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指南网

您好,欢迎访问留学指南网,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构造区,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2024-03-19 15:30分类: 国际预科留学 阅读:

1、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在新构造期,中国西部,即青藏和新疆构造域表现为地壳挤压、缩短、增厚的 “闭合”特征; 在东部及近海构造域表现为地壳伸展、拉张、减薄的 “张开”特征。但是,在台湾岛又表现为地壳受挤压、缩短而 “闭合”增厚的特点。由此,中国大陆及其海域的第四纪构造分区可大致以贺兰山-龙门山-小江断裂带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大一级新构造域,即地中海-喜马拉雅新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新构造域,并可进一步划分出 7 个新构造区和 21 个构造亚区(图 13-13)。

图 13-13 中国第四纪构造分区图(据李祥根,2003)

1. 地中海-喜马拉雅新构造域(Ⅰ)

位于中国南北构造带以西,处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区。新构造时期地壳发生了明显的加厚、缩短与抬升,形成了以逆冲断层、压陷盆地、大型走滑断层和挤压构造等为主的构造型式,可分为喜马拉雅新构造区(Ⅰ1)、青藏高原新构造区(Ⅰ2)和新疆新构造区(Ⅰ3)。

(1)喜马拉雅新构造区(Ⅰ1)

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缘,雅鲁藏布江谷地以南地区,具有强烈挤压隆起特征,平均海拔高度 6000m 以上。该区山系地壳厚度近 70km,其南、北两侧分别由新构造时期新生断层———主前锋冲断层和具新构造时期强烈活动的雅鲁藏布江断裂挟持。区内还有一系列北倾的,朝南仰冲的断层带平行于山系展布,同时出现了以北北东向为主的张性断层和裂谷系。印度板块以每年 50 ~60mm 的速度向北俯冲和推进,喜马拉雅山系呈现强烈的碰撞叠积式上升状态。上新世以来,山系上升了 3000 ~4000m。在地壳内 15~20km 深处存在低速层,显示有熔融岩浆和高热流源及高地温梯度。强震活动频繁,据历史记载和史料分析,有 8 次震级达 8 级或 8 级以上特大强震的记录。

(2)青藏高原新构造区(Ⅰ2)

是 “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其地域辽阔、构造复杂,南起喜马拉雅新构造区(Ⅰ1)北迄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南北宽约 1400km 左右; 西起帕米尔高原,东以六盘山-龙门山-安宁河-小江一线为界,东西长约 2700km,总面积 240 ×104km2,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1/4。

新构造时期该区地壳在不断地增厚,地壳平均厚度为 70km,藏北高原亚区(Ⅰ42)和羌塘高原亚区(Ⅰ32)最厚,柴达木盆地亚区(Ⅰ12)地壳厚度一般在 50~55km,在高原周边迅速变薄,形成地壳厚度陡变带。中、上新世以来整体抬升,上升幅度达 3500 ~4000m。局部有差异性断块沉降。新生代晚期岩浆活动十分活跃,断裂甚为发育,多为具走滑性质的压性弧形断裂。在柴达木盆地的更新世地层中,还发育了一系列 NW 向褶皱。该区壳下 15 ~30km 和 40 ~50km 深处有一或两层低速层,为下部地壳的重熔岩浆层和地震多震层。本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柴达木盆地亚区(Ⅰ12)、巴颜喀拉山地亚区(Ⅰ22)、羌塘高原亚区(Ⅰ32)、藏北高原亚区(Ⅰ42)及川滇亚区(Ⅰ52)。

(3)新疆新构造区(Ⅰ3)

该区包括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等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以北。天山横亘于塔里木和准噶尔两个大型内陆盆地之间,东部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其以北的阿拉善沙漠。塔里木-阿拉善南沿是帕米尔山系-西昆仑山系-阿尔金山系-祁连山山系高大的屏障,也是巨型重力梯度带和地壳厚度陡变带。准噶尔北沿是阿尔泰山系。总面积约 171 ×104km2。在地貌特征上表现为强烈隆起山系和大面积下降盆地相间的格局。本区自北而南又可分为准噶尔盆地亚区(Ⅰ13)、天山山地亚区(Ⅰ23)、塔里木盆地亚区(Ⅰ33)及阿拉善亚区(Ⅰ43)。

