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什么节日,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1、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是我国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彝族火把节为代表,举行时间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每次举行三天三夜,在节日里会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和彝族的宗教信仰、历史、文化、社会有直接关系。
火把节是什么节日
火把节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例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等,不同民族火把节举行的时间也不同,不过大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24左右,白族则在6月25左右,拉祜族在6月20日左右,彝族的火把节会举行三天三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迎火、玩火、送火。
彝族的年节
对于彝族来说,火把节就相当于他们的年节,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最开始起源于唐朝南诏,当时名为星回节,后来经过代代相传,逐渐变成彝族人民文化的象征,成为家喻户晓的佳节。
火把呈现出来的民族文化
火把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非单一的一种,而是百花齐放,活动中含有宗教信仰、歌舞、曲艺以及民间文化、审美等等,火把歌调形式多样,但是大多都有固定的格调,这样也是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
火把节的形成
火把节的形成和各民族的原生崇拜、民间传说自己宗教与很大的联系,另外也和彝族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也有直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如此瑰丽有盛大的节日。
2、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以及贵州等地,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节期时间有3天,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节日期间会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的活动。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节日,流行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彝族地区,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其场面十分的盛大、壮观,是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
火把节的节期时间有3天,别名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族的新年,所以这个节日在彝族地区尤为重要。
节日期间各族的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举办各种有趣的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唱歌跳舞,或是赛马斗牛、摔跤,近代时期人们会利用欢聚之机,进行情人的相会或是开展商贸活动。
3、火把节是什么族的重要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2021年7月, 由于多种原因,凉山喜德、昭觉两县火把节活动取消。
火把节的历史渊源:
彝族火把节的起源,追溯其根源就是来自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
首先从彝族居住的地理环境来看。彝族主要分布于金沙江两岸的凉山、乌蒙山、哀牢山等高寒山区,对火的依赖比其他民族更强。火是人们照明取暖熟化食物的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
在生产上,用火将埋藏在地中的树枝树叶堆引燃,使其燃烧,使土地肥沃。人们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火,由于彝族人民对火的依赖性强,在意识形态上,火对彝族的影响也就更大些。
其次从彝族的原始宗教活动仪式来看。每次的原始宗教活动都是以在屋内或门外燃火堆,借以呼唤火神为开始。火在彝族原始宗教活动意识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致通常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敬火的意识。
再次从彝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中来看。每家在进人新房前都须先烧红一块石头,再摘一些苦蒿苗装进瓜瓢里,放进少许水,把烧红的石头丢进瓢中,再围绕屋内四角以示驱祛所有污秽,然后主人才全部进入屋内。
凉山彝族谚语说“所吃的都要见火”般从屋外拿回家的畜肉或兽肉,进屋前都必须在门外燃小堆火,将拿回的畜兽肉在火上熏后才能进屋,以示驱秽。新媳妇进屋前也在门口燃小堆火使其从上面跨过才能进屋,也是以示驱秽。
4、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由于长期的历时性发展和地域性的演变,火把节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还是早期那种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形态,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民间广泛流传的火把节传说,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