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留学生一战三,上海留学生一战三巨头事件
上海留学生一战三,上海留学生一战三巨头事件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析一下“上海留学生一战三”的优缺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文章目录列表:
1.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2.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亲自点名祝贺4位新生,都什么来头?
3.此人从德国刚回来,就被任命为师长,在淞沪战场上一战成名
4.1920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5.北洋海军将领方伯谦,到底是贪生怕死,还是替罪羊?
6.求一篇中国近代名人传记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急用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
1、清末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此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19世纪前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为扩大海外殖民地,以强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等迫切要求中国的市场开放,用战争暴力作为达到它们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时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衰落期。
到鸦片战争前,已经走到穷途末路,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对内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扼杀新思想、新技术的发展,残酷地剥削人民,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尖锐,对外坚持天朝尊严和闭关政策,最终导致中华民族灾难的到来。
由于清王朝的腐败、落后及战争中的妥协投降政策,战争的结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外来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从中国取得了大量的主权,中国的门户被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列强对既取得的侵华权益不能满足,力图全面扩大侵华,并趁清政府处于内战的窘境,以“修约”不成制造借口而发动,英法是主凶,美国是帮凶,俄是既追随英法又单独作案的凶犯。中国又丧失了许多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特征,到六十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征。但鸦片战争并未解决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总之此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且在思想界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清朝统治者在对待西方侵略的态度上,由对抗到暂时“和好”,在镇压中国革命的基础上勾结起来,从而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历史。
2、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此时期的主要史实有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戊戌变法及义和团运动等。
在中国社会两大主要矛盾中,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显然居于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暂时“和好”的形势下,清建立了总理衙门,为解决内忧外患,掀起了洋务运动,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破灭,以失败局面而告终。
随着中外“和好”局面的结束,以武力和战争手段造成中国边境地区的普遍危机,以大举输出资本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后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妄图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马关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标志,《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驯服工具。
由于侵华的不断加剧,使清统治集团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也扩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别,但都改变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随着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加快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产生了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半封建经济的特征已经具备。而软弱的资产阶级形成两个政治派别,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和挽救民族危亡。
甲午战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及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把救亡图存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的变法来实现其救亡图存的斗争目标,而演出了一幕戊戌变法悲剧。
以义和团运动通过“灭洋”来实现斗争目标,它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使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为“以华制华”,而后这两次救亡运动的失败都与清有极大的关系,从此以后,以推翻清政府为主要斗争目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展开激烈的争夺,“一战”的爆发影响到欧洲列强侵华政策的调整,以及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列强利用清政府及反动军阀为工具进行侵华,清统治集团完全俯首听命于列强。
慈禧太后为苟延残喘,既要取悦于列强,又要消弭于社会不满,一手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预备立宪”,进行调整,但结果适得其反,直接间接地削弱了统治,促进了革命,而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的政治积极性明显提高。
随着民主思想的传播及论战、团体及政党的建立、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实践、理论的指导,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
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为袁世凯所窃取,袁世凯及其后继者对内独裁专制复辟、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投靠帝国主义,而导致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成果,不断地进行斗争,其斗争的实质为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但最终都以失败局面而告终。
4、抗日战争时期
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2-3]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扩展资料
中国近代史的特征:
1、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从而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落后挨打的历史,也是一部耻辱史。
4、中国近代历史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从闭关发展到争取独立”,这是历史大势的变化。
5、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人民网-近代史是中国发展的“清醒剂”
清华大学举行开学典礼,校长亲自点名祝贺4位新生,都什么来头?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两所高等学府,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8月15日清华大学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他先介绍清华大学,然后进行的一些经验总结,最后点名表扬了四名新生学霸,他们分别是武亦姝,林万东,科薇,刘雨桐,也有很多网友戏称他们是新时代F4!
