业生的单位性质分布,数据来源:清华大学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民营企业吸引力一路攀升
到2020年出现下降
2013年,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有43.8%的人去了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去民营企业的仅占12.2%。当年,签三方就业人数在10人以上的单位,几乎悉数被央企所包揽。
但自此之后,去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比例差距一直在缩小。到了2018年,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中,去民营企业的占了31.8%,首次超过了去国企的29.9%;2019年,进民营企业的毕业生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3.4%,这也是2013年以来的最高点。
在互联网业界人士看来,2010年到2019年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移动互联网全面渗透到社交、电商、视频、出行、理财等多个行业,移动互联网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从招聘市场来看,以华为、BAT以及后来的TMD为代表的科技、互联网大厂,在“收割”名校毕业生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2014年,网易、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进入了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15人以上的单位”名单;
2016年,华为首次超越国家电网公司,成为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人数最多的公司,并在随后的几年里都保持第一名(2021年未披露具体数据);
201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签三方人数前几名的单位,分别华为、腾讯、国家电网、网易、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以及阿里巴巴;
2020年,字节跳动、美团进入清华“签三方就业20人(含)以上的单位”名单。
除了行业原因之外,过去几年里,包括广州、深圳等在内的城市陆续对大学生放开了落户限制,这对名校毕业生同样有着吸引力。2018年起,清华大学均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选择京外单位就业,这也一定程度为京外的民营企业吸纳名校毕业生创造了条件。
但2020年,清华大学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进民营企业的比例终结了“六连涨”,下降至29.7%,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26.8%。
整体而言,在民营企业吸引力上升的同时,毕业生进国有企业的比例被挤压,从2013年最高点的43.8%一路下降至2021年的23.8%。
此外,从2013年起,外资企业的吸引力也呈现一路向下的趋势,到了2021年,外资企业吸纳的毕业生仅占2.9%,降至几年里的最低水平。
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达到新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统计,2021年,清华大学签三方就业的毕业生共有3669人,除去进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其他超过7成的人选择了广义上的“体制内”。其中,2021年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进党政机关的比例达到15.8%,为2013年来的最高值。
与多数人通过国考、省考等方式进入党政机关不同的是,对于顶尖高校的毕业生而言,选调生选拔是他们的主流方式。选调生,全称选调优秀大学毕业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其中,据清华大学披露,2020年,共有278名毕业生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这占了当年进入党政机关总人数的87.4%。
而2021年,清华大学通过定向选调的渠道到基层公共部门就业人数有明显增长,浙江、四川、山东、河北四省选调生人数超过50人,重庆、山西、黑龙江、天津、江西、河南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相比之下,2020年,仅四川、河北、河南三省选调生人数超过20人,上海、福建、重庆、山东、浙江、北京、天津等省份选调生人数超过10人。
另一组可供参照的数据是,2021年,北大选调生签约人数首次突破800人,较2020年增加近60%,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2021年,清华大学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也迅速增加,达到了30.3%,同样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值。
根据清华的统计口径,事业单位包含了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其他事业单位,其中,2021年共有625名清华博士生进入了高等院校,比例为39.8%,这大幅拉升了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而可供比较的是,2018年,仅有192名博士生进入高等院校,比例为22.9%。
从公开报道来看,进入公立中小学,近年来也成为一部分清华学子新的职业选择。除了此前备受关注的“清北学生到深圳做中小学老师”之外,2021年,地处西部内陆的城市鄂尔多斯也打出了年薪60万元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般而言,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越是有更多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或者倾向于选择更稳定的工作岗位,这其实也反映了大家对前景的判断。中央定调2022年的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还是要提振经济,提振大家对未来的信心。
法国留学生毕业后就业选择
法国留学生毕业以后选择各不一,有的同学想回国内发展,有的想留在法国,是回国就业好还是在法国就业好同学们都拿捏不定,下面专家就分析了关于法国留学就业的一些情况。
回国就业毕业后回国发展,留学生可以轻松的谋一份高薪职业。在拿到海外文凭的同时,也比中国研究生多了实用性,企业怎么会不欢迎这样的应聘者呢?
