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事件
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事件
感谢大家参与这个关于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的问题集合。作为一个对此领域有一定了解的人,我将以客观和全面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
文章目录列表:
1.哈佛留学博士研究为何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有结果了吗?2.黄维垣是什么职业
3.当年她说出美国空气最香甜而被全国人知道,三年过去,如今怎样?
4.美国留学:中留理工博士不回国的理由
哈佛留学博士研究为何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有结果了吗?
近年来,随着海外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留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就在几天前,一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念大四的中国留学生小田,选择在公寓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据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近日,一名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第八年博士学业的中国留学生海伦·高(音译),在《纽约时报》上撰文称,不少中国留学生在生活中都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她在文中分析了这些给大家带来焦虑和抑郁的压力来源,主要归结为四个方面:学业压力、对父母的惭愧、害怕导师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得不到合适的心理疏导。
赴美学习第八年
哈佛博士心态崩溃
2015年秋天,海伦?高开始了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而这一年是她赴美工作学习的第八年。
正是在这一年,她发现自己的心态开始崩溃了。
早晨醒来时,她能够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噗噗”跳动的声音;研讨班讨论时,她支支吾吾地表述一些不连贯的观点,而同学们的声音犹如刺耳的噪音,将她的声音完全淹没殆尽......
在前几年,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海伦·高第一次见到哈佛校园中那些枫叶红的乔治亚风格建筑,是从父亲20多年前旅游时带回的明信片上。在其中一张哈佛风光的照片背面,父亲用蓝色墨水笔写了一行字:“希望有一天,你会亲眼看到它的美丽。”
20几年后, 海伦?高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并且一度很享受在哈佛校园中的时光,但是到了她读博最后一年,事情发生了变化。
“那段时间,我没有心情关注周围的任何事物。埋着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到另一栋教学楼,眼睛盯着地,心里数着地砖的块数,强迫自己不去胡思乱想。” 海伦·高写到。
焦虑症的发作令她意外。毕竟,这已经是她离开北京,赴美求学工作的第八年。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在学校感觉到孤立,用一门陌生语言阅读的沉重负担,和在北京的亲朋长久分离产生的隔膜,都开始一股脑的压在她身上。
为了搞清楚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海伦·高开始试图反思。她观察那段时间其他中国留学生身上发生的事情,但是,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只是小小的不顺而已:缺课,抱怨失眠,突然几个月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发各种矫情长文……
可事实,真的这么微不足道吗?
留学生抑郁与焦虑
来源分析
据报道,2016年,共有54.45万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而这其中一大半的学生在美国。这些学生无不是经过了痛苦的雅思、托福等一系列考试,在课后刷了无数英语习题,才来到了梦想中的学府。
然而,在这越发庞大的留学生人群背后,是不容乐观的留学生心理问题。
耶鲁大学(YALE)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发现,45%在耶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报告自己有抑郁症状,29%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生整体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只有13%。另一些包括澳洲和英国学校在内的高校调查也收到了类似的反馈。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学生的抑郁与焦虑?
A、学业压力
作为学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尽管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等挑战令人头痛,但是,其中最严酷的问题,莫过于学业压力。
虽然出国前做了巨大的努力也做了准分的准备,但多数中国留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美国高校教育模式的要求。因为在之前十多年的学习经历中,他们更适应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而这无疑和美国强调分析过程及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相冲突。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学生们越努力,越有可能会加深他们在国外的挫败感。他们一堆堆精心整理的笔记并不能促成一篇论文提纲。历史考试问的问题往往是关于假设情景的看法,而非他们努力记住的历史事件。这一切无疑令人灰心。
B、无法获取导师信任
而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问题在于,中国留学生很难和学术导师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而这无疑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
在此前美国西南部一所大学针对19名中国研究生的调查中,他们都表示他们的压力来自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甚至有人担心,语言上的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水平。
而另一些人坦言,晚上有时候一宿一宿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的想自己白天和导师聊天时候词不达意的地方,比如不愉快的谈话,或者给导师的邮件中是不是有措辞不当的地方......
