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有哪些
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有哪些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1.上海英国留学签证在哪办理2.去日本留学哪个中介机构好?
3.自己怎么申请意大利留学
4.上海人余秋雨
上海英国留学签证在哪办理
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 555 号广东发展银行大厦 1 楼
到英国签证申请中心递交申请必须提前预约。没提前预约的情况下直接到签证申请中心递交申请,申请中心不会受理。
2、计点积分制第四层级的申请人应当在计点积分制第四层级签证类别选项下预约。
3、签证申请中心需要采集指纹。如果您的手上有伤,请等伤口痊愈后再进行预约。请确保在您访问签证中心时您的双手没有纹身(或类似情况)。
4、陪同人员不能陪同申请人进入签证中心。18岁以下的申请人及65岁以上老人,或者身体不便的申请人,可以由一名陪同人员陪同。
5、诚实非常重要,因做出虚假陈述或提交伪造文件将导致未来10年被强制性拒签。
6、签证中心不允许携带任何电子设备包括手机以及所有的包(仅允许携带装有申请相关文件的塑料袋),因此建议除了钥匙、钱包和签证申请资料袋外,不要携带任何东西。
7、您可以在您计划启程日期之前3个月之内申请签证。建议在未得到您的签证结果前,不要确认您的旅行安排。
END
申请流程
1、在线填写申请表。
在预约之前,需要在线填写一份申请表格。访问www.visa4uk.fco.gov.uk填写表格。
填写完成后,打印表格并在表格上签名。如果使用网上支付服务,需打印Worldpay发的确认函并一起带去签证申请中心作为已付款的证明。
注意:所填写的所有信息必须准确且真实。完成了在线申请之后,将收到一封包含有申请号码(即"GWF参考号码")的电子邮件,要记好这个号码。
2、在线预约。
填完申请表后,会进入到在线预约系统。选择要去递交申请的签证中心,同时选择预约日期和到访时间。
预约网址为:-apptsystem/appscheduling/appwelcome.aspx
注意:夏令营以及指定目的地旅游团组应完成在线申请,但是不应进行在线预约。领队应联系当地签证申请中心进行团组预约。
3、到访签证申请中心。
携带包括打印好的申请表、护照和护照照在内的所有材料,没有选择网上支付的申请者带上用于支付签证费用的现金到访预约的签证申请中心。
然后采集生物信息,即拍摄照片和数字指纹扫描。在支付完签证费后会获得一个跟踪ID号码,可以在www.vfs-uk-cn.com输入该号码查看签证申请进度。
您到签证申请中心提交签证申请及生物信息时,需要参加简短的面试。面试旨在了解您赴英的真实目的。该类面试也被称为诚信面试。
注意:16岁以下的申请人在登记生物识别信息时,必须有一位成年人陪同。这不包括申请中心的工作人员。
4、领取护照。
在签证申请处理完毕后,可以选择亲自去签证申请中心领取护照,或支付额外费用以快递方式取回护照。
END
所需材料
1、当前有效的旅行证件或护照(如有旧护照则一并提供原件)。
2、户口本和翻译件。如是集体户口,请提供集体户口首页和本人页的复印件或户籍证明原件。
3、一份打印出来且已经填写完成,并经本人签字的申请表。
4、一张填写完成并打印出来的自我评估表格附表8(Appendix8),表格下载地址:
.com了解目前普通访问者签证的处理时间。加急快捷服务一般会在5个工作日内返还护照。
英国签证中心地址:
(1)北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水井胡同5号,北京 Inn,2号楼A座,9层A区,A901至919室,100010
Email:infopek.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7:30 至 14:30
(2)武汉
地址武汉市徐东路凯旋门广场A座1502,430063
Emailinfopek.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3)沈阳
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团结路7-1号楼(华府天地1号楼)23层6室,110013
Emailinfopek.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4) 济南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泉城路180号齐鲁国际大厦B10-15室 250011
Emailinfopek.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5) 重庆
地址中国重庆市渝中区青年路77号J.W万豪酒店国贸中心3楼3U-7 400010
Emailinfockg.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6)成都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顺成大街308号 冠城广场16楼C2单元 610017
Emailinfockg.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7)上海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 555 号广东发展银行大厦 1 楼,200023
Emailinfosha.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8)杭州
地址中国杭州市下城区凤起路 334 号同方财富大厦 503室,310003
Emailinfosha.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9)南京
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18号南京国际贸易中心11层C4,210005
Emailinfosha.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10)广州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 189 号城建广场 215 室,510620
Emailinfocan.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11)深圳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一路138号国际商会大厦 A 座二楼 06-07 室,518048
Emailinfocan.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12)福州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五一中路18号正大广场御景台20层,350001
Emailinfocan.ukcn@vfshelpline.com
办公时间08:00 至 15:00
去日本留学哪个中介机构好?
