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试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2024-04-04 16:12分类: 教育知识 阅读:

1、试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观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人本主义以

它对人性的乐观解释和对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倍加关注,

引起了思想界和理论界的兴趣。

人本

主义教育心理学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与应用,

其发起人是

马斯洛

,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

。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

主义心理学两位杰出的大师和主要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教育观可以代表和反映一般的人本主

义教育观。

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阐述,

探讨其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

改革的作用。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与传统的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相对立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始于

世纪

年代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深受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到了

世纪

年代已经受到多方面的责难与批评。发达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大量投入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

相反,

功利化、

理智化和机械化的教育实践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学生厌学、

青少年

犯罪、

道德水准下降、

学生运动等,

从学校内部来看,

可以看出学科结构运动过分强调了知

识的逻辑结构,

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结构;

过分艰深、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导致学生学习兴

趣普遍低落,学业水准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些问题使人们对学校教育产生不满和愤懑,

以人本主义为方法论基础和价值标准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世纪

年代对科学主

义教育思潮进行批判,提出“学校人性化”的口号,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各国的教育改革。现

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张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育是对人的教育,实施教育的也是人,因而,以人为中心是教

育的重中之重,

教育应该定位到人的发展上来。

无论是教育目的还是教育过程,

都应该把人

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反对把学生当作工具、当作“人力”来培养。

第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的智慧,完善人,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

教育应使他们

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

但这种好奇心往往因他们在学校教育

中的经验和扼杀而变得迟钝。人生来就具有发展的巨大潜能

只要具备了合适的条件每个人

所具有的学习、

发现、

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释放出来的。

教师应由衷地信任

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在能力,

教育的目标应当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

能力,使他们能够愉快。

第三、课程的中心应该从重视知识、关注结果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教育内容

已不限于人文学科,

而扩展到一切具有人性陶冶意义的方面

(人际关系、

生活情境、

校园活

动等)

,涉及到宗教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许多领域。

第四、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提倡从实践中学习,鼓励学习者自由探索。人本主义者认为,

倘若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那就必须让学生面临他们个人的意义的或有关的问

题。

对任何教师来说,

明智的做法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

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

干的问题。

构建一种让每个学生都面临非常真实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动机,

让他们意识

到真实的挑战,并提供应付这些挑战的机会完全是可行的,这是教育者的任务。

第五、应重视价值、态度、情感等因素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负面

影响,

传统的科学教学观存在着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和做法,

导致许多学生片面发展,

这就

与未来社会要求教育培养的人应是全面发展的人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人本主义者认为学

习应对学生整个人产生有利影响,

学习过程中不要仅让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要重视对学生价

值、态度、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的价值体现。

(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处理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问题上

传统教育一贯强调的是教师的权威、控制作用,学生

则往往处于服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大大妨碍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使学生的许多学习没有个人意义。尽管现在许多教师在理论的层面上知道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却很难把握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由于学生是被动

地接受教育,

他的整个心理活动并没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因而学生不仅学习效果不好,

而且

往往对学习活动产生厌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鉴人本主义的关于师生关系的有关理论,

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二)针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规定: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内容的繁琐、艰深适用于

专家型人才的培养,

但却不适应于普通人才的培养。

这种课程内容是定位于为社会经济发展

而培养专家型人才而不是定位于为人的完善、

发展,

为弘扬人性服务的。

必须改变这种功利

性的定位目标,

而把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就必须降低课程的难

度,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

使人性得

到提升。

内容陈旧的课程脱离学生的实际,

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教材的编写应关注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经验,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有利于为学生人格的解放与发展提供经验。

这也是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三)针对课程中心从重视知识、关注结果转到人生、人性,即人性中心课程。对其“学习

过程”进行相应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规定: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

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

值观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促使学生主动地、

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

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科学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活动

过程,

包括知识授受、

科学研究和问题发现,

认定这一过程有客观和稳定的程序、

方法和规

则。

而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所注重的人格培养、

情意完善以及陶冶原则都被置于无关紧要

的位置”

