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作者,《论衡》的作者是谁
1、《论衡》的作者是谁
《论衡》的作者是王充。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王充年少时就失去了父亲,乡里人都称赞他对母亲很孝顺。后来到京城,进太学学习,拜班彪为师。
刺史董勤征聘他为从事,改任治中,自己辞职回家。他的朋友同郡人谢夷吾上书推荐王充有才学,汉肃宗特地下诏派遣公车去征聘他,因为得病没有去。当时年近七十,体力和脑力都衰弱了,于是写作了《养性书》十六篇,倡导节制欲望,守住原神。永元(汉和帝年号)年间,病死在家中。
人物成就
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
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
王充思想虽属于道家却与先秦的老庄思想有严格的区别,虽是汉代道家思想的主张者但却与汉初王朝所标榜的“黄老之学”以及西汉末叶民间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2、《论衡》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王充。
《论衡》,是中国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的重要著作。全书共计十三卷,八十五篇,佚亡一篇,与《后汉书·王充传》的说法吻合。但王充在《自纪篇》中却说“吾书百篇”,“吾书亦才出百”,可能《论衡》原有百篇以上,到范晔写《后汉书》时仅可见到85篇了。
《论衡》曾长期未流传至中原。蔡邕来到吴郡后得到了《论衡》。王朗担任会稽太守时,也拿到了该书,王朗后来前往许都时,将该书一同带去,论衡因而逐渐流传开来。该书主要阐述了作者无神论的思想观点,对当时社会上谶纬盛行,社会上层和民间流行各种神秘主义进行了批判。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主旨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
“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
3、《论衡》的作者,是东汉著名的论说文作家哪位?
《论衡》这本书是东汉思想家王充(27-97年)所作,王充(公元27- 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论衡》有不可否认的科学贡献。王充考察了云雨产生的自然机制。指出“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 ”(《说日》),即雨并不是天上固有的,而是由地气上蒸,遇冷“冻凝”而成的。先是“云气发于山丘”(《感虚》),而后“初出为云,云繁为雨”(《说日》),科学地解释了降雨的机制。既然云雨是有规律可循的自然现象,那么一些向天求雨止雨的举动都不过是无用的蠢事。王充还指明了云、雾、露、霜、雨、雪等,只是大气中的水在不同气温条件下的不同表现形式。这种历史观是带有唯物性的,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为当时的人们思考历史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更加先进的思路。
《论衡》一书也运用典故,辛辣的讽刺了封建社会时期的不公与黑暗。一些故事和道理直到今日仍耳熟能详。
王充的“三累三害”之说对于他人的恶意攻击、造谣、网络暴力、虚假信息传播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时至今日,这本书仍然可以折射出当代社会一些不好的一面。对于独立思考、反对盲目权威也有很多帮助。并且更多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东汉及以前的历史和社会面貌,可以直观的感受古代中国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感受古代思想家的智慧和精神。
4、论衡一书的作者是谁?
《论衡》的作者王充(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一个博通古今、才识不群的著名学者。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