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专业留学硕士读博_文学专业留学硕士读博难吗
感谢大家在这个文学专业留学硕士读博问题集合中的积极参与。我将用专业的态度回答每个问题,并尽量给出具体的例子和实践经验,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相关概念。
文章目录列表:
1.英国留学翻译专业从硕士到博士需要多少年2.读文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3.文学博士难读吗
4.海外硕士回国读博士有优势吗
5.本科毕业生去美国留学,到底是读硕士,还是博士?
6.学硕可以考博吗?
英国留学翻译专业从硕士到博士需要多少年
英国留学翻译专业从硕士到博士通常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
首先,翻译专业硕士通常需要1-2年的学习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相关的翻译课程、实践翻译项目和语言文化研究等任务,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和语言水平。
如果学生想要继续攻读翻译专业博士,通常需要再经过2-3年的学习和研究。在博士阶段,学生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翻译理论、语言文化比较、翻译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并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翻译研究论文。
需要注意的是,翻译专业博士的申请要求通常比硕士更高,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同时,博士阶段的课程和研究任务也更加繁重和挑战性。
总之,英国留学翻译专业从硕士到博士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学生想要继续深造并从事翻译研究工作,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建议学生在申请前咨询金吉列留学的工作人员,了解更多关于翻译专业硕士和博士申请的信息和建议。点击了解各国留学信息
读文学博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文学博士最接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僧侣。
生活很纯粹,与世隔绝在象牙塔尖研习学问,这种学问还不是那种可以带来什么世俗回报的。文学博士的日常就是读书、思考写论文,有的可能还会代课。文学博士都是读出来的,所以朋友问我在干嘛都说在看书,可能有人不信,但事实上文学博士就是大部分时间都带着把冷板凳坐穿的毅力在埋头看书、看论文。
攻读文学博士要看的书太多了,原著、理论、研究文献、各种重要期刊论文、国内外博士论文,尤其像我们研究比较文学的,阅读量更大,不同语言的都要看,与研究方向相关的都要看,不相干的也要看,经典的要看。
最新流行的也要看,所研究国家的各种文学历史种种社科都要看,为了构建足以支撑博士论文研究课题的知识场。北大研究中法比较文学的大牛孟华老师曾说过,她在法国攻读博士的四年,除了上课所以时间基本就是读书。
她的研究对象是伏尔泰,所以伏尔泰的全部作品、相关全部资料论文都读了,读到别人随便引用伏尔泰作品的一句话她都能准确指出是出自哪里。除此之外,为了使研究更经得住考验,18世纪相关的历史、宗教、经济、社会、哲学、艺术等各领域的书她也都看了。
完全把自己融入那个时代。如此看,四年下来达到几千本书的阅读量绝对不夸张,这些书还大多是外文原著和学术经典。南大的法国文学专家黄荭老师也曾说过,如果一周读不完五本书(这里的书也是专业书籍),就不适合读文学博士。
我还看过一本书《我在法国读博士》,里面的那位文学博士同样是争分夺秒每天都在读书,三年时间甚至都没有把自己生活的城市游玩一遍。当然,这些都是领域里顶尖的人物,不过如此境界也是很多文学博士生的榜样吧。
文学博士难读吗
常言道: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没有考不上的博士。意思就是,硕士严进宽出,博士宽进严出。博士的学制是一个范围,有的学校是3-6年,有的是4—6年,或者其他(根据不同学校而定)。例如4—6年就是正常4年毕业,可以延期2年毕业,之后如果还毕不了业,那就拿不到证了。
毕业不仅仅要达到学校的要求,还要达到导师毕业的要求(一般高于学校)。有的时候导用顺手了,不舍的让你早早走了,就会延期你。有的时候,项目需要你完结,所以也会不舍的你。博士论文确实得写出一定的水准,不可能像硕士论文一样那么容易过的。
文科的毕业要求不太了解,想了解更详细,可以去学校官网找,会有取得博士学位证的要求。打开
读博难吗?你或许该看看这篇文章
subtitle
美辑编译
2019-05-22 14:36
来源:文双春科学网博客 作者:文双春
吐槽读博士很难的人不少。相对于博士之前的求学,读博士毋庸置疑是难的。毕竟,博士是最高学位,更要命的是,读博士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创”——创造新知识。
对在读博士生来说,如果只知道读博士很难而不清楚究竟难在何处,对自己的学业是极度不利的。因为,一方面不可能找到突破困难的办法,这就像科学研究,只有首先发现问题,才能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必然打击读博士的信心,甚至对获得博士学位望而却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
