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现在
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现在
希望我能够为您提供一些与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深入的解释,请告诉我。
文章目录列表:
1.到俄罗斯留学需要注意什么事项2.去俄罗斯留学会不会有危险?
3.俄罗斯留学 中国留俄学生被捕折射打工窘境
4.为什么国人很少去俄罗斯留学
到俄罗斯留学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中国学生海外留学要注意的七大安全隐患
发布时间:[2007-12-6 17:08:32]
当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到他乡求学,在适应异域的风土、文化的同时,他们的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今年11月,一对留美夫妇在自己所居住的寓所被害,再次引发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归结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发现大致可以分为这么七类:
一、自我保护意识差
北京时间2001年2月26日晚,日本传出的一条消息震惊国人:就读于立正大学地球环境科学系三年级的留日学生刘苏秦在宿舍附近遇害。据警方调查,发现死者的颈部有被绳子勒过的痕迹,旁边倒着一辆自行车。经确认,现场发现的自行车是遇害者刘苏秦本人平常骑的。
这是继韩颖去年不幸遇害事件之后又有一名富有才华的女留学生遇害的案例,让在日本的中国人深感震惊和感慨。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去年韩颖遇难前一周一个人骑自行车出门的时候就被一陌生男子追赶,当时她的朋友就劝她不要晚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还是坐公共电车比较安全,但韩颖没有在意,只是笑着说“白花一笔电车费不合算”。
专家提示:单身女性成为歹徒袭击的对象是各国犯罪的一个重要特征,独处异域他乡的女留学生更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与陌生人有过深接触,独处时尽量注意环境是否安全,不要太晚回家,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自我保护的必要手段。
二、人为凶险
美国当地时间11月3日凌晨,来自中国福建省的一对夫妇在寓所内遇害。据《侨报》报道,被杀害的博士生杨建青原来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硕士生,到美国阿拉巴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两年前转到亚利桑那大学化学系继续攻读学位。
近两年来中国留学生在外遭遇不幸事件屡有发生:2000年5月29日,就读于美国奥本大学的湖北籍夫妇陈常青、吴仪被乱刀砍死;2001年2月4日,就读于基辅语言大学预备系的江苏女留学生陈娣娣在乌克兰基辅遭枪杀;2001年3月18日,两名19岁留学生在爱尔兰被害,尸体被烧焦。
专家提示:万一发生意外则首先要与中国驻当地外交机构联系,请求帮助;二是与当地中国留学生组织联系,请求当地华人媒体多方呼吁,包括在网上发出呼吁;三是尽量请律师,可以通过当地法学院的教师或者学生找到免费律师;四是提出高额民事赔偿;五是按国际惯例办理保险。
三、中介欺诈
2000年8月,一些苏州市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的学生从苏州市因私出国服务中心得到了塞浦路斯CTL学院的留学信息,在缴纳了报名费、学费、中介费等多项费用(总计约12万人民币)后,2000年10月份,12名苏州学生怀揣着对国外留学生活的美好憧憬踏上了塞浦路斯的国土,然而,他们接下来的所见所闻让人无法想像他们来到了一所国际知名学院。
CTL学院位于塞浦路斯利马索市一个人口稀少、没有商业气氛的镇上,学校用房相当“节省”:一幢4层楼商场的3至4层。该学院凭借十多间10平方米的房间以及7名教师大张旗鼓地招收了100多名留学生,而中国学生占了90%。学生的学习时间都为半天,平均每月只上两星期课,对中国学生来说,在这里上课真可谓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此外,外方承诺的可以让学生变相打工却是打工机会少之又少。在上述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在半年的时间内就花掉了带来的计划一年的生活费,多在5000美元以上,更让学生震惊的是,今年7月十多位苏州学生从有关方面得知,CTL学院文凭别说国际认可,就连塞浦路斯本国教育部都不承认,所谓的CTL学院彻头彻尾就是人们俗称的“野鸡大学”。早就对该学院教育质量及管理方式心存疑虑的苏州学生顿时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觉,纷纷要求返回国内,今年8月前后12名学生中先后有9名学生回到了苏州。
