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读几年
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读几年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为大家解答这个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问题集合。我将根据我的知识和经验,为每个问题提供清晰和详细的回答,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成果,以促进大家的学习和思考。
文章目录列表:
1.厦门大学的台湾传媒怎么样?好考吗?请详细说下··谢谢2.我是湖北高三艺术考生,传媒专业,想报考台湾的大学。艺术生如何报考,需要什么条件,学费一般要多少,...
3.如何去台北念书!
4.你好~我有个朋友现在想回台湾重新念大学,她想念传媒系。但是她的户口已经从台湾迁到大陆了。该怎么办呢?
厦门大学的台湾传媒怎么样?好考吗?请详细说下··谢谢
不是很好考,需要分数比较高
厦门大学
推荐理由:历史悠久的新闻学教育;东部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
院校小记: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 年至 1926 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的新闻学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 1983 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厦门大学在广告学、华夏传播研究、传播史研究等领域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尤其是广告教育,走在全国的前列,素有“中国广告黄埔”之称。
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对台问题和广告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老师也都是这方面的专家。张铭清教授是现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台和对外宣传,近年来提出“一国两制新闻学”,参与中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两个白皮书等重要文献的组织撰写工作;赵振祥教授是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东南亚华文传媒,是菲律宾《世界日报》特约评论员;许清茂教授是闽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播史、中国广告史、台湾传媒研究;陈培爱教授1983 年参与创建中国大陆高校中首创的广告学专业,主持并完成 10 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与各类社科研究课题,在广告学方面颇有建树。
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毗邻海景,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厦门大学是中国最早培养新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早在 1983 年,厦门大学就开始招收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了。 1994 年,厦门大学正式设立新闻学硕士点。 2002 年,又增设传播学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学发展中心 2004 年的评估中,厦门大学的新闻传播学在全国排名第 5 位,标志着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已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报考难度:
2007年厦门大学新闻学报考人数达288人,录取28人;传播学798人,录取58人。可见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的魅力吸引了大批来报考的同学。跨考咨询师建议:厦门大学2007年录取的最低分数为新闻学340分,传播学343分,虽然看似不高,但接近十选一的淘汰率也让许多人掂量再三。
我是湖北高三艺术考生,传媒专业,想报考台湾的大学。艺术生如何报考,需要什么条件,学费一般要多少,...
你好,个人关注陆生赴台求学的消息已超过两年多,目前会建议你先等五月的招生简章公告,因为今年的招生方式可能会有很多变动,包括艺术生可能会限制只能报考哪些专业,过去两年并无此限制.且上个月底湖北与辽宁的考生才被允许报考赴台求学.
其馀是个人最近对於有意报考台湾院校的知道网友常回复的部分.
大陆学生想赴台求学,共有以下管道:
1.高中生透过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简称陆联会)网站申请台湾本岛私立院校和外岛公立院校的本科(台湾本岛公立学校的本科尚未开放供陆生就读),户籍需符合八省市之一(分别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和2013年新增加的湖北、辽宁),且高考分数线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资格录取.
2.持有211院校在内的111所大学或台湾教育部所承认国外学校的学士、硕士学历,可报考台湾公立、私立学校的硕士班、博士班,需同时符合户籍在八省市的条件才可报考,与本科一样透过陆联会申请.目前户籍的限制为大陆官方所为,近日台湾已多开放70所211院校学历,因此未来可望大陆方面也开放更多省市可报考台湾院校.
本科的报考流程不会很复杂,只是打印些报名表件,包括填选至多五个校系专业志愿,第一个志愿报名费为300RMB,之後每多一个志愿加200RMB(今年志愿数可能会增加).还有去银行开立10万RMB的财力证明,再将前述文件用相机或扫瞄仪转成後上传至陆联会网站.去年的报名时间是5/14-6/19下午五点前,时间很长,很多人是高考完才进行报名,因此专心准备高考即可.
报考台湾的大学自然可以再报考大陆的大学.去年台湾是7/4下午四点放榜,若被台湾院校录取又想念大陆院校,需在7/6下午五点前至陆联会网站放弃录取资格,这样即可在大陆进行投档.若未录取任何台湾院校,可直接进行大陆院校的投档作业.