该区地壳厚度为 42 ~60km,盆地薄,山系厚。新构造时期,在整体抬升的基础上,发育了主要受 NE、NW 向两组断裂控制的压陷性断块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伊犁盆地、吐鲁番盆地等,控盆断裂多具逆冲和走滑性质。与压陷盆地相邻的是强烈隆起的断块山,如天山、祁连山等,隆起和下沉幅度相差 1000~12000m。历史和现代地震沿亚区之间的拼接带发育。

2. 滨太平洋新构造域(Ⅱ)

位于南北构造带以东的大陆地区。主要表现在中国东部近海海域新构造下降运动,以区域引张性质的大面积沉降为主,具有继承性沉降特点。根据构造活动性和沉积盆地的分布,可分为东北新构造区(Ⅱ1)、华北新构造区(Ⅱ2)、华南新构造区(Ⅱ3)和台湾-南海新构造区(Ⅱ4)。

(1)东北新构造区(Ⅱ1)

该区位于怀来-南口-唐山-渤海北西西向最新活动断裂带以北的中国东北三省和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北部山地。以依兰-伊通断裂(郯庐断裂北段)和大兴安岭山前断裂为界,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内蒙古-大兴安岭亚区(Ⅱ11)、松辽盆地亚区(Ⅱ21)及长白山亚区(Ⅱ31)。

本区新构造运动的最大特点是火山活动强烈。区内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火山喷发频繁,玄武岩广泛分布。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且震源较深,珲春、绥芬河一带是中国大陆惟一的深源地震区。在地貌特征和新构造活动方面表现为东、西部隆起山地和其间下降平原。上新世以来,东西部山地上升幅度为 500~700m,而中间平原最大下降幅度为 100m,而南面的下辽河地区最大下降幅度达 400 余 m。区内地壳厚度东、西部分别为 36km、38km 左右,中间最薄处为 30~34km。该区受来自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应力作用已经很小,仅以 0. 5 ~0. 1mm / a 的速率向东北方向移动。

(2)华北新构造区(Ⅱ2)

该区北界划在内蒙古狼山、大青山和河北省燕山以南,南界位于秦岭、大别山以北,西起吉兰泰-银川盆地,东到胶东和南黄海,总面积约 140 ×104km2。本区进一步划分为鄂尔多斯亚区(Ⅱ12)、黄淮海平原亚区(Ⅱ22)及胶东-黄海亚区(Ⅱ32)。

本区是中国东部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地区,主要表现为西部鄂尔多斯地区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的上升及其周边断陷盆地的强烈下降和东部平原地区下降的差异。地壳厚度以太行山为界,形成西厚东薄的转折带,西部地壳厚 44~46km,东部地壳厚 37~34km,渤海地区仅29km。发育有汾渭、河套、银川、华北等断陷盆地,新构造时期沉积厚度一般为 300~500m,最大达 2000m(如渭河盆地)。华北是中国东部大陆地震最活跃的地区,在有地震记载以来,发生过8 级及8 级以上地震6 次,7 ~7. 9 级地震16 次,6 ~6. 9 级地震72 次,表明其新构造活动强度不亚于中国西部和青藏地区。

(3)华南新构造区(Ⅱ3)

本区位于秦岭-大别山以南,龙门山-小相岭-哀牢山以东的中国大陆东南部以及上海、杭州湾以东部分的东海大陆架地区。东南部以南海北部陆缘断裂和东引-苏岩断裂为界。陆上总面积近 200 ×104km2。大致又以武夷山-云雾山、武陵山和武当山为界划分出东南沿海亚区(Ⅱ13)、黄山-南岭亚区(Ⅱ23)、四川盆地亚区(Ⅱ33)及秦岭-大别山地亚区(Ⅱ43)。

该区的新构造运动表现为相对稳定,以整体缓慢上升为主。地壳西厚东薄,北厚南薄。四川盆地亚区和秦岭-大别山亚区地壳厚度为 37 ~40km,东海大陆架部分地壳厚度仅 26km。新近纪以来,除了江汉-洞庭盆地、南阳盆地及沿海港湾沉积盆地仍有沉积外,大多数盆地均已结束沉积。抬升幅度一般为几百米,最大幅度可达 1000m,最大沉降幅度不过 200m。雷琼地区新构造时期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次(幕)间歇活动特征,福建闽西、明溪地区火山活动持续到中更新世。本区很少发生 5 级以上地震,为少震、弱震区。历史时期泉州地震(1604 年,8级)、南澳地震(1918 年,7. 2 级)、海口地震(1605 年,7. 5 级)等均沿该区东南边缘的断裂构造带发生。

(4)台湾-南海新构造区(Ⅱ4)