专家提示:选择中介一定要慎重,必须查看对方是否具有办理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的合法资质。许多中介在办理业务之前说得天花乱坠,必须与它签订缜密谨严的合同以防止事后连索赔的机会都没有。
四、遭遇欺生
去年11月3日清晨4:00,就读于日本福冈电脑教育学院的张晓冬像往常一样去送报。在福冈市博多区天代新博多住宅楼三幢门口,他遇见一位年近四十、浓妆艳抹的胖女人,两人同时走进电梯,女人的头莫名其妙地靠向张晓冬的肩膀。张晓冬以为她是醉了,怕她摔倒,同时也怕有失体统,用手扶住她的胳膊,把她慢慢地顶了回去。谁知道当天,电梯里遇到的那个叫高松的女人控告张晓冬对她性骚扰。张晓冬被推上了法庭。庭审中高松漏洞百出,例如她在遭受侮辱后为何不去警署直接报案,而要先去报社了解了被告的底细之后再去报案?一个初来乍到孤立无援的外国青年,既不了解日本的法律,也难以得到社会的同情,原告是否在有意利用这一点?可惜法官很少注意这些问题。
专家提示:因为自己是外国人而被讹诈“碰瓷”的确很窝火,但这是初到异域的留学生都应该提防的。对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当然,如果实在无法避免,诉诸法律也是可以考虑的,尽管麻烦,但尊严比金钱更重要。
五、交友不慎
2001年9月26日,日本警视厅国际搜查课以强盗杀人罪逮捕了中国留学生李扬名(21岁)和王帅(22岁),他们两人涉嫌在6月26日杀死中国留学生程岩(22岁),并夺走她的银行卡和戒指。
王帅、李扬名和程岩据说是在东北老乡等聚会喝酒时相识的,李扬名和王帅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生活比较窘迫。他们听说她在横滨的一家按摩店里打工,估计她一定很有钱,于是王帅起了歹念,他找来李扬名一起商量想抢劫程岩。他们于6月26日一起来到了程岩的家里,程岩一看是两个朋友来了,也没多加防备,就让他们进了屋。没想到以后两个人变了脸,他们逼问出了程岩的银行号码,然后一个人看住程岩,一个人去银行取出了程岩的50万日元存款。他们得手后又杀人灭口。
2000年9月22日,筑波大学许昕被同学薛松杀害;2001年2月26日,立正大学刘苏秦在江南町被同学韩某杀害;2001年6月26日,专门学校女留学生程岩被朋友李扬名、王帅杀害。2001年11月7日东京医科齿科大学中国女博士生郭常颖(30岁),被日本情人佐藤博史绞杀。4起均为“朋友”所为,残酷的现实告诉远在异国的女留学生们,在交友时要慎之又慎。
专家提示:选择朋友时一定要慎重,品行好是最重要的标准,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
六、不守规矩
在新西兰,没有驾车执照或驾车经验的亚洲学生,开豪华汽车在路上乱闯的情况日益严重。两名到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被驱逐出境。
移民厅发言人说,当局正考虑驱逐一名17岁的中国学生,因为这名没有驾车执照的中国学生不顾警方屡次警告而继续驾车。移民厅考虑驱逐出境的另外一名中国学生,现年22岁,他只持有中国的驾车执照,但几乎没有在新西兰路上开车的经验。
新西兰汽车公会的克赖斯特彻奇分会发言人麦克布雷亚迪说,该地区的亚洲学生遇车祸死亡,都是因开快车出事所致。他说,最近警方在一个检查站截查到有六人开车速度达到每小时150公里,比规定的速度限制多了一倍。这六人中有三名是亚洲学生。
专家提示:遵守当地基本的法律法规是入乡随俗的底线。因为出格的行为而招致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实在是不值当的。
七、突发事件
目前,出国留学的群体大都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处理突发事件的经历。由于国际上动荡不安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对出国求学者来说,应该充分重视个人的安全问题和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的培养。
在国外如遇到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国外,常见的事故多为交通事故、财物遗失、生病等,此外还有种族骚乱、政变、国际恐怖活动等。留学生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往往会使事情更趋恶化。一般来说,遭遇此类事件,一要沉着冷静,二要及时寻求援助。留学生平时应了解学校的紧急联系电话和联系人、居住地附近的报警电话号码、当地中国使领馆的电话号码等。如果遭遇的事故较为严重,留学生应尽快与当地中国使领馆联系,以请求帮助,同时报当地有关机构要求给予必要的调查或协助。
专家提示:这里提醒每一位留学生,护照是证明自己的身份的证件,在寻求帮助时一般需要出示,因此必须妥善保管。最好将护照的复印件保留一份在国内亲人处,以便万一遗失时可以提供备查的证据。 这是我从其他地方弄来的。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去俄罗斯留学会不会有危险?