读博士有多难,究竟难在何处,这应该因人而异。如果追根溯源,读博士之难不外乎两类:
一类源于博士生自身,
一类来自诸如导师、同伴、机构乃至社会等外在。
第一类、博士生发现读博士很难,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能完成学业,总之不是读博士的料(do not belong in the PhD programme)。
首先说,这类博士生往往从中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都是优秀学生,从来没有受到真正的挑战,尽管他们可能也不得不努力学习。他们选择攻读博士学位的部分原因是寻找真正的挑战,但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真正理解研究内容时,他们也产生焦虑。
这些学生的工具箱里不一定有很多技能来应对学习变得“困难”时的局面。也许他们只是“掌握”了数学、诗歌或写作,并习惯了因他们能快速、轻易地完成工作而被认为聪明。他们习惯于提交得到表扬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工作。但是一旦他们遇到了读博过程中那些复杂、恐怖、令人不适的东西,例如多次失败和大量负面反馈,他们便担心自己没有工具来应对这些问题。
老文做了近二十年博导,虽然也碰到过自认为不是读博士那块料的学生,但老实说,很少碰到像说的这类一直很优秀、只是从未面对真正挑战的学生。原因也许是,有一种说法叫“本科看学校,硕士看专业,博士看导师”,老文这三样都不被看好。但以老文的体会,不管哪种神算自己不是博士料的学生,听听以下几点建议,都是很管用的。
发现读博士很难是正常的。
失败、获得负面反馈、被期刊和资助拒绝,都是研究经历的一部分。
你应该期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在下次做得更好。
可以从导师、学术技能顾问、同行研究人员、辅导员、书籍和博客中获得帮助。
如果你坚持下去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这类博士生确实面临着挑战,但挑战对他们的通过率或完成时间没有太大影响。这种挑战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提高他们信心的工作来克服。
第二类、博士生因为错误的原因发现读博士很难。相对于第一类,这类博士生才是真的挣扎(really struggling)。
坦率地说,有些科研文化是有害的:起得早、睡得晚、很少的假期、没有周末、没有病假、没有与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或者没有坐在树下思考的机会。最近爆出的国内某名校博导辱骂学生垃圾不配休息事件,反映出这样的文化在国内也不鲜见。
长时间在严密监视、过细管理和霸道欺凌下被迫工作。那些“不适合”或“不足够适合”的人被驱逐。有小孩、残疾或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被(明确或含蓄地)告知,他们可能不适合读博士。有国外女博士生吐槽:“我生孩子的时候,我的导师发邮件告诉我,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对其他一切失去兴趣(Women tend to lose interest in everything else once they become mothers)。”
这些有害文化可能由一个雄心勃勃的导师,或一个认为自己的研究方法是最好方法的同行学生群体,或制度结构创造。
大学在安排住宿、请假、提供奖学金、办理签证等方面的政策可能无意或有意强化了这样的文化。
这三种权力文化经常相互交织并影响博士生。例如,一位咄咄逼人(pushy)的导师招收并留下了一组符合其“好”学生概念的学生,而大学则围绕这些学生制定了其促进政策。
在这种情况下,感到被排斥并想吐槽的学生往往会发现自己被当作问题对待。
博士学位不考核你是身体强壮还是思维敏捷。博士学位意味着持续智力参与,创造新知识,并为你所在领域的学者群体做出贡献。这些是通过大量的学术写作工作,并将你的工作口头呈现给他人来实现的。
建议这类学生可以听听以下几点:
如果你觉得自己被欺凌或剥削,那么真可能是这样。
你的机构、导师和同事应该支持你,并做出合理的调整以帮助你学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支持,那么换导师、机构或专业可能很有帮助。
如果你决定留在一个艰难环境中(通常这有非常好的理由),你需要找到支持你的空间。
如果你坚持留下来并不断学习,你很可能会成功。
现实中,有些博士生可能同时遭遇来自自身和外在的两类困难。这也没关系,因为问题不在于困难的多少,而在于解决困难的办法。
相较于科学研究中的难题,读博士碰到的困难要容易解决得多。实践表明,博士生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多少困难,只要正确应对,都能完成博士学业,并对世界产生影响。
总之,读博士是很难,反过来想,不难的事情怎么显出能力和水平?但不管怎么说,读博士也是向往美好生活,所以如果你因为博士学位而被欺凌或生病(包括心理疾病),那就该好好想想对策了。
要想办法让读博士像爬山一样难,而不是像被当头一棒一样难。
海外硕士回国读博士有优势吗
海外硕士回国读博士有优势。
第一,请假回国考不可取,因为你需要拿到你的硕士证书才行,然后回国认证,再报名考博