由於陆联会不公告台湾各校的录取分数线,所以根据去年陆生网友提供的分数,最高的辅仁大学要高於重本数十分,淡江大学、元智大学管理学院英语学士专班、东海大学建筑学系也要高重本30分以上.若要考上台湾较好的老牌私校,需要高出二B不少,大概至少要在一本与二A中间以上的分数才有机会录取.
去年本科生的招生简章是在五月初公告,估计今年也差不多,而艺术生也是可以报考,但今年陆联会有作一些说明如下:
★[2013年预告]若您是想要以艺术生身分申请来台就读,请一定要保留省统考或市统考的准考证及合格证(不是校考得喔),若无法提出,则将会以一般生分数线进行审查。
★[2013年预告]开放设籍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广东、湖北及辽宁8省市
★2012年开放6省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及参加当年度6省市高考取得成绩。高考成绩未达该省市本科二批分数线者,各招生学校不予审查。(是否会扩大招生以2013年招生简章公告为准)
基本上是没有甚麼综合实力最好的私立大学,每个学校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技职有些其实不输静宜、文化这些,但陆生普遍还是会把普大填在前面.
一般来说推荐如下:
普大商学:辅仁、东吴、淡江、元智、东海、中原、逢甲、铭传、实践、世新、静宜、中国文化、义守
技职商学:致理、朝阳、南台、德明财经、龙华
普大设计学:实践、东海、大同、铭传
技职设计学:树德、昆山、朝阳、岭东、台南应用
普大建筑学:东海、中原、淡江、逢甲、中国文化
技职建筑学:朝阳
普大新闻传媒:世新、辅仁、铭传、中国文化
普大文学:辅仁、东吴、淡江、东海、铭传、静宜、中国文化
技职文学:文藻外语
普大法学:东吴、辅仁、东海、世新、铭传、中国文化、静宜
普大理学:淡江、中原、辅仁、东海、东吴、静宜、中国文化
普大工学:长庚、元智、中原、淡江、逢甲、辅仁、东海、大同、铭传、静宜、中国文化、义守
技职工学:明志、南台、朝阳、龙华、亚东
普大医学:长庚、台北医学、高雄医学、辅仁、中国医药、中山医学、慈济、马偕医学
技职医学:长庚科大
普大药学:台北医学、高雄医学、中国医药
技职药学:嘉南药理、大仁
台湾私校学费一般一学期都在11000-12000RMB左右.
如何去台北念书!
现在可以去念大学。
据台湾媒体的报道,日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计划从2009年开始,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并开放承认部分大陆学历。按照规划,台湾各大学每年招收大陆学生的名额总数约为2000人。那么,台湾当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陆学生到台湾上大学有哪些规定?就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卫星连线的方式,邀请台湾的两位大学教授进行说明。一位是台北大学的教授郑又平先生,一位是台湾阳明大学的教授潘怀宗先生,欢迎二位。
潘怀宗:大家好。
郑又平:主持人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好,在我们探讨之前,一起来看一段背景情况。
解说:台湾媒体报道,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已初步拟定大陆学生来台就读及大陆高校学历认证政策,按照计划,台湾各大学招收大陆学生名额为今年总招生名额的1%,约2000人。由于各校招生计划不一样,因此各校实际招生名额可能在2%。目前,台湾公立大学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私立大学可同时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台湾公立和私立大学都对招收大陆学生有较高期望,认为不少大陆学生很优秀,双方交流可相互学习。
台湾行政部门还针对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和承认大陆学历问题提出所谓的"三限""六不"原则,即对赴台学习的大陆学生人数和专业、入学考试、领取奖学金、勤工俭学、毕业去向等给予限制。
主持人:台湾当局正在逐渐开放大陆学生赴台上大学的限制,那么目前大陆有很多人对到台湾上大学还是非常关注的,那么台湾当局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郑教授?
