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得宁戚,齐桓公得宁戚文言文及翻译
1、齐桓公得宁戚文言文及翻译
齐桓公求贤若渴,见到有才之人,不计前嫌,待人以宽,有才之人才愿意安心在他手下办事,有能人帮助的齐桓公正因为如此才成为春秋的一代霸主。
齐桓公得宁戚文言文原文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治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所以霸也。
注释
宁戚,春秋时期卫国人,早年贫困,替人拉牛车运货物。后来得到齐桓公任用,拜为上卿,迁相国。
干:求见。
将任车:驾载货的车。将,驾,御。任车,载货物之车,古时多用牛拉。
郭门:外城的城门。
辟:通避。使离开
爝火:火炬、火把。
之:指示代词,这。之歌者,这个歌者。
请:安置、安顿。
说桓公以治境内:用如何治理齐国的话劝说桓公。
说桓公以为天下: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
以:......的原因
去:距离
然:对,正确
商歌:悲凉的歌。后以商歌比喻自荐求官。
进:被举荐
说:通悦,高兴
争:同诤,劝谏
翻译
宁戚想要求见齐桓公,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替商人赶着装载货物的车来到齐国,晚上露宿在城门外。
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夜里打开了城门,让路上的货车避开。当时火把很明亮,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他看到齐桓公,感到很悲伤,就拍击着牛角大声唱起商朝的歌来。齐桓公听到歌声后,抚摸着自己的车夫的手说:真奇怪!那个唱歌的不是个平常人。就命令副车载着他。
齐桓公回城后,到了朝廷里,跟随的人员请示齐桓公如何安置宁戚。桓公说赐给他衣服帽子,我要接见他。宁戚进见齐桓公,告诉如何齐桓公治理国家的话。第二天又进见齐桓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齐桓公。齐桓公很高兴,准备任用他。
群臣劝谏他说:这位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派人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之人,再任用他也不晚。齐桓公说:不能这样。去询问他的情况,是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一个人的小毛病而忽略他的大优点,这是君主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况且人本来就难以完美,衡量以后用其所长。于是齐桓公任用他,并且授予他官职。这就是得当的举荐啊,齐桓公掌握住这个原则了,因此才成为了春秋霸主。
2、宁戚与齐桓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原文:(选自《刘子·妄瑕》)
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来管理国家的政务。朝中的大臣争相向齐桓公进宁戚的谗言,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可以派人去调查他,如果他真是一个有才有德的贤人,再重用他也不为迟呢!”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我担心他有小小的过失。一般人常常了解一个人的小缺点,而忽视他的主要优点,这就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啊!”于是连夜点灯,大排筵席,拜封官职,并请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宁戚担任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多次联合诸侯,一统天下。像齐桓公这样可算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了。
启示
1.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因为小人的馋毁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品性。
2.做为一个掌权者要明白是非,绝不可偏听偏信,人云亦云。
3、齐恒公的典故
齐桓公的历史典故
据说当时齐桓公为了建立霸业就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一方面保持对于周王室的敬重,一方面互相扶持对抗外族,而就在齐桓公提出这一口号不久,远在北方的山戎就跳出来攻打燕国,当时山戎部落活跃在周朝北方,而燕国就深受其害。在收到燕国的支援请求之后,齐桓公就领兵帮助燕国(话说当时虽然诸国之间内斗不休,但是碰上外族入侵的时候倒是少有拖后腿的。)
齐军的强大远不是山戎可以抵挡的,一路打过去很快就击败了山戎部队,甚至还反攻,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国,之后一路进发打倒了孤竹国,但是因为地形复杂,有很多山丘,所以齐桓王等人在一个山谷之中迷路了,连着几队斥候出去都没有什么成果,军队的补给出了巨大的问题,如果再找不到出路可能会死在这里。就在这个时候管仲苦思冥想,对齐桓公说:“这儿的老马肯定认识路,我们让老马来带路肯定能出去。”果不其然,在几匹老马的带领下,齐军很快就出去了,找到了孤竹国,消灭了孤竹国,从此以后老马识途的故事也就流传了开来。
齐桓公逐白鹿的典故
齐桓公也就像是主角一样,经常在外面碰上老人家,比如他追一只鹿遇到一个“愚公”的老人指点了他应该整顿吏治,这次出去又是追一只鹿,又碰着了一个老人。
话说这一天齐桓公趁着天气好出去打猎,遇上一只白鹿,就一直追着去,追到了麦丘,看到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齐桓公看到老人家就问:“老人家多大了啊?”那人回答说:“83了。”在那个时代83岁很长寿了,于是齐桓公感叹道真长寿啊。于是就和老人家坐下来喝喝酒什么的,喝着喝着,齐桓公说:“老人家您祝福我一下吧。”于是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祝福齐桓公,第一句是“让我的国君更加长寿,金银都不足为贵,只有百姓更加珍贵。”齐桓公听了觉得说的很有道理就让老人话再说一句。
老人家接着说:“让我的国君能够好学且不耻下问,手下都是贤者能臣。”齐桓公觉得这个老人家肯定是来指点自己的就说再来一句,于是老人家又说了:“希望百姓能够不得罪君王,君王也不得罪百姓。”齐桓公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如前两句有水平,就请老人家换一句,但是老人家哭着说:“这句话比前两句更加重要呢。百姓得罪了君王,还有为他开脱的,君王得罪了百姓现在都没有为他们辩解的啊。”听到老人家这么情真意切的话,齐桓公觉得自己能够碰上这么一个智者,真是天大的福气,于是举荐他为官,而齐桓公能够称霸天下,不只是因为管仲,也是因为这次的遭遇啊。
齐桓公得宁戚的典故
自古以来各朝各代能力出众的人数不胜数,虽然大多数并不像诸葛孔明等人那样才能人品样样俱佳,但是能力不差的人一点都不在少数,而身为一个君主,齐桓公能够不拘小节,任用这些虽然品行略有缺陷,但是才能出众的人,因此得以成就霸业,这里要说的就是宁戚。
宁戚这个人才能非常出众,在齐桓公任用管仲欲要拜他为相的时候,管仲就说了光靠我一个人是很难成事的,想要成就大业还需要更多的人才,于是向齐桓公推荐了五个大才,这其中他就有说到比起增加人口增加粮草我不如宁戚。于是齐桓公非常渴望得到宁戚的帮助,而恰好宁戚也想要见齐桓公。
宁戚虽然想见齐桓公,但是他很穷,没办法得到举荐,就替商人赶车来到齐国,晚上住在了齐国的郊外,当时齐桓公正好在郊外接见客人,就让路上的货车都让让,宁戚看到了齐桓公,莫名地感到悲伤,就唱起了一首悲伤的歌谣,齐桓公听到之后就让人把宁戚找来,打算明天接见他。第二天宁戚见到齐桓公之后,一展所长,将自己治理天下的观点说给了齐桓公听,齐桓公一听觉得宁戚确实是一个人才,所以就打算任用他,但是群臣还有人让齐桓公再去打听打听宁戚情况的,但是齐桓公觉得去打听一个人肯定是担心他有什么毛病,但是为了一点小的缺陷就放弃了他的大才这是不值得的,所以坚持任用他。正是齐桓公这种不拘小节的用人态度才造就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4、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怎样翻译
齐桓深知宁戚①,将任之以政②
译文: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管理国家的政务
1 齐桓: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卫国人.
2 政:指国家的统治管理.将任之以政:准备任用他管理国家的政务.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