国内办理日本留学的机构还是非常多的,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多了解多看几家,选择自己喜欢、信任的。
我们蔚蓝对日本语言学校、赴日读研、日本修士、日本专门学校、日本SGU/G30英文授课项目(本科/硕士/博士)都可以申请办理的,做日本留学已经20年了,是老牌机构。
如果你想去日本读本科,可以选择去先申请日本语言学校,然后通过参加日本的留学生考试和校内考的方式进入日本的大学;或者你英语非常好也可以考虑通过申请全英文授课sgu/g30项目直接读本科,但是这种方式对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同时还需要提交标准化成绩。
请点击输入描述
如果你去日本读研,同样可以选择申请目标大学研究生——在日本考修士,我们的赴日读研是“指导”+“申请”模式,并不只是单纯的申请大学和导师,而是重在给学生做指导,通过做指导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来达到日本更好大学的要求。
首先是满16年正规教育经历,通俗来说就是本科毕业,对于文科生来说最主要的就是日语N1成绩,最好是在大四开学前拿到,最晚的话应该是大四上学期12月份的那次N1考试,分数的话120分以上最好,如果是考语言类的专业并且想上名校,那么最好是能过130分。理科的话一般来说最好是能达到日语N2。最理想的时间安排是,大四上学期10月开始申请,然后毕业后的同年10月研究生入学,次年4月修士入学。如果大四上学期拿不到语言成绩,那么可以申请第二年4月的研究生,也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
除此之外,同理如果你英语非常好,也可以考虑申请英文授课项目,有托福雅思等成绩+GRE/GMAT(非必须),可以申请日本的sgu大学院修士
当然读博也是可以的,日语授课和英文授课都是可以申请
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也不一样,有需要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给你做个详细留学规划哦~!
自己怎么申请意大利留学
目前在意大利有77所综合性正规大学,在意大利的公立大学留学,学费相比欧洲的其它国家而言较低,每年大约只需要约500-800欧元的注册费,而私立学校的收费相对比较高。一般在罗马和米兰这样的大城市学习费用相对较高,如果学校不提供学生公寓和食堂的话,学生自行寻找住宿比较困难,要自己动手解决一日三餐对于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此,学生可以选择那些提供学生宿舍,又有学生食堂的正规公立学校学习,这样的学校不仅质量有保障,而且收费比较低,更为学生减少了独立住宿做饭的麻烦和花销,同时,一些在安静的小城市里的学校也不失为理想的选择。
在综合性大学中,意大利的私立大学只有一个大学一枝独秀。那就是米兰博可尼商业大学(Universita' commerciale Luigi Bocconi ),其下属的商学院(SDA Bocconi)在欧洲商学院排名中占有前列地位,是意大利工商巨子和经理人的摇篮。
在艺术类学院中,私立显然比公立更胜一筹,私立更加市场化。关于艺术类院校,另外叙述。公立大学由国家拨款,所以基本属于免费教育。但每学年需交纳一定数量的注册费(tassa d'iscrizione),tassa = tax,就是向国家交纳的税收。从500欧元到1500欧元不等。私立大学的学费相对高昂,以米兰新美术学院为例,三年制本科服装设计每年的注册费为1500欧元,学费为7350欧元。服装设计或营销类1年制master学费之高更是令人咋舌,马兰欧尼为15800欧元,外加1800欧元注册费。私立大学或学院具有良好的市场营销意识,在其宣传材料中普遍强调“国家认可”,在意大利“国家认可”意味着国家经过法律程序批准其产生,其学位和公立大学的学位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并不代表国家认可其教学质量。
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中国的命运和在大众中的口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是公立大学的天下,改革开放后,社会阶层发生变化,公民的教育需求多样化,私立大学(通常称民办大学,这样的学校出来的学生无论能力如何对于用人单位都是另眼相看,真的是舅舅不亲,姥姥不爱)应运而生,但面对公立大学的强势地位,私立大学的生存环境很艰难。
对于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的选择,取决于专业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基础性学科是公立大学的强项,而商科和设计类(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私立艺术类学院更胜一筹。但工业设计例外,工业设计是Made in Italy(意大利制造)的灵魂,每投入1欧元,产出1500欧元,所以意大利政府不遗余力在公立大学和工业设计学院扶持工业设计专业。
学费:到目前为止,意大利大学仍保留原有传统,不将教育作为可以营利的产业看待。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担保金为10万元人民币左右,留学生一年的学费约1000欧元。
意大利各大学均有独立的行政权,入学条件相对较低。学生只要具有中国正式高中毕业学历,均可申请意大利任何一所大学的学士学位课程。我国学生具有国内正规大学学士学位者,均可申请意大利任何一所大学的硕士学位课程;意大利外交部每年都向外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在意生活基本开支:
ITALIANO 中文 价格