前面那位 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俄罗斯啊? 俄罗斯是有很多酒鬼 也有光头党
总不至于谁去哪都有问题吧? 难道中国就没有小流氓了
你要是大半夜往夜店跑 你就是在中国也会挨打 其实大部分俄罗斯人对中国人
还是不错的 我以前就是在俄罗斯上学 在南方的罗斯托夫大学 我们学校很好啊
相反来说 我比较讨厌当地的中国人 总的来说哪里都有坏人 哪里都有好人
难道在中国就没有坏孩子了吗? 其实吧 楼主 出国了以后没人是你的朋友
你应该很清楚 都是想利用你 去了以后 你知道不是疯玩 天天认真上课
根本没事的 只要晚上不乱跑 我奉劝楼主一句 出国以后重要的是注意自己的素质 现在在国外的中国人 素质真是没发说 只要自身素质高了 没人会看不起你
俄罗斯留学 中国留俄学生被捕折射打工窘境
俄罗斯人有很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如果你是一个人品佳的强者,他们会爱惜佩服你;可在一些留俄的中国人看来,莫斯科是一个相当灰色的城市,他们忍受百般屈辱,都是看在钱的份儿上。中国留俄学生被捕折射打工窘境
近日,俄罗斯发生一起中国留学生因非法打工被捕事件。据悉,从4月上旬起,俄罗斯圣彼得堡移民局就以中国留学生无证无牌带旅行团为由,在导游出入较为频繁的圣彼得堡景区、中餐厅、大巴上等地点,陆续抓捕了数十名中国留学生,并向当地法庭提起诉讼。依据俄罗斯移民法的规定,一旦罪名成立,这些留学生将面临高额罚款、被驱逐出境及收监处罚。
4月19日,央视知名主持人在微博上转发了相关新闻,并发表评论:
?唉,咋说呢,几年前去圣彼得堡就是一个中国的学生娃陪的,了解他们特别不易,经常被各种人(当然包括俄罗斯警察)敲诈。但他们也的确有把柄被人抓住。在外的中国人可怜啊。?
言辞中对在俄做导游的留学生之艰辛情状颇为同情。事实上,中国留学生无证带团的现象存在已久,此次事发系因当地旅游业内举报,而圣彼得堡当局的执法举措则受到部分国人的抨?击。
《新浪国际》的报道提到,每年光顾圣彼得堡的中国游客约达50万人次,极大拉动当地GDP,因为对圣彼得堡的情况较为熟悉,兼职导游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是当地接待中国游客的主要力量之一,他们普遍没有导游证。在旅游旺季创汇期,?圣彼得堡当局对这种无证带团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了旅游淡季则造造声势?。值得一提的是,无证带团在当地人中并不鲜见。?圣彼得堡从事中国游客正规登机注册的旅行社有1600余家,有正规导游证且操熟练中文的俄国导游连200人都不到。?