一.“诗词才女”武亦姝武亦姝,《中国诗词大会》让她一战成名,她夺得了第二季的总冠军。被大家誉为“国民才女”。她以613分的高分进入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她是一个很低调的女孩子,在取得了成功之后,并没有去参加各种节目或者采访,而是静下心来迎战高考,坚守住了自己的初心。
二.“寒门学子”林万东林万东,云南曲靖人,考总分713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30分,他成功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录取。他的家乡是云南最贫困的几个地区之一,父亲因为患有腰痛和脑梗而不能劳动,爷爷85岁,独自居住,姐姐在读大学,弟弟在读高中,家里全部的经济来源靠他母亲在工地上背沙搬砖。在校长点名表扬他的时候,他并不在场,他为了学费,和母亲一起在工地搬砖。他并没有嫌弃家里的条件,而是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他没有向现实低头,而是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一直坚信,唯有自强不息,未来才会有无限的可能。
三.“留学代表”科薇科薇是留学生的代表,被邱勇校长点名表扬。科薇,莫桑比克人,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她的家乡莫桑比克很贫穷,为了改变那种局面,她秉承着要想富先修路的信念,只有交通发展起来了,那个地方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所以她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想要了解中国的建筑技术,毕业学有所成之后回国,投身于建设自己家乡的伟大事业中。
四.“外交使者”刘雨桐刘雨桐,湖北襄阳人,高考676分,典型的状元学霸,被清华大学新雅学院录取。她曾参过很多与清华有关的活动,她很喜欢清华,从小她就热衷于外交关系,并且十分的崇拜傅莹。她说大学四年想在清华专心钻研,进一步学习国家间的关系,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外交家。
此人从德国刚回来,就被任命为师长,在淞沪战场上一战成名
说起师长这个职位,我们知道在和平年代,想获得这个级别可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不过有时候有些人命运确实非常好,民国时,有个人刚从德国留学回来,就被立刻任命为师长。我们以为这种人应该是纸上谈兵,毕竟没有带过兵就立刻做师长了。但是事实上不是的,此人不仅擅长带兵,而且在之后的淞沪战场上大显神威,一战成名。这个人就是黄维。
黄维出身普通农民,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抗战之前也带过多次兵,而且和蒋介石关系非常好。不过当时他并没有发挥出特别之处。一直到了抗战时期。1937年的时候黄维远赴德国深造,本来打算是一年。结果吗,没多久抗日战争就爆发了,黄维被提前叫回来了。叫回来之后就开始走上人生巅峰了。
当时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尤其是8.13日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沿海地区都是出于日本的炮火下面。可以说能够平安回来是万幸了。当时是罗店战役打的正激烈。这个没有两平方千米的地方上我国投入了三个师,而且都是精锐之师。就是为了收入罗店吗,因为一旦这个地方失守,日本就打开了进入上海的大门。不过之后第67师师长李树森将军受伤了。这个时候陈诚想让黄维当67师师长。这个时候黄维刚回国,由于是蒋介石的心腹,所以蒋介石就同意了。
其实黄维这个人是一身书生气,但是打仗是绝不怕死的,而且能做到身先士卒。不过确实不擅长打仗,所以在罗店争夺战的时候黄维打的确实是惨烈,但是输的也很惨。但是这一战黄维却打出了自己的名声。之后的时间里面官运亨通。一直到淮海战役的时候被我军打败。之后这哥们下半辈子一直在研究永动机。
1920年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1、1920年7月14日,中国爆发直皖战争。吴佩孚奔擒段祺瑞未果。皖系段祺瑞战败。
直皖战争,发生于1920年7月14日,是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吴佩孚、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为争夺北京政府统治权在京津地区进行的战争。
当时曹锟为地方军区负责人,段祺瑞为民国政府“边防督办”,从法律上来说,直皖战争是一场地方军人抗拒中央政府的军事政变。战争结果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
2、1920年10月4日,北京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李大钊为负责人。
中国***诞生前各地共产主义组织的统称。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早期组织。随后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以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相继成立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名称不一,有***、***小组、***支部等,后统称共产主义小组。
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深入工人群众,宣传马列主义,领导罢工斗争,使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7月23—31日,各地共产主义小组选派代表在上海举行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成立。
3、1920年11月,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宣言》。
《中国***宣言》是在1920年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包含: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共产主义者的目的和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是当时接纳临时党员的标准,也是全国建党的纲领性文件。
4、1920年11月20日,上海机器工会成立。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920年11月20日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组织在上海成立。成立时会员370人,主要来自造船厂、电灯厂、厚生铁厂和恒丰纱厂等工厂的工人。11月21日召开成立大会,李中任主席。孙中山、陈独秀、欧阳桂生、倪文富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说。
该会的宗旨是:团结全体工人、争取改善工人地位、提高人工生活;反对同乡、帮口观念,培养工人的阶级意识,提倡丁人的团结互助;排除资本家和政客的影响。陈独秀、杨明斋被邀请为名誉会员,陈独秀还被选为经募处主任。
出版通俗刊物——《机器工人》。该会对推动上海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25年5月成为上海总工会下属成员。
5、1920年夏秋之际,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
1920年夏秋之际,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齐鲁书社的读书活动中,结识了一批向往共产主义的青年学生,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学会”(即共产主义学会),专门收集和研究共产主义的书籍和理论。
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活动有:一是通过励新学会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二是接触工人,帮助建立工会组织。三是出版《济南劳动周刊》等。
百度百科-1920年
北洋海军将领方伯谦,到底是贪生怕死,还是替罪羊?