郑又平:这一次台湾的教育部门宣布说即将开始推动让大陆的学生来台湾念书,其实他是在落实马英九他当时在竞选的时候做出来的一个承诺,马英九曾经说过,今天中国大陆整个经济的崛起,而它的学术水平在全世界也都受到了肯定与重视。如果我们还在那边做鸵鸟式的心态,拒绝承认中国大陆学历,拒绝跟中国大陆的学术进行交流的话,会被人家当做笑话来看,会说我们是一个自我闭锁的心态。
他说开放让大陆的学生来台湾念书的话,可以改善两岸关系,他可以让台湾的年轻人跟大陆的年轻人共济一堂,早一点开始交往,相互认识做朋友,那么将来当然也会有助于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那不止如此,台湾过去这些年来,经济不景气,还有再加上台湾的大学扩充太快速了,台湾现在有140多所大学,有一些大学根本就面临生源不足,招生没有办法招满班的状况,那么对这一些民办大学而言,他们经营跟办学就变得非常痛苦,所以马英九认为说,这个也有助于解决他们的问题。
主持人:按照台湾方面的规定,明年招收大陆学生的比例是1%,那么是以今年招生人数总数为基础的,那么招生人数大概是两千人左右,台湾的大学会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甄选录取大陆学生呢,我想请问一下,潘教授。
潘怀宗:是的,在开放的时候就特别宣布,就是说在原有的名额之外,外加1%,这个意思是说,原来我们在台湾所有的大专院校之所以能够收这些学生,是要通过教育部门的一个核定,看他的师资内容,他的校园的大小,以及他所能够提供的设备。所以如果说你是内含在招收名额以内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到台湾本地同学入学这样一个机会,为了要降低小部分民众的一个反弹,所以这一次采取所谓的外加的,所以这个1%是在核定名额之外。
为了这件事情,那么台湾教育当局也规定就是说,任何一所单一的学校,不论公私立,他最多最多不能够招收超过2%,所以也就是说,我举个例子来讲,如果以我任教的阳明大学来讲,我们现在目前的学生是4000人,那么这个4000人小而美的学校,4000人他最多最多不能够收大陆的学生超过80人,也就是说是2%,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总数是不得超过2000人,那么他各个学校不得超过2%。
不过这个地方我要再补充一句就是说,目前以目前的案子来看,国立大学不可以招收大学部的学生,只有私立大学才可以招收大学部的学生。
郑又平:就如刚刚潘教授所说的,我再强调一遍,因为台湾早就已经对于中国大陆的中学跟高中的学历是予以承认的,所以,中国大陆要时升大学念本科的同学,你可以来申请就读台湾的大学部,是研究所的部分,这个就要稍微等候一下,因为台湾现在正在研议要承认哪一些大陆的高校的学历,原则上都是中国大陆的高等院校里面的重点大学。那么这样子,就让台湾的尤其是公立的大专院校的研究所,就刚刚潘教授所讲的,基本上可能只能先招研究生,大学生大概都是在私立的民办的大学里面。
潘怀宗:另外他申请的话,确定不会有所谓的统一的考试,因为这个统一的考试做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因此会授权各校来决定他们自己如何来招收学生,所以这就变成所谓申请制了,有点像各个学校你自己去申请,这中间出现到你是申请研究所,还是申请大学部。以我目前的了解,如果你申请大学部的话,只能在私立大学申请的话,他可能会要求至少两样东西,一样东西就是你这个人,这个学生在当时在大陆有没有参加所谓的高等考试,就是高考,那你高考成绩是多少可能交上来的。第二个就是说,你在高中时期三年的成绩你是多少,你也要交上来,所以这两个我想是最起码你必须交进来。那当然每一个学校可能会有其他的要求,比如说你是不是有其他的课外活动的表现,是不是有什么样的荣誉事迹,你比如说有曾经演讲比赛冠军还是有什么打篮球冠军,还是打棒球冠军,等等这些是各校要求的。至于说大学部的同学会不会有所谓的面试,因为我刚刚讲这些都是书面审查,那会不会有面试,我个人认为大概很难做得到,因为如果你大学部学生来讲,人数众多,而且事实上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因为高中三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所谓的研究的表现,我认为口试的机会不高。
但是研究所的部分,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因为研究所部分看你当时在大学的时候研究上面有没有参与的表现,所以我认为,除了所谓的在校成绩,书面审查之外,很有可能,非常有可能,我认为大概至少会有一部分的学校要求面试,那么这时候面试就要包含他,所告诉我们说他要念研究所的目的在哪里,他希望毕业之后做些什么事情,他的兴趣在哪里。
主持人:那么郑教授,大陆学生可以报考台湾的哪些大专院校,还有这些大专院校都有哪些专业可以去就读?