第二,如果读博士,理论上是必须读研究型硕士,而研究型硕士就不一定是1年了,取决你的专业,也可能2年。
如果读授课试硕士也行,但是需要你研究的课题,自己的研究论文,报告,参与学校教授或者导师的项目,发表过论文,最好SCI能检索到的,在一些学术性杂志或报纸上的论文,参加过一些重要的你自己的领域中的会议。最后有推荐信,同时,你硕士期间GPA要高,比如英国,至少要1年的平均GPA在D,也就是英国的一等荣誉学位。
欧美、英联邦国家和地区(包括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地)硕士课程主分为两种,分别是修课式和研究式。修课式的硕士课程主要有理学硕士(MasterofScience,英文短写为MSc),教育硕士(MasterofEducation,英文短写为MEd),工程硕士(MasterofEngineering,英文短写为MEng)和文学硕士(MasterofArts,英文短写为MA)。
博士简介: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明代初期,朱允炆曾封方孝孺为“文学博士”等。
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建立硕士、博士学位制之后,各院校相继大量招录研究生。中国高校的研究生学位制,课程,答辩,录取系统基本建立成熟。仅仅数十年的时间,中国高校以及科研单位已经为中国,也为世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从中国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许多已经担任重要学术领导。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在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室从事学术研究并担任学术管理。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的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从体制上已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系统,但是从学术理念,教育本质,学位定义等方面还仍然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本科毕业生去美国留学,到底是读硕士,还是博士?
在中国,想要攻读博士学位的前提是要先拿到硕士学位,二者是递进的关系;而在美国,本科之后可以申请硕士,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
1. 培养目标不同
硕士培养主要以知识应用和就业为导向,而博士则是以学术研究为导向。也就是说,硕士重在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要学习的课程范围也比较广;而博士是更深程度的学术研究和科研,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某个项目的研究或对于一个细化问题的深度探索。
对大部分专业来说,博士培养的是科研能力,就业主要偏学术科研相关,比如高校、科学研究院、企业研发部门等;而硕士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应用能力,职业选择范围更广。
所以培养的目标不一样,适合的人群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根据你的留学目的和未来职业规划做选择。
2. 申请难度不一样
第一,硕士的申请比较看重申请者的学术背景,比如标准化考试成绩、本科成绩、科研实习背景。申请研究生一般GPA要求是3.0+,而申请博士项目GPA多是3.5+。
博士的申请,除了同样比申请硕士更加优秀的背景以外,还要具备独立科研能力,有自己的研究经历或项目、学术论文等,如果在知名学术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过文章或获得过国际奖项会大大提高申请博士的竞争力。可以概括一下招生官对申请者的要求:MS的申请更多看重的潜力,PhD更多的看重申请者已具备的能力。
第二,文科的毕业生申请博士学位比理科生相对容易些,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研究领域内有一定的见解,和有一定说服力的学术研究能力才能与硕士毕业生相竞争,否则的话申请难度较大。
所以美国博士申请的要求比硕士高,申请难度也比硕士大许多。
3. 学制不同
MS 时间短,PHD 时间长。美国硕士学制为1-2年,博士在4-8年不等。博士的生涯是很漫长的,所以如果对学术研究没有热情和顽强的意志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总的来说,MS的优势是学制短,申请难度相对博士门槛低,未来就业或深造选择灵活,劣势是花费相对较高。
PHD 的优势是奖学金几率大,潜心钻研有可能在学术科研上有所成就,劣势是申请要求高难度大,就读时间长,需要强大的耐心和意志力。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条件能申请到国外什么层次的大学,可以把你的基本情况(GPA、语言成绩、专业、院校背景等)输入到留学定位系统 中,系统会自动匹配出与你成绩情况类似的同学案例,查看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请到哪些大学和专业。
学硕可以考博吗?
