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怀疑与学问原文
1、怀疑与学问原文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古文,作者顾颉刚。以下是怀疑与学问原文:
我对于学问,最初也并不相信,但究竟没有证实它的力量的机会。到了一九一六年,我到北京研究科学的方法,很受同学先生的影响。
从此以后,对于事物,对于历史,我都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因为我在研究学问,探求真理,所以我不从孔孟经典中去探求,也不从佛经中去探求,更不在数理逻辑中去探求。我只从事实方面去探求。
但是一件件事情的事实,不是把它们的片段分别看做独立的,而是看成相互关联的;并且注意其因果关系,因此我所持的见解,有许多和普通人不同。
在那时,我曾从《周易》的卦辞、爻辞以及《尚书》的“帝告”、“禹贡”和各篇的异说,以及《左传》的记载,甚至于《诗经》的“六艺”,即“风雅颂、赋比兴”,以及孔子、曾子的言论中,看出怀疑的态度对于道德的发展和建设是有利的。
我对怀疑的态度是这样看的:在情感方面,在不满意或要破坏某个学说时,则越是怀疑,越是无限制的破坏;但是在一个公允的研究者看来,应当有怀疑的态度,并不是为了要破坏某个学说,而是为了要发展和建设某个学说。
在研究的态度方面,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自然的或社会的——必须依据可靠的证据;由于这样的研究,就可以看出某种议论的矛盾或缺乏证据。并且因为这样做了,就可以得到合乎逻辑的结论。
在建设方面,因为有了怀疑的态度,就不得不寻求事实来证明某种学说;到了有证明而且经得起检验的时候,就可以从疑窦中解放出来。
在批评方面,只凭主观来判断是非并不是批评的标准;应当根据可靠的证据作判断,批评家必须自己研究出一种原理来作为批评的标准。
在吸收方面,必须依据批评的原理来吸收我们认为最需要的东西。
因为怀疑的态度只是在我们的思考和行为的实验阶段中,它并不是用来代替信仰的工具;而只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究一切的事物。所以我们不可不谨慎地使用它。
2、怀疑与学问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一、围绕中心、层层推进
文章的开头,引用了两位古代哲人的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方面,论证为什么“学者先要会疑”。其论证的过程是这样的:“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亲见的和传说的。对于传说的话,也即间接的知识,应持的态度是: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这便是怀疑的精神。并指出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因此,这句话是本层的基本观点,也是第一个分论点。
第二方面,论述怀疑的步骤是“怀疑”、“思索”、“辨别”。这是文章的第二个分论点。进一步强调了怀疑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第三方面是文章的第三个分论点。它深化了论题,将“学者先要会疑”的思想提到了人类文化是否能进步发展的高度。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文的论证步骤是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先谈为什么“治学先要会疑”,再论怎样才算会疑,最后论证怀疑的积极意义,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在此说得十分透彻。所以,本文在论证的结构方式上属于层递式(或递接式),它的特点就是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关系来论述,各层的前后顺序不可颠倒,有如剥笋,一层层、一步步揭示论题,显示中心论点。
二、言简意赅,典、俗并用
作者在只有八百多字的短论中,能够把一个深奥的道理说得透明透亮,其特点之二是开宗明义,言简意赅,大量运用流俗传说、典籍事例,古代名人瞥句、故事。材料十分丰富,反映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深厚的积累。而且无论是提出论点,还是论证论点的论据都能做到一下抓住要害,直插中心,使文章短小精悍,风格独具,不枝不蔓,一目了然。
如第三自然段用国难危急之时,许多口头消息,说得如何凶险,来说明对于传说的话不应当随便相信。六自然段用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的言与行来说明一切学问家,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抱怀疑态度,经过怀疑-辨论-修正,才能产生更新的学说。这个例子比前面更为具体些,不仅有人物姓名,而且列举了入物的言和行。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作者在引述论据时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一带而过,有的点到即止,有的稍作介绍,有的着重说明,皆是根据需要而定。可算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
三、对比、类比,各显其能
作者为了把怀疑与学问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调动了各种论证方法。除前面提到的引证法、例证法外,类比、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文中随处可见。这些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活泼,突出中心,增强了说服力。第四段用对于古代传说的不随便轻信来类比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六段的第二、三、四句话通过懒惰的人与学问家反正对比,说明对已成定说的结论也可以抱怀疑态度,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最后两句话又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归纳,使人们坚信“人类的文化”之所以进步,就是起源于这种怀疑精神。在对比论证中套了一个假设句,从相反的角度印证了以上观点的正确性,增强了文章的力度。
3、怀疑与学问主要内容
怀疑与学问主要内容如下: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如此才能辨伪去妄,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一、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文章解读
文章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本文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阐释提出此论点的缘由,之后又具体阐释如何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总结“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分论点,并在最后一段提出另外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一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他是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种是听别人传说的。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4、关于怀疑与学问的故事
思路:可以例举伽利略比萨斜塔证明物体速度与质量关系的故事。讲述要详细,在大家的嘲讽与最后的不可思议的反比下,事实显得更加有趣。
正文:伽利略怀疑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理论,进行了比萨斜塔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公开的“表演”地点在比萨斜塔。1590年的一天清晨,比萨大学的教授们穿着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洋洋得意地准备看伽利略出丑;学生们和镇上的市民们,也熙熙攘攘地聚集在比萨斜塔下面,想看个究竟。伽利略和他的助手不慌不忙,神色自如,在众人一阵阵嘘声中,登上了比萨斜塔。伽利略一只手拿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
他大声说道:“下面的人看清,铅球下来了!”说完,两手一起松开,把两只铅球一起从塔上抛下。围观的群众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但是奇迹呈现了,由塔上一起天然下落的两只铅球,一起穿过空中,轻的和重的一起落在地上。世人吃惊地交头接耳:“这难道是真的吗?”顽固的亚里土多德的信徒们,仍不愿相信他们的崇拜者——亚里士多德会有过错,愚蠢地以为伽利略在铅球里施了魔术。为了使所有的人服气,伽利略又重复了一次试验,成果相同。伽利略以雄辩的事实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从而击败了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
正是这次闻名史册的比萨斜塔试验,第一次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长期占控制地位的成见,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神话。后来,伽利略又通过核算,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