这些问题似乎非常的普遍,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也会遭遇类似的窘境。但是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显得尤其困扰。
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观念是前途与学业成绩的好坏有莫大关系。然而在出国留学之后,这样光明的幻想往往反过来给他们带来强烈的不安感。
C、高额学费后的经济压力
同时,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还来源于对于失败的恐惧——失败的代价是不能想象的。绝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支付全额学费来美读书,每年的开销高达五六万美元,而这大约是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
因此,在中国留学生中,很多来自工薪阶层的孩子都是父母倾尽毕生积蓄,或者卖掉房子才送出国的。尽管在父母方面,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但是孩子的压力并不会因为慷慨而减少——
那些来自深圳、长沙、北京等各个城市的孩子们,他们在努力跟上学校进度的同时,难免还在为经济上的压力而辗转反侧。
此前芝加哥一名中国留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达了一种留学生的普遍焦虑:她的成绩是否配得上工薪阶层的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大笔学费,而这种焦虑甚至远超出高考的焦虑。
而最近一次的毕业生工资调查,似乎更加重了他们在这一层面上的焦虑: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招聘在2017年9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超8成海归月薪低于1500美元——而这个数字,仅略高于国内高校毕业生。
D、无法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共同的困惑和焦虑,让留学生们自发地结成同盟互相求助。但是,即便是对于那些最开放的学生来说,接受精神治疗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概念。
尽管,在此前多次发生的中国留学生自杀或猝死事件后,学校在发布给全校学生的信件中总会在最后提到心理咨询的热线及咨询方式等等,然而对于留学生来说,似乎仍显得杯水车薪——
耶鲁大学此前的调查中发现,尽管中国留学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惊人,但是只有27%的人知道学校中有心理健康咨询的服务,而真正咨询过的同学,只有4%。
而在这些进行过心理咨询的同学们看来,它的存在似乎也是颇为鸡肋:除了等待周期的漫长和咨询时间的有限,更大的窘境是——语言障碍正是很多中国学生压力的根源,所以他们很难用英语去表述自己的困惑和情绪。
而那些端坐在心理咨询室的咨询师们,可能和中国唯一的联系就是吃过熊猫快餐(一家经营美国化中式快餐的连锁餐厅)的外卖,所以让他们理解中国留学生对于家里美味饭菜的怀念,似乎并不现实。
目前,一些学校咨询顾问领导的支持小组和外展项目,正在得到亚裔学生的支持,而海伦?高也表示,希望这些项目能够扩展到中国留学生中,让大学雇佣那些适应良好的中国留学生担任社区顾问,为那些适应不好的同学提供帮助。
“中国学生在大多数美国校园中都是规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大学管理者应该更加努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至少像这些学生努力被大学录取那样的努力。”
黄维垣是什么职业
黄维垣
黄维垣(1921年12月15日—2015年11月17日),福建莆田人,有机化学家、中国有机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
1943年黄维垣从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1947年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1949年硕士毕业后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2年从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后继续担任博士后研究员;1955年回到中国,并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4年至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1986年至1990年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94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7年获得陈嘉庚科学奖。
黄维垣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末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先后研制成功氟油、氟塑料、氟橡胶、含氟表面活性剂及氟碳代血液。1982年发现亚磺化脱卤反应,继而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全氟烷基磺酰卤的化学。
中文名:黄维垣
国籍:中国
出生地:福建省莆田市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15日
逝世日期:2015年11月17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美国哈佛大学
主要成就: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代表作品:《中国有机氟化学研究》《高技术有机高分子材料进展》
政治面貌:中国***党员
人物生平
1921年12月15日,黄维垣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938年9月,黄维垣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修读医学预科课程。