郑又平:我想未来两千名的名额,原则上我相信私立院校大概会占了七八成左右。那么台湾的私立学校,民办的大专院校,其实水平都相当的好,当然有一些办学不力的,这是无可讳言的,但比较著名的,譬如说我们的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刘兆玄先生曾经主导过的东吴大学,那么在中国大陆他原来就有母校。譬如说辅仁大学,在北京现在还有一个辅仁大学的旧址。那么除了这个之外,淡江大学是在台湾兴办的,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校,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中国文化大学,这是号称台湾的最高学府,因为它在阳明山上面,它的海拔位置是最高的,风景也非常好。除了这些之外,在台北市里面还有铭传大学,实践大学,世新大学。
重点在于说,很多大学他都有自己的特色。譬如我刚刚讲的世新跟铭传这两个学校,还有文化大学,这三个学校在传媒的领域,在全台湾是一把罩,也就是说他的势力庞大,他的校友遍布各个传媒系统里面,所以你如果说,在这边念完书的话,你要去各地传媒里面去实习也特别方便。譬如说我们怀宗兄的阳明大学,那在医学领域在台湾是顶级的,所以念医学大家会知道阳明、长庚都是很有名的学校,当然台湾大学跟成功大学也不在话下。
特别值得我们去注意的是,台湾事实上有很多的科系,包括在高新科技的领域,在商业管理营销的领域,包括文化创意的领域等等,都是值得中国大陆的年轻学子们来这边修习的领域跟课程。
潘怀宗:这个我补充一下,就是台湾的公立大学,基本上是比私立大学的师资设备都要来得好。所以这一次开放给我们大陆同学来申请大学部,他只开放了私立大学,显然来讲,就是把比较好的公立大学已经排除在外了,那当时我们就有质疑台湾的教育单位说,你为什么把二流的学校开放给了大陆的同学,那么他们的意思是说,因为这些公立的大学有受到当局大部分金钱的补助,他的学杂费基本大概都是(比)私立学校(少)一半以上,所以因此他是害怕有些民众会反弹说,你为什么把这么多的资源不留给台湾本地的学生,而给了所谓的大陆的同学。但是我们认为是说这样的做法还是不对,我们希望说以后能够逐步将公立大学的这样一个名额也能够开放,让大陆的同学也能够申请,所以我在这边也呼吁就是说,如果大陆的同学你本身能够考到大陆一流的大学,我是觉得是没有必要,毫无必要来台湾来念大学部。但是如果说你在大陆是属于二流的学校,那你就可以考虑是不是可以到台湾来就读其他的私立大学。
郑又平:我觉得刚刚怀宗兄讲得我非常同意,但是还有一个可能性,我觉得跟大陆的同学们建议一下,你不一定要来台湾从大一念到大四,你可以考虑,譬如说你考进复旦,你考进浙大,你先念个两年三年,然后你来台湾念一年短期的学校来修学分,这对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主持人:那刚刚潘教授也提到说学生学杂费的问题,那如果现在一个大陆的学生想要去台湾读书,那么除了他的学费杂费以外,比如说他的生活费是不是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
潘怀宗:是的,根据我们有一份很大规模的调查,如果以公立学校来讲,他一学期的学杂费平均大概是在两万五千块台币,那么一年就差不多五万块台币,那么私立学校是一年平均差不多是十万台币,所以大概说起来,是公立学校的一倍左右。
根据这一份的调查发现,小孩子的花费其实在学杂费里面其实只占了二分之一,大部分都是生活费花掉的,我现在讲生活费,不论你读公立的学校或者读私立的学校,生活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平均一个小孩子一年在台湾要花到13万台币,12万到13万。所以大约来讲,我们平均来讲,大概一个月要一万块的台币。那么这一万块的台币,是没有包括说你所谓的交女朋友花很多钱,或者你买了很多的手机什么的,这个不算,我们只有算他一般的吃饭,还有一般的娱乐,跟一般的住宿,大概要花到一万块,所以你如果这样加起来,大概差不多五万块的人民币才能够读完一年这样的一个大学的生活。
主持人:那么在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的同时,台湾行政部门还通过三限六不这样的政策,其中包括限制采认的高等学校,限制医师学历采认,不编列奖学金等等,怎么来看这些规定?