专业硕士是可以考博的呢。其实学硕专硕都是可以读博士的呢,学硕可以直博,就是说不用考,专业硕士可以读博,但是必须要自己考才行呢。学硕和专硕的区别,
一、培养方向不同
二者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上。学术型研究生接收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学硕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三大门类,其一级学科下又划分为多个二级学科,分类较为复杂,具体视专业方向而定。学硕的培养方向一般是教学、科研人才。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指专业性研究生)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目前已经设置了40种专业硕士。
二、培养模式不同
学硕学习时间是3年制,专硕一般是2年制,但具体的还要看各个学校了。专硕与学硕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
三、课程设置不同
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在校期间有五点区别的是: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只有部分人有,另一部分要自己出全部学费,但具体情况院校不同也有设置差别;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这是必修的课程,学校往往还会为学生安排实习老师;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应用型的,学硕则多做理论选题;
四、读博要求不同
● 学硕可以直博,拿学士学位;
● 专硕没有直博机会,是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
考研咨询:天道考研网校
五、考试难度不同
一般学硕的考试难度比专硕的难度要大,就拿公共课来说,通常学硕考数一、英一的,专硕一般会考数二英二的,相对来说难度低一点。
留学英国读博士需要什么条件
#英国留学# 导语英国的教育水平一直都处于全球顶端,英国一直以其悠久、严谨、高质量的教育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那么,留学英国读博士需要什么条件?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相关信息。欢迎阅读参考!
1.留学英国读博士需要什么条件
1、需要准备硕士学位证、成绩单证明等材料。
2、英语非母语者,雅思成绩不低于7.0,各科不低于6.5。
3、留学申请英国读博士要求在申请留博专业领域的相关研究经验2年。
4、在国内拿到学士学位证可直接申请英国读博士,但要求是全国排名前80名的大学,本科成绩需名列年级前茅,均分90分左右。
5、研究提案这个是考验专业水准的,至少2000个单词。
6、申请英国留学博士需要Reference两份,必须由写的人密封后直接寄走。
7、申请英国留学博士需要2-3位推荐老师。
2.英国博士留学优势
英国博士在学制时长上占有优势,通常为3-4年。相比于前两年都在帮“老板”打工、后一年焦虑过度的国内博士,英国博士通常年就开始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自己的研究。
目前中国学生可申请英国博士奖学金,其一是中国的公派奖学金(中国留学基金委(CSC))。其二是来自英国方面的奖学金,包括“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提供的奖学金,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的奖学金,以及一些企业提供的奖学金。学校通常会提供助教的机会以及各类项目。在成功被录用后,学校也会提供专业的培训。
英国博士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留校继续做博士后,然后过若干年取得教职(fellow),另一条则是进入四大,投行,IT等行业工作。随着psw签证恢复,积分移民对博士的利好政策,继续在英国读博更是目前硕士毕业生热门倾向的选择之一。
3.英国博士留学问题解读
1.博士选校的考虑因素哪些比较重要?
英国有些学校更加偏向理论方面的学习,有些学校是以学生毕业后方便找工作为目的开设各种课程的学习。但是对于博士申请来说,课程、排名等因素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选好研究方向,选好课题,选好老师。
因为博士申请其实就是和导师一对一的谈话,如果老师觉得你可以,基本上申请学校会更容易一些。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并非常确定自己愿意投入精力的学科。
2.博士什么时候申请?有什么硬件要求?
在英国申请博士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基本上是你和心仪的导师联系,然后和他讨论研究计划,知道他觉得你可以申请了,你就可以直接向学校提出申请。英国博士的入学时间非常灵活,并没有特定的入学时间。
但是,如果想要申请奖学金的话,通常奖学金的截止日期在12月份,具体时间可以在学校上查询。所以一般会在12月申请,次年10月入学。
申请的硬件条件看你申请的学校而定,一般都会要求本科成绩2:1以上或有研究生的成绩。
其他的如果你有论文发表之类的材料更好,但这些都不是必须的硬件条件。英国博士一般不要求GMAT,但是G5博士是需要GMAT,语言要求和申请硕士基本一样,具体成绩要求因学校而异。
3.在英国读完硕士之后申请博士会更容易吗?