1941年秋天,黄维垣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但由于不久北平沦陷,他只能继续留在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
1943年7月,黄维垣毕业前一年就被校方聘为助教。
1947年4月,黄维垣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导师是孔宪保教授。
1949年9月,黄维垣从岭南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50年2月,黄维垣被当时的岭南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朝明教授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有机化学家L.F.Fieser教授的指导,从事甾体化学的研究。
1952年6月,黄维垣从哈佛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得有机化学哲学博士,之后继续在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担任博士后研究员。
1955年6月,黄维垣克服了重重困难,回到中国。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59年,黄维垣加入中国***。
1980年11月,黄维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4年7月,黄维垣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至1988年6月)。同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第三任所长(至1987年)。
1985年9月,黄维垣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理事(至1993年9月)。
1986年,黄维垣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至1990年)。
2015年11月17日上午9时38分,黄维垣因病医治无效,在美国逝世,享年94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黄维垣早期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在甾体药物合成研究方面颇有建树。20世纪50年代末,应国家建设的需要,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领域,为中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研制出一系列关键的含氟材料,发现并系统研究了氟化学领域著名的亚磺化脱卤反应,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磺酰卤的化学。
黄维垣的硕士论文选了中草药葶苈子的化学成分研究作为论文题目,从中分离到一个含氮的化合物,发现是个已知物,并在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一篇短文。1949年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L.F.菲泽(Fieser)教授的实验室发展了一个新方法,把牛胆酸的12-位羟基转移到11-位。
1955年黄维垣回到中国,继续在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和甾体化学方面开展工作。当时他的比较基础性的一项成果是用化学转化进行构型相互联系的方法,测定植物甾醇的C24绝对构型。1958年由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及随后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他的研究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首先转向硼氢化学,之后参加了氟有机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这些方面的工作在当时中国国内全是空白。研究所组织了大批科技力量,白手起家,因陋就简,相继建立了各种氟化手段,包括电解制氟的设备和电化氟化装置,所有的基本原料也都要自己制备,终于及时完成了各项任务,与生产部门配合提供急需的含氟油脂和含氟聚合物。完成了上述军工任务之后,他在已建立的有机氟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开展了一些民用产品的科研工作。
20世纪70年代中期完成了一种新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应用为电镀工业中的铬雾抑制剂,商品名为F-53。随后又进行氟碳携氧剂的研究,其乳化剂可应用为离体脏器的保存液和血液代用品。70年代后期,作为应用基础研究的一个课题,黄维垣与他人合作设计一种新型的含氟单体,企图合成高性能的含氟弹性体。但在单体合成实验的过程中,却偶然发现一个新的反应。这个反应能够把全氟烷基卤代物一步转化成对应的亚磺酸盐,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试剂价廉易得,被称之为亚磺化脱卤反应。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反应是通过单电子转移的机制进行的。反应生成全氟烷基自由基,可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全氟烷基化。为此,这些年来黄维垣把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专题:①寻求各种不同的亚磺化脱卤试剂体系,目前认为连二亚硫酸钠是最好的试剂;②发展全氟烷基亚磺酸盐的化学,并发现这类化合物通过单电子氧化也可以为全氟烷基自由基的来源加以应用;③从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制备对应的磺酸及其衍生物。例如全氟烷基磺酰溴和碘等,系统研究后者的反应性能;④应用上述三方面的自由基反应本质,开展含氟烷基取代的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前人对全氟烷基自由基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多了,黄维垣等的创新点在于通过上述的反应体系能够在比较温和和方便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他应用不同类型的烯烃、炔烃、芳杂化合物等进行反应,并对这些反应产物进行转化,了解最终产物的性能。他曾经合成一些含氟烷基取代的天然产物如单糖类、甾体化合物、氨基酸及寡肽等。也合成一些含氟烷基取代的芳杂环化合物、卟啉衍生物、冠醚、环芳烃等。最近正在开展新的含氟高分子单体和聚合物的研究。
