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是什么

2024-10-22 22:33分类: 教育知识 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起着认识和改造人、社会与世界的桥梁媒介的工具性作用。

第二部分是我们批判资本主义,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础性知识。

第三部分是在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在这一规律的指导之下,推动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理论指导。

概论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确定为真理的理论,具有普遍的、根本的、长远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在分析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包括:唯物论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唯物史观、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共产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是什么

2、马克斯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重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理论来源、理论品质及世界观方法论。

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

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

①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物质观: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根本属性:运动。

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5.意识的本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

本质: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条件:第一,从实践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第二,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联系的基本特点。

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8.矛盾的基本属性。

对立属性(斗争性)和统一属性(同一性)

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10.实践的基本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2.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认识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即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总过程。

13.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也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第二次能动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14.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特点是直接性。

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推断、推理。特点是抽象性和间接性。

1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观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一方面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一方面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度。

16.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尺度: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7.社会存在及其基本要素。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8.社会意识及其独立性。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

19.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20.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经济基础的内涵,其一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往往存在多种生产关系,但决定一个社会性质的社区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在此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最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经济形态是社会形态的基础上资料所有制关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2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势,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存在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4.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一因素。

25.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两个方面。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26.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7.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8.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①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②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9.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内容。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0.资本的本质及其划分。

本质:资本主义所有制是雇佣劳动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体现。

划分: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其中可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31.生产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②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32.资本的有机构成。

定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C:V表示,其中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

(1)相对于过剩人口形成

1.有机构成提高导致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甚至绝对减少。

2.劳动力供给日益增加

(2)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33.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区别。

剩余价值,当它不被看作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产物,而是当作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用p表示。而商品价值从W = c + v + m转化为W = k + m,现在进一步转化为W = k + p,掩盖了利润的来源。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关系是:它们本来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是对全部预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这种现象形式歪曲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百度的)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作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希望适用于所有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节攻略重点学习

1、先做好准备工作

2、要想学得好,光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3、绪论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7、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内涵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

9、1845年发表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

10、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先做好准备工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本书,2008年版本,卫兴华、赵家祥主编。两种不同颜色的笔,是为了强调重点。两本笔记本,一本用来整理重要知识点,加强记忆、便于复习;一本笔记本用来记录错题,并且注明错误的原因、正确的解释,保证理解该知识点、以后不会再错。

2.要想学得好,光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1.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2.结合真题,掌握重点知识的考点。3.梳理体系,强化做题。4.联想记忆。

3.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同时激化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政治根源: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人民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7.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变革。

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科学技术条件: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1845年发表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9.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列宁对其的发展,不做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化发展,需要重点掌握,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总结和每章重点总结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经济发达的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第一个时期,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个时期,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三个时期,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有什么?

下一篇:暂无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