按照很多学校提出的申请条件来说,有硕士学位的会比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容易。而且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成绩和非常明确的研究方向。
4.申请博士必须是研究型硕士吗?英国博士要读几年?
申请博士不一定需要研究类,授课类也可以申请,甚至本科毕业也可以直接申请博士。博士申请的重点在于你如何与老师联系讨论研究领域,和之前读的是什么类型的硕士没有太大的关系。
英国博士学制标准来说是三年半,签证会多给一些时间让你用来延期或者找工作。如果你认为你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做研究,你可以和导师商量然后申请签证延期。有学生读博士大概在三年半到五年半毕业不等。
5.写报告时的plan和proposal有什么区别?
Plan是对报告结构框架的构思,主要针对你这篇报告需要多少个章节,每个章节大概写什么。
Proposal针对的是报告的中心思想,就是你这篇报告主要在哪个领域有什么突破或者要做出什么结果,打算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比如实验、抽样调查等)来达到你想达到的结果,在做这些实验或调查的时候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将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等等。
6.读博自费和拿奖学金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这个没有具体的数据,但一定和学校以及你选择的院系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英国或者欧盟学生,比较容易拿到奖学金,所以如果他们要读博拿到了奖学金的机会会更大。
对于其他亚洲同学而言,自费读博占绝大多数。因为老师的很多奖学金和funding是有条件限制的,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学校每年也会提供少量的全奖,但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7.赴英国留学申请奖学金有哪些注意事项?
奖学金金额:申请奖学金重要,申请到足够金额的奖学金更加重要。英国很多大学给的“全额奖学金”是依据UK/EU学生的学费生活费来的。对于包括中国学生在内的其他国际学生来说,一些所谓的“全额奖学金”可能能抵学费。所以不要一听全奖就头脑发热,一定要问清楚金额是多少。
奖学金申请是有起止日期的,因大学和奖学金项目而异,同一个奖学金项目在不同大学的截止日期也是不同的,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如果你有读博的打算,建议提早准备,博士申请流程相对于硕士更繁琐一些,所以要早规划早申请,以免错过了申请时机!
4.英国留学面试指南
一、面试前准备
1充分的自我介绍
在面试的时候,校长或老师一般会向学生介绍学校,但面试并不是学校单向询问学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双向的互动。你在适当的机会也需要向学校介绍自己,例如你的优势特长、性格、爱好、学习情况等,也给学校更多的机会了解你。你也可以事先准备你的简历、一些获奖的证书等。
2、相关的话题
面试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可以互动的话题,但学校面试的问题大多都很随机,怎么办?大家不妨从学校入手,可以登录学校的了解学校的历史、新闻、学校的介绍、课程等等。一方面这些信息很容易成为你和学校交流的共同话题,另一方面你也可以从里面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向学校提问。既能给学校留下你做足了功课并且对学校很感兴趣的印象,你也能从老师或者校长的回答中获取学校的信息,便于你判断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
3、自己的留学计划
在向学校自我介绍的时候,也可以介绍自己的留学计划,不论是面试GCSE还是A-Levels阶段,留学计划都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面试的是GCSE,可以简单介绍自己在国内学习的课程,以及去英国希望学习哪些课程。
如果面试的是A-Levels,除了可以谈及自己的选课之外,也可以简单介绍自己对将来上大学专业和职业的想法。
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千万不要作弊
无论是电话面试还是视频面试,一旦被学校发现有作弊行为,结果肯定就是学生被拒。
2、好心态,放轻松
很多同学在面试时难免会紧张,同学们要调整好心态,以相对放松的心态去参加面试。如果面试过程中出现紧张并且影响到自己表达的情况,可以暂停一下,做几次深呼吸自我调整,尽量不让紧张的情绪掌控了你的面试。
3、不要不懂装懂
英国学校对学生的诚信度十分看重,同学们在面试中可能会碰到自己没听懂或者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向面试老师询问或者要求再重复一遍问题,如果确实碰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可以直接说明自己的情况,也切勿不懂装懂答非所问。
好了,今天关于“文学专业留学硕士读博”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文学专业留学硕士读博”有更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