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名单,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哪些人?
1、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哪些人?
毛相林、白晶莹、刘虎、李玉、张小娟、张桂梅、赵亚夫、姜仕坤、夏森、黄文秀。
1、毛相林
重庆巫山人,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村主任。他是带领村民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拔除穷根的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原下庄村四周高山绝壁合围,外出只有一条盘旋在绝壁上的羊肠小道,世世代代几乎与世隔绝。
1997年,毛相林带领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荡,壁上爬,用钢钎撬,用雷管炸,用两脚蹬,历时7年,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带领村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通过多年努力,让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观。2016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荣获“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扶贫开发工作2017年度先进个人”等称号。
2、白晶莹
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她积极推动蒙古族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筹划建立国内最大的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等,无偿设计制作出1072件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免费提供给广大绣工及返乡就业大学生使用,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
她带动科右中旗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贫困地区农牧民妇女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在如今的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古族传统刺绣不仅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更成为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3、刘虎
2016年11月任职以来,为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保障目标,解决当地各族群众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找水源、探路线、定方案、划标段。在发现身患肺癌的情况下,仍坚持奋战在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一线。
2020年5月,工程全面通水并投入使用,47万各族群众喝上了“安全水”“幸福水”,彻底告别饮用苦咸水的历史。
4、李玉
2012年以来,李玉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280余天奔走在河北、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推动建立31个食用菌技术推广基地,扶持食用菌龙头企业22个,帮扶800余个村、3.5万余贫困户实现彻底脱贫,年产值达350多亿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
5、张小娟
张小娟生前为甘南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她从小在舟曲一个普通藏族家庭长大,2003年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落户北京。2008年,得知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灾严重时,张小娟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
舟曲县曲告纳镇瓜欧村是张小娟生前的扶贫帮扶村。全村100来户人,其中贫困户34户176人,贫困面占全村近三分之一。2019年底,该村如期脱贫,摘掉了贫困帽。
2、2020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都有谁?
一、丁建华
男,回族,59岁,中共党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旱天岭村是个移民搬迁村,为实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丁建华毅然放弃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工作,担任旱天岭村党支部书记。
截至2019年底,旱天岭村536户18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3%。
二、马金莲
女,汉族,35岁,群众,山西省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8年,她又创办职业培训学校,累计培训1700余人,帮助900余人就业,带动200多个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马金莲是农民自主创业并带人脱贫致富的杰出代表。
三、王文成
男,蒙古族,65岁,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边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打造集生态观光、农俗体验、特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俗游示范村。成立了太仆寺旗首个中药材协会。
五、王昭权
男,苗族,50岁,群众,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沙子坡镇四坳村村民。
2018年1月,他主动申请“脱贫”并牵头成立村里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乡邻共同把肉牛养殖向周边村寨辐射壮大。目前,全镇养牛专业户已达776户,其中贫困户306户,肉牛存栏2185头,户均年增收6000元左右。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个人和先进单位公告
3、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有哪些典型材料?