留在法国就业留学生毕业以后可以选择在法国当地就业,或者到欧盟其他十多个国家去发展和寻找工作机会,也可以轻松移民加拿大,相对来说在法国毕业后移民加拿大要比在我们国内轻松的多,技术移民的周期比国内也要短的多。
法资企业工作
很多留学法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在法国找到工作,然后被派回中国工作的,也就是在中国的法企工作。
留学规划留学不等于高职位、高待遇。留学生应从选择学校、专业开始规划,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工作实践,回国后摆正求职心态,全面为自己“镀金”。
工作经验国内企业更愿意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留学生,留学生可以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比如公司职员、商店销售等,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工作,适当的工作经验有利于留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认识,对回国后的求职更有帮助。
毕业生们都去哪就业?多所高校发布2022年就业报告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2022年的就业“秋招季”已经落幕。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近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就业”二字的定位更加明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改为“毕业去向落实率”,以更加准确反映高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等毕业去向情况。毕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协议和合同就业率、创业率、灵活就业率及升学率。
清华大学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出,截至2022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8.0%。数据显示,清华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8003人,其中本科生3197人(39.9%)、硕士生2657人(33.2%)、博士生2149人(26.9%)。其中,男生5135人(64.2%)、女生2868人(35.8%),男女比例为1.8∶1。
另外,根据毕业生去向统计,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选择国内深造比例为28.3%,出国(境)深造比例为7.1%,签三方就业比例为52.5%,灵活就业比例为10.1%。
在上海交通大学,截至2022年11月30日,上海交大(含医学院)2022届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61%,赴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就业率为71.08%。值得注意的是,校本部2022届毕业生赴国防科技单位及部队就业人数为373人,各省份录取定向选调生人数为230人,赴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就业人数为482人,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为应对严峻复杂就业形势,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力求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
作为地处东北的“双一流”高校,吉林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7373人。截至2022年8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86%,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69%,升学率为43.38%。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90%,协议和合同就业率为65.69%,升学率为10.65%。
值得注意的是,在吉林大学,有1183名毕业生签约短期科研助理及管理助理,其中签约吉林大学的1178人。毕业生中,报考选调生人数超过6000人次,公务员、选调生录取总人数近800人,其中定向选调生386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扎根西部、扎根基层,让青春之花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地处西部的知名高校西安交通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8.66%,其中本科生深造率连续3年保持65%以上。2022届毕业生到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58.82%。从经济区域分布上看,2022届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的人数比例为59.52%,其中博士为75.15%,本科和硕士分别为66.33%和53.94%。
如今,选择读研深造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截至2022年12月1日,2022届毕业生总人数为8002人,已落实毕业去向6692人,毕业去向落实率 83.63%。
其中,2022届未就业毕业生共1310人,其中本科毕业生999人。“不就业拟升学”是本科生未就业的最主要原因,占未就业本科生的比例为65.37%。本科毕业生升学比例46.81%。2219名国内升学毕业生中,2130人被“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科学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录取,占升学总人数的95.99%。