本区的范围是中国南海海域和台湾岛,包括台湾海峡及台湾北部冲绳海槽西坡以西的东海大陆架,总面积约 250 ×104km2。内部又以台湾海峡南口的北西向断裂为界分为南部的南海亚区(Ⅱ14)和北部的台湾-东海亚区(Ⅱ24)。南海亚区的东、南、西面分别同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和中南半岛相邻,北面以南海北部陆缘断裂与华南新构造区(Ⅱ3)为界。

南海亚区(Ⅱ14)新构造时期以下降运动为主,曾母盆地下降幅度达 2000m。该亚区地壳厚度由北部陆地 32km 向海洋方向减薄,于小洋盆位置地壳厚仅 9~12km。本区于马尼拉海沟消减的速率高达100mm/a,南部地区的海域及礁岛等地壳相对稳定,新构造运动较弱,但北部的西沙海槽扩张速率为 17 ~23mm/a。

台湾-东海亚区(Ⅱ24),尤其是陆上的台湾岛隆起块体部分,是本区最主要的抬升区,其新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广泛发育一系列与岛弧平行的线状褶皱与逆断层,台湾岛已明显地显现出 5 个新构造运动阶段。自新近纪(蓬莱运动)以来,中央山脉的内部隆起幅度超过2500m。地壳最厚处达 40km,在壳下 20km 和 40km 左右是地震密集层。

构造区,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2、构造区划的几点准则

(一)三种不同角度构造区划的关系

综合性构造区划,一般是分别以不同构造区带中各自的突出特点,如克拉通统一基底的形成期及其隆坳状态,造山带内从裂陷、拗陷期到形成褶皱带的主造山期,盆地的成盆时期及类型等为主要标志,进行构造区划和编图。实际上,综合性大地构造图多为一定地理范围内不同时期、不同性质构造单元及不同动力机制构造格局的综合反映。

断代性构造区划,是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构造阶段进行的构造区划与编图。这是由于若干复杂构造区带,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其构造单元性质、区域构造格局及动力学机制,会发生明显变化与转化,如中国东部-朝鲜半岛自古生代进入中、新生代时期的变化状况,因而有必要对关键性构造阶段进行断代性专门剖析。

依据岩石圈的组构特点进行大地构造类型划分,就是不限于对地壳上部的地质构造研究,而是将表部和深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结合起来,从地壳-上地幔岩石圈的不同组构特点,作为划分不同大地构造类型的标志。

对中国东部-朝鲜半岛的大地构造分区,拟以综合性构造区划为基础,将综合性构造区划与断代性构造区划结合起来,并适当与岩石圈组构造特点所反映出的不同大地构造类型联系起来。

(二)三种主要类型构造单元及其划分标志

全球性大陆范围内三种主要构造单元类型,即前寒武纪克拉通(陆块),不同时期造山带和不同类型沉积盆地,在中国东部-朝鲜半岛范围内发育齐全,而且颇具特色。

在综合剖析不同时空条件下所产生的构造运动序列、构造-建造特征、不同地壳类型及其转化特点的基础上,对上述三种主要类型构造单元进行具体划分和阐述。

1.前寒武纪克拉通(陆块)

主要依据其统一基底形成期,进行总体区划;进而根据其晚前寒武纪—古生代沉积盖层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及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特点,再分为隆起-坳陷、凹陷-凸起、古克拉通基础上的陆内造山带或陆内造山作用影响区等。

2.不同时期造山带

主要依据其演化过程中裂陷、坳陷-褶皱带、活动-稳定的转折点或不同地壳类型的转变期,即主要造山期(主造山期)进行划分;进而还可根据其不同构造部位构造-建造及构造-地貌特征,进行横向分带(亚带)、纵向分段。

3.不同类型沉积盆地

侧重剖析其基底类型、盆地原型及演化过程、构造部位与盆地构造类型、构造-建造演化过程及含油、气性特征等。鉴于对本区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所属构造类型的认识,颇多分歧,有待进一步研讨。笔者对本区大陆内部(包括海域)的多数中新生代盆地皆以“上叠盆地”或“裂陷盆地”、“裂谷盆地”视之,并尽可能分别反映出其详细的实际资料。对少数接近陆缘带的盆地,则暂归属为“前缘盆地”。