方伯谦(1854.1.14-1894.9.24),字益堂,祖籍福建侯官,生于闽县(今福州市)。六岁入私塾读书,同治六年(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期,入后学堂学习驾驶,十年(1871年)毕业后,与刘步蟾等同上“建威”练船实习,巡历南洋新加坡、槟榔屿,及渤海湾、辽东半岛各口岸。十三年(1874年),获五品功牌,充“伏波”舰正教习。日本侵台事件发生后,奉调入台,教练行营精兵。旋调任“长胜”舰大副。光绪元年(1875年),调入“扬武”舰,以千总留闽尽先补用。旋在台湾剿抚案内经沈葆桢奏保,擢守备,留闽尽先补用。
光绪二年(1876年)冬,船政选派第一批留学生赴欧洲考察,方伯谦入选。三年(1877年)启程赴英,留学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习驾驶理法。四年(1878年)毕业,派上军舰实习,先登英国东印度舰队旗舰“恩延甫”号(H.M.S.Emryafus),后应方伯谦自己要求,改登“士班德”号(H.M.S.Spartan),留学生洋监督斯恭塞格称其为“水师中聪明谙练之员”。
光绪六年(1880)年留学期满回国。充任船政后学堂正教习,旋调练习舰教习,擢都司,仍留闽省尽先补用,并加参将衔。
七年(1881年),调入北洋,委带“镇北”炮舰。翌年,先后调任“镇西”炮舰、“威远”练船管带。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方伯谦受命率“威远”留守旅顺,方伯谦请于险要处修筑炮台,并亲自监造。炮台建成,即名之为“威远”炮台。“威远”炮台虽较小,但费用低廉,开支仅数千两,当时颇受好评。时值朝鲜发生“甲申政变”,丁汝昌率舰队赴朝,方伯谦指挥“威远”随行,驻朝鲜马山浦。十一年(1885年)九月十九日,调任新购巡洋舰“济远”号管带,旋因援护朝鲜有功,经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奏保,升补游击,并赏戴花翎。
十四年(1888年),因功免补游击,以参将尽先补用。同时,与林泰曾一起赴天津,会同周馥、罗丰禄等议订《北洋海军章程》。翌年初,李鸿章奏保方伯谦升署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仍充“济远”管带。十七年(1891年)五月,李鸿章第一次到威海检阅海军事竣,奏准以方伯谦办海军出力,赏给“捷勇巴图鲁”勇名。十八年(1892年)初,署缺三年期满,实授北洋海军中军左营副将。
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是月下旬,丁汝昌派“济远”、“超勇”二舰护送叶志超、聂士成军赴牙山,以“济远”方伯谦为队长。当时,朝鲜牙山、仁川等处,日本军舰及运兵船往来不绝,其所运之兵马、枪炮、弹药、水雷、旱雷、电线、浮桥等不可胜数。日本当局之欲挑起衅端,昭然若揭,方伯谦见状,遂上书李鸿章,提出五条建议,其中与海战有关者二事:一、“谓海军战舰,合则力厚,分则势单,未决裂前,宜速召聚一处,遇有变局以便调遣,若以数船分驻仁川、牙山,港道分歧,三面倭兵可到,若倭以浮雷顺流而下,必遭暗算。且我聚各船于威海、旅顺,有事则全队出北洋巡弋,若遇倭船,便于邀击。至收泊之处,依于炮台,以固北洋门户,边疆自不至为所扰”,主张将北洋水势化零为整,以基地为依托。二、“谓当速筹添战舰,倭之敢轻我中国者,以我海军战舰无多,且皆旧式,不及其新式快船、快炮之利。倘我添行速率之船多艘,并各船上多添快炮,则彼自闻而震慑”。书方上,日本就挑起了战争。