郑教授:所谓"三限六不",那"三限"我们讲一下,他是"限校、限量、限域"。"限校"就是他对于中国大陆哪一些学校能够来念研究所,他会有限校的状况,同时在台湾哪一些学校可以收研究生,哪些学校只能够先收大学生,这个也会有新的规定出来。限量当然就是每一年大概不会超过两千名的原则。第三个限域,那这就是领域的限制,现在初步据了解,他们的研议的构想是说,有关于高科技的领域,譬如说核能,还有其他有关于医疗药学方面,可能会被作为限制的领域,暂时还不招收大陆的学生来就读。
潘怀宗:这边我补充一下有关限制采认高等学校的部分,也就是说现在在我们祖国大陆有非常多的大专院校,可能是几千所,可是他目前只采认36所的985工程里面的顶尖大学的学历,也就是说你除了这36所以外的学历他通通不承认的。所以就是说,以后开放以后,也只有这36所台湾教育当局目前承认的这个学校的学生,才能够到台湾来念研究所,其他的通通不行。
再来就是说,刚刚主持人提到就是说,限制医学学历的采认的部分。因为台湾的医学系牙医系他每一年招收的名额是严格限定的。也就是说,我一年只招收这么一点点的学生,就保证他们毕业之后是可以有,一定有很好的工作,有很好的收入的,所以现在如果你说今天突然间开放给我们大陆,祖国大陆所有的医学系的学生,假如全部能够来考证照的话,那不得了,台湾的医生一下子倍增很多。大家的薪水就会下降,所以医学系,牙医系,我们医学领域的这些科系的人就是抵死不从,你绝对不能够开放学历,开放采认。
同时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很了解就是,台湾的医界一直拜托我们大陆,祖国大陆能够开放给我们台湾的医学系毕业的同学,医生能够申请大陆的执照,那这时候我也知道,我们总书记也都非常认同,也在帮助这件事情,现在也有限度的在开放。
所以我们这边抵死不开放,可是那边又要求人家开放,我觉得这样一个情况我也是借这个节目的时间跟大家讲,觉得很奇怪的一个心态,我认为以后我们也是希望说,能够大家都一样,那边能够让你考你这边也要让人家考,那边承认的你这边也有要人家承认,我觉得这样比较公平。不过也希望大家能够体谅,能够原谅我们,原谅我们,他这是一步一步在走,我们最后是希望能够走到大家都是一样的这样的一个境界。
郑又平:我觉得是这样子,台湾现在开放承认(部分)大陆的学历,这个现在直接会受益的,不只是大陆的学生来台湾念书,还有台湾,现在在中国大陆已经在高等院校里面就读的将近有七千个人,那么这七千位学生,将来他们回台湾要能够就业或者是将来考证照,甚至于有可能如果政府的政策够宽松的话,担任公职,这种空间就打开来了。那么对于大陆的同学而言,因为台湾在其他的政策领域里面,也是鼓励台湾的产业去聘请中国大陆的相关专业的以及科技方面的研发人才。那如果是这样讲的话,大陆的同学在台湾念完书以后,你其实就业的机会还是存在的。
你好~我有个朋友现在想回台湾重新念大学,她想念传媒系。但是她的户口已经从台湾迁到大陆了。该怎么办呢?
你好,请问你是明年想报考台湾的学校吗?前一阵子个人帮过很多考生建议报考台湾的志愿填选.从今年开始可以报考台湾的学校,主要条件是户籍须在大陆沿海六省市之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广东)就可用大陆高考成绩申请台湾的私立大学,国立大学只有金门大学与澎湖科技大学开放申请,报名时间为5/16-6/16,一律在陆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网站上报名.
今年最好的私立大学需要一本以上,连专科线都有机会来台湾念本科.明年开始国立大学有可能会开放本科给陆生.还有今年台湾并无规定每个专业是哪些考生才能报考,无论是文科、理科、艺术生都可以报所有专业的,明年也许会有改变吧.将来若有兴趣报考台湾的大学可到我的百度空间博客参考.
她大概只能以大陆户籍参加高考才能报考台湾.
好了,今天关于“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传媒台湾留学研究生”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