对于学科专业特色明显的高校,毕业生流向则有更加清晰的倾向性。
截至2022年8月31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有2022届毕业生共4167人。按学历统计,本科生1921人,硕士生2121人,博士生125人,该校2022届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为96.08%(截至2022年10月31日,整体落实率为96.21%)。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占就业毕业生总人数的28.22%,比去年提升1.5个百分点。
在华东师范大学,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37%,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08%,非全日制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74%。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教育-学历类(50.67%)、信息技术(27.31%)、金融(6.64%)、公共管理(4.21%)等行业。
在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是主要就业流向。该校2022届毕业生共7410人,截至2022年10月31日,学校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73%。主要就业单位方面,本科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等重点领域,其中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研究生毕业生覆盖了通信、信息科技、金融、航天军工、机关及事业单位等重点领域,具体分布为阿里巴巴、华为、腾讯和字节跳动等。
素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1929人,比去年略有增加。截至2022年8月31日,学校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13%。整体而言,事业单位是毕业生“最爱”。报告显示,38.32%就业毕业生去事业单位就业。各学历毕业生具体就业单位流向存在差异,其中,本科毕业生主要进入其他企业(47.06%),硕士、博士毕业生主要进入事业单位,比例分别为43.40%、90.54%。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截至2022年10月31日,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26%。研究生的去向落实率(94.86%)高于本科生(92.63%)。毕业去向中,有1561人选择就业,569人选择升学,升学率为24.91%。其中,国内升学人数为239人,出国出境深造人数为330人。前三大留学国家分别是英国(103人)、美国(42人)、日本(31人)。
法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分析
目前去往法国留学的学生数量还是不少的,而在法国读书的学生会更关注就业的情况一些。下面就带来法国留学回国就业情况分析。
首先来看看研究生的就业前景。
1.继续求学深造方面的便利和前景
正在法国实施的LMD新学制,将打造走遍欧洲的"教育通行证"。法国驻沪领事馆赴法留学咨询中心负责人韩非先生说,这是推行欧洲教育一体化的三项举措之一,另两项是有"教育欧元"之称的ECTS欧洲学分和按学期、教育单元(UE)组织培养课程。所有这些"欧洲教育大一统"的举措,都是为了促进欧洲高校间的合作和交流,同时方便学生在欧盟内的流通与职业融入,也有利于学生在国际流动中恢复或继续学业。
例如,法国的硕士学位需要在取得学士学位的基础上,继续4个学期的学习,拿满120个欧洲学分。那么中国留学生可在法国巴黎学习2个学期,先拿60个欧洲学分;然后"转战"西班牙巴塞罗那继续深造2个学期,再拿60个欧洲学分;工作可以"落户"到德国慕尼黑,因为你的学历文凭在全欧洲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等40个国家畅行无阻。
2.法国硕士毕业后的就业前景
这个问题就复杂得多了,要根据各人的专业、语言能力、综合素质、工作经历等诸多方面综合考量,还要加上机遇的因素。但总体来说,拥有法国正规大学硕士学历,法语水平良好的留学生,就业形势还是比较看好的。
据法国高等教育与研究部统计,法国国内硕士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达91%,管理职位(cadre)为89%,长期合同比例也达74%,反映出法国硕士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良好。
在国外,法国的很多跨国公司也需要很多人才,在国内,这些企业也需要很多的人才本地化。因此很多赴法留学回来的同学都是进入这些企业工作的,也有一部分人毕业后进入法国国内的公司,不过留在法国国内除了看专业和毕业的大学还有看法语水平、人脉以及雇主等多方面因素。回国就业,只要能够长远规划、冷静从事,想要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还是很容易的。
接着来看看博士的就业情况。
1.留在法国大学当老师
竞争很激烈,你得有非常好的申请材料,先通过法国大学委员会CNU的资格认定,再和法国人一起竞争很少的讲师的位置,这是法国10年以前老一辈留学生走的路。
现在在法国起码有15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在大学工作当老师,其中正教授研究员占20%左右。这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是最稳定的职业,公务员工资不高但是终身有保障。大学的老师研究员不是法国国籍也能担任此公务员,这是法国公务员中的唯一一个特例。
2.去公司工作