nel supermercato GS GS超市 EURO 欧元
uova 鸡蛋 0.79/10个
pane fresco 新鲜面包 2.60/公斤
pane preconfezionato 预先包装好的面包 0.50/袋/500克
latte parzialmente scremato 半脂牛奶 0.45/升
spaghetti 意大利面条 0.49/公斤
olio di semi 植物种子油 0.69/升
biscotti 饼干 0.89/500克
pile ricaricabili 可充电池 30.00/1000次
dentifricio 牙膏 0.99/75毫升
spazzolino da dente 牙刷 1.79/把 (高露洁)
shampoo 洗发水 3.10/200毫升(潘婷)
docciacrema 洗澡液 1.89/500毫升
gel 发胶 4.75/150毫升(欧莱雅)
deodorante spray 身体去臭喷雾剂 3.25/150毫升
padella 平底锅 8.92/26厘米直径
pentola 汤锅 14.07/20厘米直径
coperchio 锅盖 5.45/20厘米直径
adattatore multipresa 多孔插座 1.85/3孔
ciabatte 拖鞋 5.00/双
carta igienica 卫生纸 1.19/10卷
fazzoletti 餐巾纸 0.95/10包
polvere per lavatrice 洗衣粉 4.05/5公斤
vita quotidiana 日常生活
biglietto del treno 火车票 2.00/15公里, 上车前要打票, 逃票被抓罚10.00
biglietto dell’autobus 公车票 1.00/75分钟, 上车后要打票, 逃票被抓罚34.00
biglietto di metropolitana 地铁票 1.00/次, 用好后可继续坐公车, 但不能坐地铁, 打假票被抓罚34.00
biglietto del cinema **票 3.00/场, 节假日5.00
posto letto 床铺 150.00/张
camera 房间 300.00-400.00/10平方米左右
monolocale 单间套房 600.00-800.00/1室, 1厨, 1卫, 30-40平方米左右
menù da McDonald’s 麦当劳 5.40/汉堡+可乐+薯条
spaghetti in brodo nel ristorante cinese 中餐馆里的汤面 3.50-4.00/碗
piatto caldo o freddo 冷盘或炒菜 4.00-10.00/盘
dizionario italo-cinese 意汉词典 25.00/本
ABC dell’italiano 意大利语入门 10.00/本
internet point 网吧 1.50/小时
会员 10.00/13小时
noleggio libro nella libreria cinese 书店借书 2.00/周
noleggio nella biblioteca comunale 图书馆借书 免费, 不过没3年以上不要去借, 借了你也看不懂, 查字典累死你.
petto di pollo 鸡胸肉 4.99/公斤
pollo arrosto 烤鸡 5.00/只
birra heineken heineken啤酒 0.80-1.20/660毫升
birra aster aster啤酒 0.50/660毫升
mercato 集市 每个区每星期都有定点的集市, 东西一般都比较便宜, 但要注意货比3家, 以免被骗.
sigaretta marlboro 万宝路香烟 3.80/包
taxi 出租车 20.00/2-3公里
taglio dei capelli 理发 8.00/次, 洗, 剪, 洗, 修, 吹干, 打发胶
interprete 口译 25.00/小时
traduzione di testi 笔译 14.50/3000个字母
libri scolastici 大学教材 15.00-100.00/本
旧书-30%到-50%, 可以在Libraccio, Passalibro等书店买到旧书
意大利办理流程
(此程序为一般程序,以各学校具体要求为准)
咨询(专业解答)
↓
免费申请评估
↓
确认评估结果
↓
确认委托办理、签署协议
↓
帮助学生选择学校,学生开始学习意大利语或继续强化意大利语。
↓
收集材料,进行公证。
↓
翻译公证后,经过公证的材料再由中国外交部领事司认证处和意大利驻华使馆领事处作认证,并作价值声明,整理学生材料
↓
寄出申请材料,
↓
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
将签证材料递交使馆
↓
指导学生赴使馆领馆申请签证
↓
学生领取签证后,进行行前指导
↓
通知学校接机,安排入学入住手续
看花了吧?祝你好运了^^
上海人余秋雨
余秋雨
近代以来,上海人一直是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群落。上海的古迹没有多少好看的,到上海旅行,领受最深的便是熙熙攘攘的上海人。他们有许多心照不宣的生活秩序和内心规范,形成了一整套心理文化方式,说得响亮一点,可以称之为“上海文明”。一个外地人到上海,不管在公共汽车上,在商店里,还是在街道间,很快就会被辨认出来,主要不是由于外貌和语言,而是这种上海文明。
同样,几个上海人到外地去,往往也显得十分触目,即使他们并不一定讲上海话。
一来二去,外地人恼怒了。几乎全国各地,对上海人都没有太好的评价。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外地人心目中的上海人。
全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着上海人。各地文化科研部门往往缺不了上海人,上海的轻工业产品用起来也不错,上海向国家上缴的资金也极为可观,可是交朋友却千万不要去交上海人。上海人出手不大方,宴会桌上喝不了几杯酒,与他们洽谈点什么却要多动几分脑筋,到他们家去住更是要命,既拥挤不堪又处处讲究。这样的朋友如何交得?