《留学》看到,舆论存在两种声音。大多数人认为,在中俄关系融洽的当下,俄罗斯警察抓捕中国留学生简直可以说是?恩将仇报?,?太不够意思?。但也有人指出,这是俄罗斯执法机构?普通正常的依法办案?,根本没有任何政治因素,没有合法打工身份的留学生从事以挣钱为目的营生,本身已经违反移民法,一个国家的权力机构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利来维护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完全是无可厚非的举动。倒是无证导游被抓事件反映出的中国留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境外遵纪守法意识有待增强等问题应当引起舆论的关注。
《留学》看到,来俄罗斯留学的人,如果是在国内没有俄语的基础的,大多是为了突破高考的壁垒而来的。由于俄罗斯这些年物价连续上涨,留学的费用不断攀升,一些普通家庭也越来越难以承受。于是,在过了最初的语言关之后,这些留学生自然而然就去寻找一些打工的机会。
俄罗斯的大学对于课程的要求不高,本国大学生可以采用函授或者全日制面授方式完成学业。即便是全日制课程,也有夜间班可以选择。如果一个学生,由于经济原因无法在白天学习,也可从全日制白天班转到夜间班。这样的学生,如果功课好,用功努力,会特别得到老师的欣赏和帮助,苏联的**里常将这样的青年作为正面而励志的典范。俄罗斯的懒人多,而且很多懒人还爱喝酒闹事,所以,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人,没有不良嗜好,而且有专业知识的人,会赢得社会的尊重。打工的大学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积累了社会经验,获得了学位,有的自然而然就留在打工的单位工作,继续从事相关的工作。这样的人在这个工作岗位上的升迁也会比较?快。
拥有良好的语言基础,来到俄罗斯后又迅速融入当地文化的中国留学生很快就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抢手货。他们出去打工的目的,一是为了挣钱;二则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俄语水平,融入当地社会,为了未来的就职积累经验。留学生里面,还有一部分人是以学生身份掩护,专门来俄罗斯打工挣钱的。
此次中国留学生被抓捕事件投射出在俄留学生异国打工的窘境。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普遍都有过打工史,其中不乏曲折故事甚或惨痛教训。留学俄国、毕业后选择留在莫斯科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高级白领安娜,向《留学》讲述了她和她朋友的亲身经历。
STORY 2:文艺青年在俄国沉沦?只学会用俄语说脏话
冯林,《留学》本次采访对象之一,今年32岁,在莫斯科已经有十年的打工经历。他出身艺术家庭,父亲曾是某省级交响乐团的小号演奏?家。
在他上中学时,冯父辞职下海,在北京一所高校开了一家高档餐厅。十年前,冯林上大一,父亲原计划送他去美国留学,结果没有办成,于是改道来到俄罗斯读书。在一个南部小城呆了一年以后,他转到了莫斯科大学。不幸的是,他带的学费?了。7000美金啊!因为不想跟家里说,他自力更生,走上了一条艰难的打工之路。
冯林曾眨着厚眼镜片后的小眼睛,定定地看着我说:"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惨状吗?我一天就吃一顿饭。早上五点就起来骑车去送华人报纸。到九点多回来,能挣30卢布。?我回想了一下,当时我来莫斯科的时候,一瓶酸奶就卖30卢?布。
后来,冯林和女朋友在宿舍开了个小食堂,卖盒饭。之后,他去了大市场,给一个中国卖箱包的老板打工。从扛包到管钱,吃住都在市场里。几个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在一起,有过开心的日子,吃喝玩乐,挣了些钱;也有过争吵打闹的日子,最后生意黄摊,各自走散。再后来,他打过各种各样的长短工:在展会当过翻译,每天收入一二百美元;在俄罗斯人开的物流公司干过业务员,拉过一个单子,最后被中国人坑了;给大老板开车当马仔,低三下四地侍候过国内来的各色权贵;当过导游,施展浑身解数讲笑话娱乐游客;处理过各种繁复的突发事件;给俄罗斯公司当过采购,最后被厂家甩掉;给展览公司当过业务员,为了拉业务,免不了搞些歪门邪道的利益输送。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他找到国内一家大企业在莫斯科设立公司,当上了总经理,才有所改观。
冯林很羡慕我的俄语水平,我在听、说、读、写、译都无障碍。他常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我的俄语如果有你的这么好,那可就如虎添翼了。?