1、曾德
曾德,简阳德盛集团董事长,简阳市商会副会长。曾德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的号召,带领德盛集团组建帮扶工作组,开展对简阳市新星乡桐麻岭村和飞龙乡方家村的扶贫帮困工作。
建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持续开展电商培训,邀请简阳市的领导直播带货,安排公司的销售实体售卖脱贫村农产品。
曾德充分利用好线上线下渠道帮助贫困村及贫困户增收。他还协助市政府完成永宁桑葚、新市藤椒等24个“四川扶贫”商标注册,助力创响“四川扶贫”公益商标。
为帮助方家村和桐麻岭村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曾德的德盛集团联合优势名牌企业,积极帮助两个村打造生态农家乐,发展休闲采摘农业,开展乡村绿色生态游,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助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曾德始终坚持教育帮扶和技术扶贫。针对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他在简阳市草池镇秀才沟小学建成希望小学,每年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针对部分脱贫户缺乏种植养殖技术的情况,他联系大型种植养殖企业到村考察,指导村民推广应用新技术。
针对交通不便导致快递物流无法入村的问题,曾德让德盛物流配送中心承担起乡镇“最后一公里配送”。他还引导村民改变原有的单一种植方式,创新推出“盆摘有机蔬菜”,并将其搬入超市、端上宴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曾德还先后组织多场专项招聘会,为贫困户提供销售员、保洁工、驾驶员、信息员等就业岗位,大力开展就业帮扶,力求实现“造血式”扶贫。
开展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针对因疫情无法返岗的农民工(含贫困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对孤寡老人等弱劳动力则实行“保障式”扶贫。
曾德压牢企业联系贫困村及贫困户的帮扶责任。针对两个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滞后的问题,他积极推进两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
4年多以来,德盛集团先后捐资捐物2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300个,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0多万斤。
2、杨帆
杨帆,简阳市扶贫移民服务中心副主任,先后荣获简阳市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简阳市“五有五做”好干部等称号。
在扶贫机构重组之初,杨帆第一个主动请缨加入脱贫攻坚队伍。作为综合科负责人,她充分发挥扶贫机构承上启下、协调各方、统筹组织的作用。
担任市扶贫移民服务中心项目科科长、中心副主任以来,杨帆又挑起全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的重担。
面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难度大、遗留问题多的压力和挑战,她从管理制度入手,组织协调各行业部门、镇(街道)有序稳步推动扶贫资金项目工作。
在没有可供借鉴经验做法的情况下,杨帆结合实践、勇于探索,研习历年文件,牵头修订完善实施细则、工作指南,建立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有效模式,为简阳市扶贫资金项目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作出积极贡献。
杨帆还研究创新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有效途径。她牵头研究建立“扶贫项目绿色通道”、扶贫项目倒排工期推进制度、项目监管常态化管理制度、扶贫资金项目发现问题跟踪整改制度等,确保扶贫资金项目经得起历史检验。
杨帆主动探索扶贫减贫带贫长效机制。她探索扶贫资金多种投入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在扶贫资金项目规范化管理以及产业扶贫、贫困村集体经济壮大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扶贫是一场攻坚战,没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坚持不下去的。”杨帆始终怀着这种激情,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她没有停歇。瞄准简阳市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她正围绕解决相对贫困人口问题以及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继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3、刘海川
刘海川,成都简阳市雷家镇石岩寺村驻村干部,是石岩寺村群众心中的“草莓书记”“扶贫好青年”。自2018年6月到村以来,刘海川就在石岩寺村致富脱贫的道路上奔忙。
“要想富、先修路”,两年间,刘海川累计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超过1000万元,新建村组硬化道路32.8公里,实现“户户通”,新建蓄水池101口,提灌泵站1座,并牵头建成农业示范园。
脱贫重在增收。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刘海川牵头建成了石岩寺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高品质大棚草莓。他聚焦产业长远发展,打造“石岩草莓”特色品牌,建立产品营销体系,一举成为“盒马鲜生”供应商。
草莓种植户大多都是贫困户,拿不出钱买草莓苗和肥料,刘海川先后贷款8万元,从母亲的手术费里挤出3万元,凑钱借给种植户买草莓种苗买肥料。
按照“分类分级、精准帮扶”的工作思路,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刘海川发展了“家庭养殖”项目,针对全村普通农户推广“茵红李”标准化种植,并成功打造了“石岩土鸡”和“石岩茵红”两个特色农产品牌;
形成了石岩寺村“一莓一鸡一李”的品牌矩阵,让村里“土特产”变成了城里的“抢手货”。
扶贫要扶智。为了让村里的孩子拥有梦想,刘海川利用寒假抢抓工期,将原本透风漏雨、破败不堪的农村小学改建为一所同时拥有塑胶操场、计算教室和图书室的现代化小学。
他还设立专项奖学金,开设驻村干部支教小课堂,建立公益游学机制,开展“走出农村看世界”公益游学活动,让孩子们去看看乡村以外的世界。
在刘海川的带领下,石岩寺村决胜脱贫攻坚,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7%,从贫困村蜕变成为全镇的产业强村。