这些年,外地人富起来了,上海人精明到头还是十分穷困。这很让人泄气。去年有一天,在上海的一辆电车上,一个外地人碰碰撞撞干扰了一位上海妇女,象平时每天发生的一样,上海妇女皱一下眉,轻轻嘟囔一句:“外地人!”这位外地人一触即发,把历来在上海所受的怨气全都倾泄出来了:“我外地人怎么了?要比钱吗?我估量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个零头;要比文化吗?我的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是啊,上海人还有什么可骄傲的呢?听他讲罢,全车的上海人都发出酸涩的笑声。
上海人可以被骂的由头比上面所说的还要多得多。比如,不止一个扰乱了全国的政治恶棍是从上海发迹的,你上海还有什么话说?不太关心政治的上海人便惶惶然不再言语,偶尔只在私底下嘀咕一声:“他们哪是上海人?都是外地来的!”
但是,究竟有多少地地道道的上海人?真正地道的上海人就是上海郊区的农民,而上海人又瞧不起“乡下人”。
于是,上海人陷入了一种无法自拔的尴尬。这种尴尬远不是自今日起。依我看,上海人始终是中国近代史开始以来最尴尬的一群。
剖视上海人的尴尬,是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一个沉重课题。荣格说,文化赋予了一切社会命题以人格意义。透过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我们或许能看到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
我们这个民族,遇到过的事情太多了,究竟是一种什么契机,撞击出了上海文明?它已紧缠着我们走了好一程,会不会继续连结着我们今后的路程?
上海前些年在徐家汇附近造了一家豪华的国际宾馆,叫华亭宾馆,这个名字起得不错,因为上海古名华亭。明代弘治年间的《上海县志》称:
“上海县旧名华亭,在宋时,番商辐续,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及榷货场在焉。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之上洋也。”
因此,早期的上海人也就是华亭人。但是,这与我们所说的上海文明基本不相干。我认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的墓,离华亭宾馆很近。两相对应,首尾提挚,概括着无形的上海文明。
今天上海人的某种素质,可在徐光启身上找到一些踪影。这位聪明的金山卫秀才,南北游逛,在广东遇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一聊起来,十分融洽,徐光启开始知道了天主教是怎么回事。这年他34岁,对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宗教精神早已沉浸很深,但他并不把刚刚听说的西方宗教当作西洋镜一笑了之,也不仅仅作为一种域外知识在哪篇著作中记述一下而已,而是很深入地思考起来。他并不想放弃科举,4年后赴北京应试,路过南京时专门去拜访更著名的欧洲传教士利玛窦,询问人生真谛。以后又与另一位传教士罗如望交给,并接受他的洗礼。
洗礼后第二年,徐光启考上了进士,成了翰林院庶吉士,这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来说已跨进了一道很荣耀的门坎,可以安安心心做个京官了。但这个上海人很不安心,老是去找当时正在北京的利玛窦,探讨的话题已远远超出宗教,天文、历法、数学、兵器、军事、经济、水利,无所不及。其中,他对数学兴趣最大,穿着翰林院的官服,痴痴迷迷地投入了精密的西方数学思维。不久,他居然与利玛窦一起译出了一大套《几何原本》,付诸刊行。当时还是明万历年间,离鸦片战争的炮火还有漫长的230多年光阴。
这个上海人非常善于处世,并不整天拿着一整套数学思维向封建政治机构寻衅挑战,而是左右逢源,不断受到皇帝重用。《几何原本》刊行20年后,他竟然做了礼部侍郎,不久又成了礼部尚书。获得了那么大的官职,他就正儿八经地宣扬天主教,提倡西方科学文明,延聘重用欧籍人士,忙乎了没几年,劳累而死。徐光启死后,崇祯皇帝还“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上海安葬。安葬地以后也就是他的家族世代汇居地,开始称为“徐家汇”。徐光启至死都是中西文化的一种奇异组合:他死后由朝廷追封加溢,而他的墓前又有教会立的拉丁文碑铭。
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然地汇入人生。不像湖北人张居正那样为兴利除弊深谋远虑,不像广东人海瑞那样拼死苦谏,不像江西人汤显祖那样挚情吟唱,这便是出现在明代的第一个精明的上海人。