根据2019年8月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显示,黄维垣先后在中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
根据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官网显示,黄维垣先后获得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人才培养
黄维垣长期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对于中国研究生制度的建设,特别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发挥了的作用。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黄维垣开始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根据2019年8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官网显示,黄维垣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29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黄维垣的父亲黄益三曾任福建协和大学和厦门大学教育系教授。母亲操持家务。黄维垣小时候的愿望是“做个医生,济世救人”。
1947年,黄维垣与陈玉凤喜结良缘。1955年,妻子陈玉凤得到了赴美留学的签证,但是为了能让丈夫早日实现报效祖国的夙愿,善解人意的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多年赴美攻读研究生的梦想,而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人物评价
黄维垣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为中国甾体药物工业奠定了基础。之后在有机氟化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发现氟化学中的亚磺化脱卤反应,为合成全氟烷基亚磺酸和磺酸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新方法,从而发展了氟烷基亚磺酸、氟烷基磺酰溴和氟烷基磺酰碘的化学。他还先后为氟油、含氟塑料、橡胶、含氟表面活性剂及全氟代血液的国内研制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黄维垣先生一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他艰苦奋斗、自主创新、唯实求真、谦虚严谨,为中国化学事业,特别是有机氟化学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非凡业绩和高尚品格,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中国科学院评)
人物影响
2011年,中国化学会设立了以黄维垣名字冠名的“中国化学会黄维垣氟化学奖”。
当年她说出美国空气最香甜而被全国人知道,三年过去,如今怎样?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留学这一现象也变得更加普遍,大批家长为了让孩子在将来有个更好的就业前景,不惜忍痛放手。那些留学镀金回来的人,有的确实能力非常强,也为祖国做了不少贡献。但有些学生在看到了外国的繁华之后,便开始嫌弃起了自己的国家,成为崇拜媚外的一份子。
因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爆红”,从而被大批网友指责
俗话说得好:吃水不忘挖井人。虽然我国综合国力在世界上还没有位居首位,但也没有太过落后,很多中国人民都以自己能生在中国而自豪。但有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她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毕业典礼上的发言,遭到了大批网友的指责。这位女生就是杨舒平,她在演讲台上直言不讳的赞扬美国空气非常清新甜美,却夸夸其词的称在中国出门不戴口罩可能会生病。
当然杨舒平的高调发言远不止这些,从她的演讲内容里,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美国自由表达这项权利深沉的爱。她的这番情绪高昂的演讲,引来了马里兰大学众多美国教授以及美国学生的赞赏,他们纷纷为杨舒平拍起了巴掌。
听着场上的一片掌声,很多中国留学生则皱紧眉头陷入了沉默当中,没有人为这位同胞叫好。部分中国留学生因为太过愤怒,直接把杨舒平的演讲视频传到了网上,让广大网友酌情评价。在视频发出后不久,杨舒平这个人就彻底“爆火”了,她得到了无数中国网友的指责。不久杨舒平的个人资料就被扒了出来,生于1993年的她,是位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后来因成绩优异,加上父母望女成凤,便把她送去了美国。
结束研究生生涯后,因找不到工作而离开“空气很甜美”的美国
在美国杨舒平在学习方面也没有遇到太大压力,甚至为了多呼吸那里“甜美的空气”,杨舒平直接选择在马里兰大学深造。直到2019年,杨舒平才彻底结束了研究生生涯。尽管之前的那番演讲,杨舒平得到了很多美国人的叫好声。只是如此势利的一位女子,能力也不是很强,就很难让美国人信任。在找工作方面杨舒平屡屡碰壁,久而久之,杨舒平在美国的生活开销就有些紧张。
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杨舒平到韩国工作了一段时间,没成想紧接着全球便爆发了新冠疫情,在韩国比较安全的时候,杨舒平乖乖的在家隔离。在中国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后,韩国疫情状况紧张了起来,杨舒平直接动身回国,回到那个她口中不戴口罩出门就有可能生病的地方。
如今现状怎么样了?
