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他乡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是什么意思
1、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出自:唐朝·马戴的《灞上秋居》。
原文: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释义: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赏析: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
“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创作背景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评析:
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所写之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所写之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百度百科-马戴
2、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全诗
全诗为: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出自唐代马戴《灞上秋居》,全文翻译为:
灞原上已经风停雨定,傍晚时只见雁行频频。落叶纷纷这是异乡树,寒灯闪闪独照不眠人。
寂静的空园白露滴滴,隔壁野僧是我的近邻。寄居郊外柴门已很久,不知何门能进用此身?
创作背景:
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
主旨赏析:
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
全诗意境浑厚,情景交融,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生动地写出了古代文人为功名而挣扎的不堪情状,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来源:百度百科-灞上秋居
3、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是什么意思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意思是:他乡的树木已经落叶纷纷,寒夜里的孤灯只照着我一个人。
出自:唐代 马戴 《灞上秋居》
原文: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门致此身。
译文:灞原上的秋风秋雨已定,傍晚时分只见天空中南去的雁群频频飞过。他乡的树木已经落叶纷纷,寒夜里的孤灯只照着我一个人。寂静的空园里面白露滴滴,孤单的我只与野僧为邻。我寄居在荒凉郊居已经这么久了,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
《灞上秋居》 的写作背景介绍:
诗人马戴,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他早年参加科举,屡试屡落第,考了三十年才及第作了官。但又因直言获罪被贬,后来被赦回京,重回官场。在参加科举坎坷的三十年中,马戴游览了很多地方,因此他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
《灞上秋居》是马戴的代表作。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机会。适逢秋风起秋雨落,诗人不免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也算是慰藉自己的愁绪。
来源:百度百科—灞上秋居
4、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意思
意思:我一个人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只照我一个人。
出自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律诗《灞上秋居》。
原文: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门致此身。
译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这句诗用了列锦的修辞手法。
“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
这句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落叶、树、寒灯、独夜人等景象排列在一起,强烈烘托出诗人客居异地的孤独之感。诗人独自身处异乡,夜半陪伴他的只有一盏孤灯,物与景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极为寂寥的氛围,愈发衬托出诗人此时孤苦的心境,读来扣人心弦,使人心碎。
这首诗为诗人进京后为求官职困居于灞上,有感于时令交替,感叹自己怀才不遇,进身无门而作。全诗写景皆为诗人眼前所见的实景,写情皆为诗人的真情流露,生动描绘出那个时代文人为求功名却郁郁不得志的无奈情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作者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早年屡试落第,困于场屋垂30年,客游所至,南极潇湘,北抵幽燕,西至沂陇,久滞长安及关中一带,并隐居于华山,遨游边关。直至武宗会昌四年(844年)与项斯、赵嘏同榜登第。
来源:百度百科-灞上秋居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