人生态度相当现实的徐光启是不大考虑自己的“身后事”的,但细说起来,他的身后流泽实在十分了得。他的安葬地徐家汇成了传播西方宗教和科学文明的重镇。著名的交通大学从上一世纪末开始就出现在这里,复旦大学在迁往江湾之前也一度设在附近的李公祠内。从徐家汇一带开始,向东延伸出一条淮海路,笔直地划过上海滩,它曾经是充分呈现西方文明的一道动脉,老上海高层社会的风度,长久地由此散发。因此有人认为,如果要把上海文明分个等级,最高一个等级也可名之为徐家汇文明。
徐光启的第十六代孙是个军人,他有一个外孙女叫倪桂珍,便是名震中国现代史的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远远地继承了先祖的风格,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而且仍然擅长数学。她所哺育的几个女儿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可看作徐光启发端的上海文明的一次重大呈示。
这一包涵着必然历史逻辑的传承系脉,在今天常常被现实喧闹湮没得黯淡不清。前不久读一本从英文转译过来的《宋美龄传》,把宋氏三姐妹崇敬的远祖写成“文廷匡”,百思而不知何人。追索英文原文,原来是“文定公”,徐光启的溢号。忘记了徐光启倒是小事,怕只怕上海文明因失落了远年根基而挺不起身。
曾使上海人一度感到莫名欣慰的,是偶尔在收音机里听到宋庆龄女士讲话,居然是一口道地的上海口音。连多年失去自信的上海人自己也有点不习惯:一代伟人怎么会是上海口音?
由此推想,三四百年前,在北京,一个中国文人背负着古老文化破天荒地与一个欧洲人开始商谈《几何原本》时,操的也是上海口音。
只要稍稍具有现代世界地理眼光的人,都会看中上海。北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京城:背靠长城,面南而坐,端肃安稳;上海正相反,它侧脸向东,面对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而背后,则是一条横贯九域的万里长江。对于一个自足的中国而言,上海偏踞一隅,不足为道;但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它却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
如果太平洋对中国没有多大意义,那末上海对中国也没有多大意义。一个关死了的门框,能做多少文章?有了它,反会漏进来户外的劲风,传进门口的喧嚣,扰乱了房主的宁静。我们有两湖和四川盆地的天然粮食,上海又递缴不了多少稻米;我们有数不清的淡水河网,上海有再多的海水也不能食用;我们有三山五岳安驻自己的宗教和美景,上海连个像样的峰峦都找不到;我们有纵横九州的宽阔官道,绕到上海还要兜点远路;我们有许多名垂千古的文物之邦,上海连个县的资格都年龄太轻……这个依附着黄河成长起来的民族,要一个躲在海边的上海作甚?
上海从根子上就与凛然的中华文明不太协调,不太和顺。
直到19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黎逊向政府投送了一份报告书,申述上海对新世界版图的重要性,上海便成为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的五口之一。1842年,英国军舰打开了上海。从此,事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西方文明挟带着恶浊一起席卷进来,破败的中国也越来越把更多的赌注投入其间,结果,这儿以极快的速度出现了能被地球每个角落都听得见的闹腾。
徐光启的后代既有心理准备,又仍然未免吃惊地一下子陷入了这种闹腾之中。一方面,殖民者、冒险家、暴发户、流氓、地痞、妓女、帮会一起涌现;另一方面,大学、医院、邮局、银行、电车、学者、诗人、科学家也汇集其间。黄浦江汽笛声声,霓虹灯夜夜闪烁,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摩肩接踵,四方土语与欧美语言交相斑驳,你来我往,此胜彼败,以最迅捷的频率日夜更替。这里是一个新兴的怪异社会,但严格说来,这里更是一个进出要道,多种激流在这里撞合、喧哗,卷成巨澜。
面对这样一个地方,哪个历史学家都会头脑发胀,索解不出一个究竟。你可以说它是近代中华民族耻辱的渊薮,但是,一个已经走到了近代的民族如果始终抵拒现代冲撞,就不耻辱了吗?你也可以说它是中国人走向现代的起点,但是,哪一个民族走向现代时的步履会像在上海那样匆促、慌张、自怯、杂乱无章?你又可以说它是对抗着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但是,又有哪一种城市文明会像上海始终深受着弘广无比的农村力量的觊觎、分解、包围和笼罩?