新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教学过程不但是一个

“知”

发展的过程,

更强调也是一个

“情、

意”

发展的过程,

它认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

是开启智慧与觉悟的过程,

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意义。

它把教学过程看作主要是一种情意发展

的过程,不强调知识体系的传播,而注意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的培养,强调直觉、意

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四)重视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

环境在促进学习者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

我国教育界一直也在探索这一问

题。如何从校园、房舍、教具、学具、实验设备、电化教学、书籍、报刊等方面为学生创造

良好的条件

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安全、信任、温和的心理环境和氛围,值得教育工

作者深入研究,在这一点上,应该借鉴人本主义关于学习氛围的相关理论。

(五)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传统教育十分重视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

而忽视学习过程,

这就意谓着单纯重视学生知识的

习得,

而忽视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过程。

从前面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人本主义者是十

分反对传的这种观念和做法的。

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

他更看重的是后者,

认为学生学习

方法和健全得和发展正是渗透在学习过程之中的。现代教育课程论已积极地吸收了这一思

想,其实,在习过程中既有显性的影响也有隐性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各级学校的课中,一

定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

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

趣和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主动发展,学会全面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试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2、如何在教学中贯彻人本主义教育原则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人本主义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试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3、人本原理概念

人本原理,是管理学四大原理之一,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员工去实现预定的目标。

然而,任何管理理论的提出都有其阶级和时代背景,人本原理也不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各个领域的管理哲学和管理实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本原理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文字教师是学校主体,教师的参与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心灵不能脱离肉体而存在。但是他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形而上学地把人看作纯生物的人,不去探究人的社会实践的意义。这种哲学观点被称作“人本主义”,它抽象了人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去探究人的生物、自然方面的意义,因而不可避免具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特征,当然,相对于以神为中心的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来说它是一大进步。

人本主义发展到后来“无限抬高人的价值、漠视客观规律、鼓吹人的绝对自由、否认道德规范、提倡非理性宣泄。”呸、已经有了非理性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苗头。我们主张的人本管理原理,强调的是在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作用,尊重人的价值,从人出发,以人为本,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

与人本原理相对应的管理原则相应的管理原则

(1)行为激励原则:行为激励原则即管理者运用艺术手段激励组织成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充满热情地、具有责任感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例如,护士长与护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她们营造个人进取的机会,可大大激励其工作热情。

(2)参与管理原则:参与管理原则指提供机会让员工参加管理和决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促使员工关心组织。例如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护士参与“护理质量促进小组”,建立护士建议制度等。

人本原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管理越来越强调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护理管理中以人本原理为基础,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4、简述人本主义理论

问题一: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 主 义 心理学源于02世纪05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与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程序教学

运动和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学科结构一起,被称作20世纪的三大教学运动。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人本 主 义 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认为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反对

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强调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这同以往的精神

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相对立,因此也被称作心理学中的第三思潮。

人本 主 义 心理学家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

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我国的素质教育强

调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尤其强调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人。尽管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素质教育的理论背景和理论依据有差异,但二者所

倡导的教育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人本主义教育与我国推行的素质教育从

教育的培养目标到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等都强调以人为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

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同时,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师生关系和谐、

平等,并重视意义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因此,有西方教育学者认为,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之主流,未来教育之趋势。在教育教学内容上,

人本主义教育主张不仅要重视智育、德育、美育、体育,而且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和意志的培养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教育主张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如自我教育法、陶冶教育法、暗示教育法、活动教育法

问题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一、主要观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1、潜能观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3、创造观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4、情感因素观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 *** )。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5、师生观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二、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内涵与启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内涵体现在教学理论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首先,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实现。其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和产生好奇心,以自己的兴趣为导向去探究任何未知领域,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发展的。再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教而是促,允许学生自由学习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间信息交流的融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从单一化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即在注重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的创造才能和创新才能的发挥。在这样的形势下,重新认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本思想价值,相信对我国人才模式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对于当前时期人才培养......>>