他也先后荣获简阳市“乡村振兴青年标兵”、成都市“蓉城先锋·党员示范标兵”、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2020”感动人物称号。
4、刘建国
刘建国,成都东部新区董家埂镇核桃村党支部书记。幼年丧母的刘建国在家乡父老的关怀下成长,为回报家乡,事业小成的他回到核桃村,临危受命担任核桃村党支部书记。
核桃村是省级贫困村,历史遗留问题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脱贫工作异常繁重。刘建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奋战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一线,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繁重的工作曾经让他两度晕倒住院,独生女儿的婚礼也没能亲自操办。
针对核桃村耕地少、村民思想观念落后、人口老龄化严重等实际情况,刘建国想方设法鼓励贫困户勤劳致富,在有限的耕地上最大化地发展高附加值的产业,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
刘建国邀请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的专家实地调研,并与村两委干部反复推敲,最终决定在核桃村发展韭菜产业。面对村民的顾虑及反对,他挨家挨户耐心做思想工作,带领村民到全国最大的韭菜基地实地考察。
通过了解行情、技术,选育优良品种,逐步让村民消除了疑虑。他还与贫困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刘建国坚持不落下一户的原则,将贫困户增收与贫困村产业发展有机结合。核桃村成立了集体专合社,采取“农业经纪人+村集体+贫困户”的合作运行模式;
建立起贫困户务工收入、效益分成、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群众利用土地入股,享受合作社的分红,帮助贫困户多渠道、长效稳定增收。
刘建国还创新思路,修建冻库储存农副产品,修建彩钢大棚种植金针菇,修建钢管蔬菜大棚种植绿色大棚蔬菜,建成20千瓦光伏发电助力村集体增收,为村民就近务工创造条件……
在刘建国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核桃村顺利通过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实现脱贫摘帽,并先后获得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成都市“三美”示范村等荣誉。刘建国也多次荣获乡村“新乡贤”“优秀支部书记”等称号。
5、吴启红
吴启红是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根据组织安排,吴启红来到简阳市石钟镇民强村挂职驻村扶贫。
他用好挂职广安市前锋区副区长分管扶贫和农口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成都大学的各项资源,全力帮助民强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民强村村民奔康致富。
吴启红在产业发展上谋实招,在民强村牵头发展起了“订单农业”项目,即在成都大学扶贫办和后勤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民强村与成都大学签订相关协议,根据成都大学的需要下订单,民强村的各项农副产品直接供应成都大学食堂和扶贫产品窗口。
“订单农业”项目稳定了民强村农产品销路。在产业做精做特方面,他带领村民大力发展了生态鸡(蛋)、黑土豆、黑玉米、年猪等特色农副产品,并试点发展乡村旅游热点“标配”的民宿经济,推动民强村“一三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了乡村旅游零的突破。
他促进成都大学积极强化和创新在民强村的党建引领脱贫攻坚,配合学校在民强村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学院教工支部和民强村党总支结对共建,通过“以购代捐”帮扶民强村困难群众增收。
他还组织学校多个部门到村支教、对村小教师开展师资培训及到村开展法制宣传。此外,他还积极联系学校师生到村实施乡风民俗墙绘工程、举办田园诗歌文化节,助力乡村振兴。
他还发挥专业优势,组建社会实践团,对民强村的房屋结构、道路桥梁、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交了详细的分析报告和整治意见,助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吴启红在民强村脱贫攻坚战线上真抓实干、迎难而上,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人民教师和党员干部形象,连续两年被简阳市授予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荣誉。
4、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享受什么待遇?
根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有关文件规定,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人员享受国家级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现将我区相关人员名单印发你们,请各地各部门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功勋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实施细则(试行)》规定,及时落实好获奖者的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包括高定工资、春节慰问金、荣誉津贴)等各项表彰奖励获得者待遇。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是党中央决定,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表彰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授予康柏利等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表彰进程
2021年2月10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就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进行全国公示,公示期为2021年2月10日至2月14日。对拟表彰对象有异议的,请于公示期内向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汪洋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授予康柏利等1981名同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官网-政务公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