总之,它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当你注视它的恶浊,它会腾起耀眼的光亮,当你膜拜它的伟力,它会转过身去让你看一看疮痍斑斑的后墙。
但是,就在这种悖论结构中,一种与当时整个中国格格不入的生态环境和心理习惯渐渐形成了。本世纪初年,许多新型的革命者、思想家受到封建王朝的追缉,有租界的上海成了他们的庇护地。特别重要的是,对于这种追缉和庇护,封建传统和西方文明在上海发生了针锋相对的冲突,上海人日日看报,细细辨析,开始懂得了按照正常的国际眼光来看,中国历代遵行的许多法律原则是多么颠倒是非、不讲道理。就从这一个个轰传于大街小巷间的实际案例,上海人已经隐隐约约地领悟到民主、人道、自由、法制、政治犯、量刑等等概念的正常含义,对于经不起对比的封建传统产生了由衷的蔑视。这种蔑视不是理念思辨的成果,而是从实际体察中作出的常识性选择,因此也就在这座城市中具有极大的世俗性和普及性。
就在这一个个案例发生的同时,更具象征意义的是,上海的士绅、官员都纷纷主张拆去上海旧城城墙,因为它已明显地阻碍了车马行旅、金融商情。他们当时就在呈文中反复说明,拆去城墙,是“国民开化之气”的实验。当然有人反对,但几经争论,上海人终于把城墙拆除,成了封建传统的心理框范特别少的一群。
后来,一场来自农村的社会革命改变了上海的历史,上海变得安静多了。走了一批上海人,又留下了大多数上海人,他们被要求与内地取同一步伐,并对内地负起经济责任。上海转过脸来,平一平心旌,开始做起温顺的大儿子。就像巴金《家》里的觉新,肩上担子不轻,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闹腾。阵阵海风在背后吹拂,不管它,车间的机器在隆隆作响,上班的电车拥挤异常,大伙都累,夜上海变得寂静冷清。为了更彻底地割断那段惑人的繁华,大批内地农村的干部调入上海;为了防范或许会来自太平洋的战争,大批上海工厂迁向内地山区。越是冷僻险峻的山区越能找到上海的工厂,淳朴的山民指着工人的背脊笑一声:“嘿,上海人!”
这些年,上海人又开始有点不安稳。广州人、深圳人、温州人起来了,腰囊鼓鼓地走进上海。上海人瞪眼看着他们,没有紧紧跟随。有点自惭形秽,又没有完全失却自尊,心想;要是我们上海人真正站起来,将是完全另一番情景。也许是一种自慰吧,不妨姑妄听之。
也许上海人的自慰不无道理。上海文明,首先是一种精神文化特征。单单是经济流通,远不能囊括上海文明。
上海文明的最大心理品性是建筑在个体自由基础上的宽容并存。对上海人来说,宽容已不是一种政策和许诺,而是一种生命本能。
在中国,与上海式的宽容相抵触的是一种与封建统治长期相偎依的京兆心态。即便封建时代过去了,这种心态的改良性遗传依然散见处处。这种心态延伸到省城、县城,构成一种幅度广大的默契。不管过去是什么性质的洪流起的作用,这种心态在上海被冲刷得比较淡薄。只要不侵碍到自己,上海人一般不大去指摘别人的生活方式。比之于其他地方,上海人在公寓、宿舍里与邻居交往较少,万不得已几家合用一个厨房或厕所,互相间的磨擦和争吵却很频繁,因为各家都要保住自身的独立和自由。因此,上海人的宽容并不表现为谦让,而是表现为“各管各”。在道德意义上,谦让是一种美质;但在更深刻的文化心理意义上,“各管各”或许更贴近现代宽容观。承认各种生态独自存在的合理性,承认到可以互相不相闻问,比经过艰苦的道德训练而达到的谦让更有深层意义。为什么要谦让?因为选择是唯一的,不是你就是我,不让你就要与你争夺。这是大一统秩序下的基本生活方式和道德起点。为什么可以“各管各”?因为选择的道路很多,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谁也不会吞没谁。这是以承认多元世界为前提而派生出来的互容共生契约。
上海下层社会中也有不少喜欢议论别人的婆婆妈妈。但即使她们也知道,“管闲事”是被广泛厌弃的一种弊病。调到上海来工作的外地干部,常常会苦恼于如何把“闲事”和“正事”区别开来。在上海人心目中,凡是不直接与工作任务有关的个人事务,都属于别人不该管的“闲事”范畴。
上海人口语中有一句至高无上的反法语,曰“关依啥事体?”(即“管你什么事?”)在外地,一个姑娘的服饰受到同事的批评,她会就批评内容表述自己的观点,如“裙子短一点有什么不好”、“牛仔裤穿着就是方便”之类,但一到上海姑娘这里,事情就显得异常简单:这是个人私事,即使难看透顶也与别人无关。因此,她只说一句“关依啥事体”,截断全部争执。说这句话的口气,可以是忿然的,也可以是娇嗔的,但道理却是一样。
在文化学术领域,深得上海心态的学者,大多是不愿意去与别人“商榷”,或去迎战别人的“商榷”的。文化学术的道路多得很,大家各自走着不同的路,互相遥望一下可以,干吗要统一步伐?这些年来,文化学术界多次出现过所谓“南北之争”、“海派京派之争”,但这种争论大多是北方假设的。上海人即使被“商榷”了也很少反击,他们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对于反对者,他们心中回荡着一个顽皮的声音:“关依啥事体?”