问题三:简述人本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

问题四: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1、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

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need hierarchy theor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源泉。需要的强度决定着动机的强度,但只有最为强烈的需要才形成人们的主要动机。

马斯洛还将需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的基本需要(basic needs),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这类需要是人的低层次需要,经历着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高一层次的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就停止需要;第二类需要是心理需要(psychological needs),包括人的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不同的是,这类需要越被满足就越产生更强的需要,没有严格的等级高低关系。马斯洛龚张,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人的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3、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self-actualization theor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理论认为,人的自我实现是完满人性(full humanness)的实现和个人潜能(personal potency)或特性(feature)的实现,前者是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后者是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是以人的生理需要等基本需要为物质基础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成为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他还提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的概念,它是人们进入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状态时感受到的一种非常豁达与极乐的瞬时体验。高峰体验是通向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

另外,罗杰斯通过研究还提出了教育改革论,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样的人本主义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心理治疗方法上,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不同,他认为应通过患者的自我理解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达到纠正不正常行为的目的。

问题五: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四项基本原则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同一性原则

教育应该使学生寻找内在的同一性,减少或消除学生内心的矛盾和精神上的分裂。并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与非我的统一,即个人与社会和自然的统一。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启发性原则

此原则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通过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理性控制、逻辑思维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交流、优美人格的形成、自我的充分自由的体现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美育原则

重视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教育。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超越性原则

对自我的超越,即超越自私,超越自我中心,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此外,还有对文化的超越,能够以某种超脱的和客观的态度对自己出身于其中的文化进行审查,就是要培养一种具有批判精神的人。

5.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价值原则

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

6.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是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和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问题六:简述人本主义和认知派的意义学习理论存在的区别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相对立,源自于格式塔学派的认知主义学习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再度复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一批认知心理学家的大量创造性的工作,使学习理论的研究自桑代克之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他们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 *** 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问题七:人本主义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 你好,人本主义心理学即题主所说的人本主义,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流派。马斯洛、罗杰斯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问题八:论述人本主义精神 人本主义的基本意识指以人为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是以人为中心和准则的哲学。追溯人本主义的历史根源我们发现从公元前5世纪,希腊就形成人本主议哲学思想,主要是由早期思想的注重外在自然转向智者学派的注重人本身,确立人是万物的主体认识论和价值观;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则以人文主义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在人本主义和神本主义的狭缝中产生。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独立性和价值,主张把人从神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主张个性解放,肯定个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反对禁欲主义,痛斥经院哲学,否认教会和封建特权,提倡理性;到了18世纪,则以人道主义形式表现,以自然主义的人性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本主义思想,其核心是人权,重视人的生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同个体自我意识相联系,强调尊重人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二、与同类意识相联系,强调作为类的一员的光荣与责任,强调自由、平等、博爱,并为人类的幸福和独立而斗争;从19世纪中叶以来,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学者构建了生物学人本主义,强调人对自然界、他人及社会的依赖;而以叔本华、尼采、弗洛依德、柏格森、萨特等代表的一批学者,则主张非理性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生存环境的矛盾;而马克思则认为人有自然属性(强调人类主体地位的确立,科学主义精神弘扬);社会属性(强调合理人个主义和集体主义原则)和精神属性(强调人自身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的协调发展);到了20世纪中叶,人本主义则以人权主义的形式表现的更为深刻,出现了反主体主义,他们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和非理性主义,他们则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和思考问题。

问题九:简述一下弗洛伊德的理论和人本主义以及区别 弗洛伊德从心理学的视点认为主要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三部分组成。 本我(ID),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自我(ego),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 *** 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 人本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最主要区别是人本主义反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力或防御机制。

麻烦采纳,谢谢!

问题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基本简介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人本主义理论,简述人本主义理论

下一篇:人本主义课程论,请问在说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时候可以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嘛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