对于年轻的博士而言,30岁左右,大的公司还是欢迎的,从雷诺公司到国家宇航局都有中国人,竞争当然很激烈。小的200人左右的公司就更多了,想留下的博士经过努力基本都找到了工作,即使开始的工作可能不是很满意,可是想留下对于一个博士来说并不是很困难。但是你自己的能力要起码说的过去,如果是3-4年下来了,连法语起码的表达都困难,你还是回国可能对你更合适。
3.去美国加拿大
专家介绍,你的法国博士学位在这些国家还是受欢迎的,加拿大的移民更是相对容易的多。很多情况下是开始在这些国家找到一个博士后,过去以后再慢慢的在那里找工作,在法国的中国博士很多是走的这条路。
4.即使你的专业在法国很不好,一时找不到工作,也可以去读个DESS
挑个好专业,那时候你的法语不错了,经济上有你三年博士期间的存款,应付一年的DESS还是绰绰有余的。
5.回国
专家了解,回去以前联系好自己的位置,想好可能的困难,在国内感觉很好的很多,感觉不好的也有,选择再出来回法国做博士后的也不少。另外加一句,法国到现在为止,博士后只能录用外国的博士,即你来应聘博士后的时候人应该在法国国外,无论你在哪里取得的博士学位。
在法国本土一般不能留下做博士后。很多中国学生在法国做完博士以后回国几个月,再由你的导师给你找一份博士后奖学金,再从中国来法国,这时候是可以带家属的,而且奖学金的数目也可以高达12000-16000法郎每个月。
最后再来看看总体的就业形势。
1.毕业后回国发展
随着我国对外友好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法国留学。越来越多的法国留学生选择回国,那么国内的就业情况如何呢-就业主要就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实力。
只有文凭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我们提倡出国留学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在拿到镀金的海外文凭的同时,也比中国研究生多了实用性,企业怎么会不欢迎这样的应聘者呢-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也可以更加容易适应社会,更快的投入到职场中。
目前在国内的法资企业日益增多,这些企业非常需要有留学背景的人才。所以学成归国也可以轻松的谋一份高薪职业。
2.留学生毕业以后可以选择在法国当地就业
目前,中国有不少留学生在法国知名跨国公司里任职。而且一般来说,在法国只要找到工作,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都可以留下来。
或者到欧盟其他十多个国家去发展和寻找工作机会,也可以轻松移民加拿大,相对来说在法国毕业后移民加拿大要比在我们国内轻松的多,办理的费用也很便宜。技术移民的周期比国内也要短的多。回国谋一份高薪的工作,职业前景发展非常乐观。
3.派遣回国
很多留学法国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在法国找到工作, 然后被派回中国工作的, 也就是在中国的法企工作。
海外教育学硕士回国之后就业倾向怎么样,海外教育学硕士回国之后就业倾向是什么?
教育学专业是目前留学生选择较多的专业之一,教育学硕士回国后倾向的单位是什么
首先,教育学属于国家一级学科。
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该专业培养了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务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开展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教育学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一.中小学校部分老师,特别是国际学校教师
公立学校老师针对学历专业部分申请者申请海外教育学院时,看到硕士项目有Master of Arts、Master of Science和Master of education,不知道该选哪个。 其实,如果你打算毕业回国后当老师的话,学位也差不多。 因为要当老师,必须另外取得教师资格
当然,如果你打算走学术研究的职业方向,MA、MS Ed和MOE是不同的。
它具有提高中小学老师待遇、教师职业稳定性、寒暑假等优点
二.进入高中当老师
硕士学位现在想进一所好一点的公立大学,但基本上做不好。 因为很多博士学位都可以选择。
但是,民办二本和短大也可以用硕士学历报考。
报考途径一般是去大学官网查看招聘岗位的要求和条件,然后准备资料邮件。
国内高等教育体系待遇好、工资高、社会地位高,但一般要求博士学位。
一些优秀的海外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特别是名校教育学硕士,有机会进入大学成为教师、辅导员或教学辅助人员。
三.进入一些教育类公司
“双减”政策的实施将使国内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为新的竞争场。
由于很多职业教育和研究教育成为需求,很多公司都会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和教育学/教育科技专业的毕业生。
四.教育产品引进与开发
“双减”政策实施后,许多教育培养行业从业人员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变革。
国内市场许多素质教育类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
1、研究国内外教育市场的产品,发现并引进适合中国家庭的优质教育资源(英语教育、国际化教育方向) 2、设计服务,将这些资源和服务销售给中国家庭用户) 3、不断开发和维护自己负责的产品线,产品拉拉营造良好的产品生态是具有海外教育经验、了解国内教育市场的海外教育学硕士毕业生成为用人单位的选择员工之一。
注:本文信息来自互联网,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xl/
好了,关于“留学硕士毕业生去向统计”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留学硕士毕业生去向统计”,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