他的口头禅总掺杂着国骂。我曾问他:?什么时候学会说脏话的?
他当时眯起小眼,遥望远方,幽幽地说:?在市场上的时候。哎,你不知道,那里的人都那么说话,我在市场上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就学会了骂俄语脏话。?
看到我眼里的鄙夷神色,他拿出手机给我看了几张照片。照片上有一个长相清秀的年轻人,高高的个子,留着一头及肩的长发,穿着一条白色印花?恤和泛白的牛仔裤,斜倚着栏杆,眼睛里流露出文艺青年特有的忧郁。
?这谁啊?我问。
?真的看不出来吗? 这就是我啊!刚到俄罗斯小城上预科的时候,那时候我每天就是学俄语,绘画,弹琴。?他有点失望。
我很惊讶,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眼前这个粗壮的满嘴脏话的东北男人和这照片上的小清新的文艺青年的联系。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吹牛,有一次冯林给我弹了几支曲子,有肖邦的小夜曲,和一些婉转的流行歌曲。他边弹边唱,陶醉不?己。
那一刻,我忽然有些心疼这个朋友:如果当年他去了美国,如果当年他没有丢钱,如果他打工没有去大市场,如果他遇到一个好老板,他也许就不是今天的他:他应该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是个画家;至少是一个像样的公司里的高级白领。现在的他,除了每天愁眉苦脸地琢磨怎么卖钢,还时时瞅着各种各样的赚钱的机会。
?你还有理想吗?我问他。
冯林语调坚定:?有!等我赚钱了,我就回北京去,买个大房子,娶个媳妇,生个儿子,开个漫画工作室,专门画画。可是,我他妈的,现在还得拼命挣钱啊!?
STORY 3:顶着学生名头的出租车大叔
林建新是莫斯科一所大学的进修生。他大概四十岁的样子,长得结实,浑身肌肉发达。一个凸凹不平的脑袋,刮得溜光。常常穿着一件黑色衣服,后背上印着一团看不明白的图案,很容易让人觉得是黑社会人士。尽管学生身份和外形相差甚远,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在莫斯科营生。
他每周去那个学校上一节语言课。这所学校并不知名,似乎是一所语言专修学院。林建新在学校呆了四五年之久,之所以选择这个学校,是这里可以给他和众多的中国人办理合法的居留身份。不以学业为主,林建新的学生身份名不副实,其真实职业是出租车司机。
在莫斯科的华人很多,从事出租车服务行当的司机也很多,他们接送机场乘客,带国内来的客户游览购物,陪同去参展、谈判,办理各种车辆购置或者过户年检手续。有时候仅仅是当个快递员去送个文件送个货,去买一桶奶粉送到客户指定的地方。这是一个消耗大量体力的苦差事,尤其在莫斯科这样堵车极其严重的城市,所幸的是这样的工作带给他丰厚的收益。
林建新来自中国西北部一个不发达的小城市。他在国内学过两个月的俄语,后来去过中亚某国呆过一些日子。为了挣钱,来到莫斯科。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来莫斯科的时候,背了一个登山包,里面有一个睡袋,他是打算在莫斯科睡草地的。可是他不知道,俄罗斯的草地不是随便谁都能睡的。冬天夜里零下20多度,人睡在外面会被冻死;即使不被冻死,也会被巡夜的警察抓走。
好在来了莫斯科,有个老乡提供了一个住的地方,也提供过一个卖货的工作。他做过建筑工地的翻译,吃过三个月的水煮白菜,结果建筑老板跑了,一分钱都没有拿到。之后去一个建材公司打工当司机兼业务,他开着车跑遍了俄罗斯中西部的各个城市。后来他干脆自己买了车,当起了出租车司机。
林建新给我讲述这些过往的同时,也说过一些滑稽事。比如,有些被俄罗斯人欠了钱的老板,会在要账的时候,带他去。他那一身鼓胀的肌肉和那闪闪的光头,坐在席间一言不发,弄得欠账的俄人心里发毛。
做一个出租车司机并不是林建新的理想,他憧憬着找一个厂家做代理,在市场上开摊。然而,随着俄罗斯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打击灰色清关的执法力度加大,在市场上练摊的收入越来越微薄,这样的工作前景并不被看好。
这些年,在莫斯科做出租车司机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发激烈。林建新整日与华人打交道,俄语没有多大进步。他看多了很多华人以各种手段在这块土地上挣钱,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污辱、欺负、受骗,对俄罗斯、对周围的人乃至于对人生都抱持一种相当消极的态度。他对这个城市,有着既爱又恨的复杂感情。这种感情在大多数市场做生意的人的心里都能引起共鸣。