先是,丁汝昌根据李鸿章的命令,又派“济远”、“广乙”等舰护送运兵船至牙山,以增援叶志超、聂士成军,以方伯谦为队长。六月二十二日晚,方伯谦获悉日本舰队将于第二日开到,遂令不堪作战的“威远”先行返航。六月二十三日拂晓,“济远”、“广乙”完成护航任务,从牙山起碇返航。上午7时,行至丰岛附近海面,发现日本军舰“吉野”、“秋津洲”、“浪速”。7时15分,方伯谦下令全舰官兵进入战斗岗位,准备迎敌。7时45分,日舰“吉野”突然向中国军舰开炮,挑起了丰岛海战。在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济远”、“广乙”二舰沉着作战,多次击中日舰。激战中,“广乙”船舵被击毁,伤亡惨重,力不能支,首先撤退。随后方伯谦见敌我力量悬殊,下令转舵向西北方向驶避。日舰“吉野”从后追来,方伯谦下令挂白旗,后又令加挂日本海军旗。不久,运兵船“高升”和运输舰“操江”误入战场,与“济远”迎面驶过。日舰“浪速”转舵拦截“高升”,“秋津洲”回航追逐“操江”,“吉野”继续尾追“济远”,逼近至2500米处发炮猛击。“济远”水手王国成、李仕茂等使用150mm尾炮,向“吉野”连发4炮,命中3炮,“吉野”顿时火起,船头低俯,不敢前进,于中午12时43分转舵撤退,“济远”得以撤出战场。此次海战,中国军舰“广乙”搁浅自焚;运兵船“高升”被击沉,船上千余名中国官兵殉难;运输舰“操江”被日舰掳走。
回威海后,丁汝昌曾向“济远”管带方伯谦及舰上官兵详细询问作战情形。并于六月二十八日向李鸿章报称:“查却敌保船,全恃此炮,水手李仕茂、王国成为功魁,余帮放送药送弹之人亦称奋勇。昌已传令为首李、王赏一千两,余众共一千两,告谕全军,以为鼓励。”至于方伯谦在海战中的表现,褒贬不一。先是李鸿章于七月初六日致电丁汝昌,说“方伯谦牙山之役敌炮开时躲入舱内,仅大二副在天桥上站立,请令开炮,尚迟不发,此间中西人传为笑谈,流言布满都下”。接着,清廷又于七月十一日颁谕,以“管带‘济远’之方伯谦,于牙山接仗时鏖战甚久,炮伤敌船,尚属得力,着李鸿章传旨嘉奖”。
此后,八月十八日(9月17日)午后,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海战中,北洋海军的两艘弱舰“超勇”、“扬威”先后中弹起火沉没、搁浅。战至下午3时30分,“致远”沉没,方伯谦即率“济远”逃出阵外。僚舰“广甲”见状,也随之逃跑。日本先锋队四舰转而围攻“经远”,将“经远”划出阵外击沉。
八月十九日丑刻,“济远”首先回到旅顺,方伯谦报称“济远”“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驶回修理,余船仍在交战”。相隔近4小时,舰队方返回。
八月二十三日,丁汝昌向李鸿章电告接仗情形:“‘济远’首先退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李鸿章因而作出奏请:“兹据丁汝昌查明,‘致远’击沉后,该管驾方伯谦即行逃走,实属临战退缩,应请旨将该副将即行正法,以肃军纪。‘广甲’管带澄海营守备吴敬荣,亦随‘济远’逃至中途搁礁,咎有应得,惟人尚明白可造,可否革职留营,以观后效”。二十四日清政府下令将方伯谦“撤任,派人看管候奏参”。同日,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本月十八日开战时,自致远冲锋击沉后,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首先逃走,致将船伍牵乱,实属临阵退缩,著即行正法”。翌日凌晨5时,方伯谦在旅顺黄金山下大船坞西面的刑场上被斩首,时年41岁。
但是据史料记载,方伯谦被处死后,该舰上的数百名官兵伏尸而哭,至暮不归,而后大部分弃家归田,以泄愤怒。这一点引起了史学家的注意。后来,人们从当时的作战日志中发现:济远舰是在船头严重开裂、舰身倾斜、基本失去战斗力的情况下才被迫撤离战场的。并且,被其“撞沉”的那艘战舰实际上在济远号返回前一个时辰已经被日军鱼雷击沉。