到目前为止,杨舒平依旧无法得到大批国人的原谅,即使她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道过歉。她的那番大胆发言,完全盖过了留学镀金这层身份,一个看不起自己祖国的人,除非做了什么对祖国贡献极大的事,否则这将是她一辈子的污点。在国内杨舒平虽然也很难找到工作,但好在生活方面没有太大问题,无论是物价还是其他方面,我国都非常人性,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知杨舒平内心做何感想,兜兜转转,让她更好存活下去的地方,还是中国。
从杨舒平的三观来看,离不开父母的错误引导,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看到杨舒平对祖国的认知,就能猜想到她的父母从小对她的教育状况有多敷衍。如今很多家长都有这个毛病,一味的重视孩子成绩,忽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是否正常。无可否认,杨舒平头脑是聪明的,她在美国的学习进度超越了很多美国人,但一个道德品行存在问题的人,社会往往无法容忍。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小编看来,她之所以拥有这样的三观,也不完全是她的错,或许我们可以对她不要抱有那么大的恶意。再者她也得到了惩罚,网络暴力让她以及她的家人遭受了无数骂声,她对自己的不当言论也表示了歉意,还表示会“深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就连那些犯罪分子都能刑满释放,继而重获工作,何况是一个思想道德出现一些问题的小姑娘,以她的能力,如果真的知错就改,对社会也是一个好处。也希望学校以德育为重,和家长一起努力,对于中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加以重视,而不是只在乎成绩。否则杨舒平不会是最后一个,难不成每一个“杨舒平”都要被彻底抵制吗?那我国各大学校培养人才的意义在哪,凡事只有寻根溯源,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各位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美国留学:中留理工博士不回国的理由
? 美国留美攻读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有两大特点,一是人数多,2002年美国招收攻读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有7850人,其中中国留学生2139人,约占美国攻读此类博士学位外国留学生的27%,人数排在第一位。二是毕业后回国的比例低,2002年在美国获得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研究生,2007年回国的比例是8%,仍留在美国的比例是92%。远远高于世界各国此类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38%、留在美国62%的比例。 近几年,由于美国经济不好、就业难,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和对留学人员回国后各种待遇的提高,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回国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一直没有全面而准确的统计数字。
据美国学者通过一些抽样调查出的结论,大部分毕业生有意愿回国,但留在美国的人数仍在60%以上。
在亚洲国家和地区,韩国留美攻读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5年后回国的比例是59%,留在美国的比例是41%。台湾此类博士毕业生毕业5年后回到台湾的比例57%,留在美国的比例是43%。日本此类博士毕业生毕业5年后回到日本的比例67%,留在美国的比例是33%。
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10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统计了2002年毕业于美国大学的所有攻读科学和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5年后也就是2007年有多少人依然留在美国的情况。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尽管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国家对科学和工程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政府各部门也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但在2002年毕业于美国各大学的获得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2139名中国留学生,2003年回国的比例仅为6%,2004年留在美国的比例为73%,2005年至2007年,留在美国的比例均为92%。
也就是说,2002年中国赴美攻读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5年之中,仅有8%(171人)的学生回国,余下的92%(1967人)则留在美国。
相比其他领域,物理类学科和计算机博士项目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可能性更大。这些博士项目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学生当中很受欢迎,而他们也比来自台湾、韩国和西欧的学生更有可能留在美国。
据统计,2002年毕业的外国理工科力学生中,在2007年依然留在美国的人在各学科中比例是不同的。计算科学比例最高位77%,其次是计算机工程为73%,第三是物理学和生命科学,各为72%。数学为65%、其他类工程学位62%、农业科学为40%。相比之下,经济学为47%,其他类社会科学为50%。
我们看一下从1987年至2002年,在美国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5年后回国的情况。1987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2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65%,也就是说1987年在美国毕业的理工科博士生到1992年最多有35%回到了中国。
199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88%,1992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7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1994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9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1%,1996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1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6%,1998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3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0%,200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
从连续数字可以看出,20多年来中国赴美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获得学位后九成人留在了美国,而不倒一成的人回国。从数字上看,尽管只有几万人,但对于中国在科学技术上高端人才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与其广为吸引和招纳谁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中国在发展中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现实中不容忽略的人才发展策略。如果说美国是靠雄厚的科技环境、优厚的物质条件来掠夺人才,那么中国就要靠一个民族的向心力来招贤纳士。
好了,关于“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中国研究生赴美留学碰壁”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