本于这种个体自立的观念,上海的科学文化往往具有新鲜性和独创性;但是,也正是这种观念的低层次呈现,上海又常常构不成群体性合力,许多可喜的创造和观念显得比较单薄。
本于这种个体自立的观念,上海人有一种冷静中的容忍和容忍中的冷静。一位旅台同胞回上海观光后写了一篇文章,说“上海人什么没有见过”。诚然,见多识广导向了冷静和容忍,更重要的是,他们习惯于事物的高频率变更,因此也就领悟到某种相反相成的哲理,变成了逆反性的冷静。他们求变,又进而把变当作一种自然,善于在急剧变更中求得一份自我,也不诧异别人在变更中所处的不同态势。
根据这种心理定势,上海人很难在心底长久而又诚恳地服从一个号令,崇拜一个权威。一个外地的权威一到上海,常常会觉得不太自在。相反,上海人可以崇拜一个在外地并不得志、而自己看着真正觉得舒心的人物。京剧好些名角的开始阶段,都是在上海唱红了的。并不是京剧重镇的上海,以那么长的一个时间卫护住了一个奇特的周信芳,这在另一座城市也许有点难于想象。上海人可以不讲任何道理,一夜之间喜欢上了初出茅庐的越剧小生赵志刚、沪剧演员茅善玉,根本不管他还还没有唱上几回戏,或刚刚来自农村。那些想用资历、排行、派头来压一压上海人的老艺术家,刚到上海没几天就受到了报纸的连续批评。对于晋京获奖之类,上海艺术家大多不感兴趣。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要来上海演《茶馆》等戏,作出这个决定时我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文代会。北京戏剧界的朋友们十分担心:如此苍老的一个剧团,演几台老派戏,在上海这个流通码头能否成功?我和几个上海同行都很有信心地回答:能!果然如此,上海人对真正的艺术表示了诚恳的热忱,管它是旧是新。但是,在北京轰动万分的“人体画大展”,一搬到上海却遇到了出乎意外的平静。
上海文明的又一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也许是徐光启的《几何原本》余脉尚存,也许是急速变化的周围现实塑造成了一种本领,上海人历来比较讲究科学实效,看不惯慢吞木讷的傻样子。
搞科学研究,搞经营贸易,上海人胆子不大,但失算不多。全国各单位都会有一些费脑子的麻烦事,一般清上海人来办较为称职。这在各地都不是秘密。
可惜,事实上现在递交给上海人需要消耗高脑力的事情并不多,因此才华外溢,精明的估算用的不是地方,构成了上海人的一大毛病。
上海人不喜欢大请客,酒海内山;不喜欢“侃大山”,神聊通宵;不喜欢连续几天伴陪着一位外地朋友,以示自己对友情的忠诚;不喜欢听大报告,自己也不愿意作长篇发言;上海的文化沙龙怎么也搞不起来,因为参加者一估算,赔上那么多时间得不偿失;上海人外出即使有条件也不太乐意往豪华宾馆,因为这对哪一方面都没有实际利益……凡此种种,都无可非议,如果上海人的精明只停留在这些地方,那就不算讨厌。
但是,在这座城市,你也可以处处发现聪明过度的浪费现象。不少人若要到市内一个较远的地方去,会花费不少时间思考和打听哪一条线路、几次换车的车票最为省俭,哪怕差三五分钱也要认真对待。这种事有时发生在公共汽车上,车上的旁人会脱口而出提供一条更省俭的路线,取道之精,恰似一位军事学家在选择袭击险径。车上的这种讨论,常常变成一种群体性的投入,让人更觉悲哀。公共宿舍里水电、煤气费的分摊纠纷,发生之频繁,上海很可能是全国之最。
可以把这一切都归因于贫困。但是,他们在争执时嘴上叼着的一支外国香烟,已足可把争执的费用双倍抵回。
我发现,上海人的这种计较,一大半出自对自身精明的卫护和表现。智慧会构成一种生命力,时时要求发泄,即便对象物是如此琐屑,一发泄才会感到自身的强健。这些可怜的上海人,高智商成了他们沉重的累赘。没有让他们去钻研微积分,没有让他们去画设计图,没有让他们去操纵流水线,没有让他们置身商业竟争的第一线,他们怎么办呢?去参加智力竞赛,年纪已经太大;去参加赌博,声名经济皆受累。他们只能耗费在这些芝麻绿豆小事上,虽然认真而气愤,也算一种消遣。
本来,这样的头脑,这一份口才,应出现在与外商谈判的唇枪舌剑之间。
上海人的精明和智慧,构成了一种群体性的逻辑曲线,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处处晃动、闪烁。快速的领悟力,迅捷的推断,彼此都心有灵犀一点通。电车里买票,乘客递上一角五分,只说“两张”,售票员立即撕下两张七分票,像是比赛着敏捷和简洁。一切不能很快跟上这条逻辑曲线的人,上海人总以为是外地人或乡下人,他们可厌的自负便由此而生。上海的售票员、营业员,服务态度在全国不算下等,他们让外地人受不了的地方,就在于他们常常要求所有的顾客都有一样的领悟力和推断力。凡是没有的,他们一概称之为“拎勿清”,对之爱理不理。
平心而论,这不是排外,而是对自身智慧的悲剧性执迷。