《留学》看到,在这些人眼里,莫斯科是一个相当灰色的城市,俄罗斯是一个特别恶劣的民族。中国人来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有了钱拿回家,买大房子,买高级车,让周围的人看着某某人这些年在俄罗斯混得很不错。
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可以忍受警察的敲诈,忍受俄罗斯人的白眼,忍受几个人或者十几个人合居一室的局促。对于他们来说,尊严不在这里,而在几千公里以外的家乡。而那些高级点的精神文化需求,比如体验不同的文化、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在这个国家定居,并不是他们的目的。说实在话,就凭他们那一点可怜的俄语,也无法领略俄罗斯的精深文化。他们几乎没有休息日,如果有时间,宁可在租住的地方睡觉,任凭外面春暖花开,万紫千红。
《留学》巡视安娜有话说
俄罗斯不断在完善移民法,新的移民要进行三门考试:俄语、俄罗斯历史、俄罗斯法律基础。以后中国大市场的经营方式会退出,围绕大市场而产生的相关工作机会将会越来越少,收入也会相应变少。所以,如果愿意在俄罗斯呆着工作生活的人,还是要赶紧让自己转型,好好学俄语。
要知道,如果仅仅为了钱而把你的青春和生活埋葬在这个远离祖国的土地上是不值得的。俄罗斯并不是一个最容易赚钱的地方。以你在这里的努力,在国内你也一样可以很富有。
为什么国人很少去俄罗斯留学
中国人不去俄罗斯留学的原因如下: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家实力下降,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大学质量也有所下降。俄罗斯过度依赖于重工业,轻工业发展落后,如今已经沦为一个以卖能源为生的二流国家,经济总量已经不如韩国。这种以原材料出口而不是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落后经济很难让人对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前景保持乐观态度。
俄罗斯学校的大门对中国学生是敞开的,针对于中国学生的招生标准几乎是全世界最低的,只需要提供前一阶段的最高学历证明即可申请入学。中国学生只要在国内完成高中或以上学历,都可到俄罗斯就读。没有俄语基础,需要先读预科学俄语,一般只要认真学习,都能通过俄罗斯大学的入学考试,顺利就读。
俄罗斯教育简介:
俄罗斯等教育三个层次。由于俄学龄儿童数量呈下降趋势,俄罗斯普通教育机构也相应有一定的减少。2007年,俄共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107621所,在校学生人数3576.43万,每千人(15岁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职业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
俄罗斯是教育大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工程技术领域亦属世界一流。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拥有优秀传统和鲜明风格。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建于1755年。
莫斯科大学当前设27个方向57个专业,研究生培养专业达168个。本部现有29个系,25个科研所,4座博物馆、350多个教研室,1个科技园、1所植物园,图书馆藏书达900余万册。还有4所分校。本部在校生36082名学生。
莫斯科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师及科研人员共计9108人,其中2065人获博士学位,5228人获副博士学位,教授约1000名,副教授和讲师约2000名,约300名俄罗斯科学院及分类科学院院士和通讯院士。俄罗斯的18位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中,11人在莫斯科大学工作和学习过。
好了,今天关于“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介绍对“中国人在俄罗斯留学安全吗”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