既然方伯谦没有重大过失,那么为什么会被处以极刑呢?后来经过史学家调查发现,方伯谦年龄最小,天资聪明,才华横溢,在留洋时就常遭人嫉恨。而北洋水师兵败甲午战场,除了当时清政府从上至下的全面腐败这种根本因素外,主要原因是丁汝昌指挥不当,甚至连阵型都没排好就仓促应战。丁汝昌原本是太平起义军的将领,后来叛变投降了清政府。这种靠出卖战友而爬上去的陆军将领去领导海军能够有多大的胜算?
结果,北洋水师近乎全军覆没。老佛爷查起责任来,李鸿章丢卒保车,将方伯谦作了替罪羊。于是,就有了我们的“历史”。
求一篇中国近代名人传记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急用
<<粟裕传>>读后感 作者哈林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一战后,俄国侨民大量涌入中国上海的原因是什么?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大批俄国贵族以难民身份蜂拥抵沪。1918年人数最多的一批是12月4日由英国公司游轮所载,计1000人。1922年12月初,由斯塔尔克上将所率14艘白俄“难民”船队驶入长江口,使俄国“难民”问题成为轰动上海的重大事件。随此船队来沪的“难民”计1800人。经上海俄侨领袖、上海俄侨通商事务局会办格罗思等人多方奔走,其中的1200人被获准登陆。据格罗思估计,此时滞留上海的俄国“难民”人数已达6000余人。1923年9月,另一批滞留于俄国船队上的“难民”由格雷博夫将军带领从朝鲜元山出发抵沪,人数约在1000人左右,但迟迟未被获准上岸,几经交涉,最后由法租界同意接受。随后,多批俄国人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上海,遍布法租界、公共租界、华界。使得上海的俄国侨民人数急剧增加,与上海人之间的接触也大为增加,为了与革命的红色俄国人有区别,上海人把他们称为“白俄”,或者叫“罗宋人”。1927年,公共租界当局鉴于汉口租界被北伐军控制,授命格雷博夫将军及其所属远东哥萨克军官兵筹组俄国义勇队,保卫上海租界安全。1月24日,在俄国义勇队基础上成立上海万国商团俄国队,后又被扩建为俄国联队。
20世纪20年代,上海俄侨人口增长出现过3次高峰:1922年秋俄国最后一个反苏维埃政权阿穆尔地区临时政府垮台,为逃避红军的追捕,许多俄国人逃到中国。至1923年底,先后有3236人抵沪;1925年后,又有5351人迁居上海;1929年,中国和苏联在东北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为躲避战乱,2000俄人南下上海。大批俄侨不断定居上海,使难民问题日益突出。1924年3月,上海共有俄国“难民”17000余人,至年底,失业俄人靠赈济为生者1350人,靠赈济津贴者2000人。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由于上海外商企业中工人陆续罢工,工部局决定雇佣大批白俄劳工。1925年7月底,上海俄侨有953人被外商企业雇佣,8月底有873人。
30年代是上海俄侨的鼎盛时期,由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大批俄侨转移到上海,在沪俄侨人数大增。1933年,法租界俄侨增加7233人,1934年又增加8260人。公共租界1935年有俄侨3017人。37年时上海俄侨总数为2.5万到3万人,其中包括俄籍犹太人约4000人。
好了,今天关于“上海留学生一战三”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上海留学生一战三”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