上海人的精明估算,反映在文化上,就体现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格局。上海文化人大多是比较现实的,不会对已逝的生活现象迷恋到执著的地步,总会酿发出一种突破意识和先锋意识。他们文化素养不低,有足够的能力涉足国内外高层文化领域。但是,他们的精明使他们更多地顾及到现实的可行性和接受的可能性,不愿意充当伤痕斑斑、求告无门的孤独英雄,也不喜欢长期处于曲高和寡、孤芳自赏的形态。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化解功能,把学理融化于世俗,让世俗闪耀出智慧。毫无疑问,这种化解,常常会使严谨缤密的理论懈弛,使奋发凌厉的思想圆钝,造成精神行为的疲庸;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它又会款款地使事情取得实质性进展,获得慷慨突进者所难于取得的效果。这很可称之为文化演进的精明方式。
特别能体现上海文明雅俗共赏特征的,是那张《新民晚报》。它始终保持着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结果,上海市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把读《新民晚报》当作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规程的,而教授学者也绝不会把它鄙弃。它开辟了一个颇为奇妙的文化中介地带,大雅大俗均可随脚出入,而一个上海城就座落其间。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上海的戏剧、绘画、影视、小说,都有类似特征。
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
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我的朋友沙叶新幽默地提出过他的人生态度之一是“崇洋不媚外”,很可借过来概括上海人的心态。
毫无疑问,这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有关。老一代人力车夫都会说几句英语,但即使低微如他们,也敢于在“五卅”的风潮中与外国人一争高低。上海的里弄里一直有不少外国侨民住着,长年的邻居,关系也就调节得十分自然。上海商店的营业员不会把一个外国顾客太当作一回事,他们常常还会估量外国顾客的经济实力,帮他出点购物的主意。
北方不少城市称外国人为“老外”,这个不算尊称也不算鄙称的有趣说法,似乎挺密切,实则很生分,至今无法在上海生根。在上海人的口语中,除了小孩,很少把外国人统称为“外国人”,只要知道国籍,一般总会具体地说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这说明,连一般市民,与外国人也有一种心理趋近。
今天,不管是哪一个阶层,上海人对子女的第一企盼是出国留学。到日本边读书边打工是已经走投无路了的青年们自己的选择;只要子女还未成年,家长是不作这种选择的,他们希望子女能正正经经到美国留学。这里普及着一种国际视野。
其实,即使在没有开放的时代,上海人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隐隐埋伏着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要求,不管当时能不能实现。上海的中学对英语一直比较重视,即使当时几乎没有用,也没有家长提出免修。上海人总要求孩子在课余学一点钢琴或歌唱,但又并不希望他们被吸收到当时很有吸引力的部队文工团。一度在全国十分响亮的哈尔滨军事工业大学,历来对上海的优秀考生构不成向往。在“文革”动乱中,好像一切都灭绝了,但有几次外国古典音乐代表团悄悄来临,报纸上也没作什么宣传,不知怎么立即会卷起抢购票子的热潮,这么多外国音乐迷原先都躲在哪儿呢?开演的时候,他们衣服整洁,秩序和礼节全部符合国际惯例,很为上海人争脸。前些年举行贝多芬交响音乐会,难以计数的上海人竟然在凛冽的寒风中通宵排队。两年前,我所在的学院试演著名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按一般标准,这出戏看起来十分枯燥乏味,国外不少城市演出时观众也不多。但是上海观众却能静静看完,不骂人,不议论,也不欢呼,其间肯定有不少人是完全看不懂的,但他们知道这是一部世界名作,应该看一看,自己看不懂也很自然,既不恨戏也不恨自己。一夜又一夜,这批去了那批来,平静而安详。
今天关于“上海徐家汇留学中介”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