对以上三种类型构造单元的划分名称,应尽可能反映出不同级别的命名系列。

(三)不同构造单元的四种分界类型

1)突变型:多以韧性或脆性断裂带为分界线。如大别-苏鲁造山带及其次级单元界线。

2)渐变型:常以不同岩相-厚度特征及建造类型反映出来。如辽胶地块及朝鲜北部地块的次级单元界线。

3)重合型: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分界标志线重合一起。如苏鲁造山带北界的牟平-即墨-五莲断裂带。

4)覆盖型:分界线为后期沉积物所覆盖,只能据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推断。如中朝克拉通北界的岩石圈断裂带大部分属这种类型。

(四)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断裂构造

尽可能查明其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最大切割深度、主要活动时期与影响、力学性质及其转变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的研究程度(崔盛芹等,2000),本区发育有若干深切地壳或岩石圈的重要断裂带,其产状主要有三种不同形式——陡倾式、缓倾式及顺层式,分别可以郯庐断裂带、太行山山前断裂带、京津唐地区地壳内部不同层次间顺层断裂为代表。另一方面,若干重要断裂带也属于区划性断裂带,构成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边界断裂(表3—1)。对本区主要的边界断裂,将在下一章中逐一阐述。

构造区,中国新构造运动分区

3、构造分区

根据本次重、磁、电测量结果,再参考黑龙江省虎林盆地区域重力资料,虎林盆地及周边可划分出8个二级构造区。即兴凯湖隆起(F2为界)、东林坳陷(F3为界)、小青山隆起(F4为界)、穆棱河坳陷(F5为界)、中央隆起(F6为界)、虎林河坳陷(F7为界)、迎春隆起(F8为界,该隆起与虎林河坳陷均位于敦密断裂之间地带)、完达山隆起(又可称那丹哈达岭褶皱带,F10为界),具体见图8-1e。以上构造分区地球物理场特征描述如下:

兴凯湖隆起:北界为F2断裂。重力异常平稳,平均100×10-6m/s2。化极后磁异常在零值背景稍有波动。在电性结构上,可分为三层,1~1.5km以上为低阻层,电阻率只有几欧姆米;1~1.5km至4km为第二层,即中阻层,电阻率在200~300Ω·m,该层在南端变厚,可达7km,北端减薄,在MT6点号处尖灭;第三层从4~20km为一巨厚的低阻层,电阻率平均几十欧姆米,这一层也是寻找油气藏的有利地带。

东林断陷:北界为F3断裂。重力异常平稳,表现为-130×10-6m/s2的低值区。在F2断裂位置上,异常为高值到低值变化的梯级带。磁异常在南部平稳,量级接近零值,但在F3附近出现220nT的小范围高值异常区。从电阻率图上看,该断陷电阻率较低,仅几到几十欧姆米,且延深较大,已经超过20km。

小青山隆起:北以F4断裂为界。重力异常表现出200×10-6m/s2的高值正异常。磁异常以负值为主,平均-100nT,向北有上升的趋势。电阻率可分为三层,上层厚度近0.8km的低阻层,电阻率约为几十欧姆米;中间层为中阻,厚度近14km,电阻率几百至上千欧姆米;在接近20km深度时,又有低阻存在的趋势,电阻率仍在几十欧姆米左右。

穆棱河坳陷:北以F5断裂为界。重力异常从小青山隆起的高值开始下降到平均值只有20×10-6m/s2的小正异常。但磁异常在该坳陷区表现出强烈的正、负跳跃,变化范围达500~-600nT,也是该剖面全区变化最大的地方。电阻率可分三层。上层低阻几十欧姆米。但厚度只有1km左右;中层为中阻,厚度1~4.5km,电阻率为1000~3000Ω·m;下层又为低阻,只有几欧姆米,但深度大于20km。

中央隆起:北以F6断裂为界。又可称虎林中央隆起。重力异常表现两侧高、中间低的变化,高值平均为200×10-6m/s2,低值只有90×10-6m/s2。磁异常以负值为主,量级在50~-100nT之间变化。其南测有一厚度近600m、平均几十欧姆米的低阻层,而北部高阻几乎出露地表,电阻率达几千甚至上万欧姆米,向下延深超过20km。

虎林河坳陷:北以F7为界。该断陷范围狭窄,南北宽度只有5km左右。地形平坦,海拔70m左右。重力异常由中央隆起的正高值异常急剧下降到该断陷的-100×10-6m/s2。地断陷区,重力异常表现两头高、中间低变化曲线。磁异常相对平稳,平均值只有-40nT。电阻率较均匀,平均只有上百欧姆米。这种低阻从地表向下延深大于20km。

迎春隆起:以F8断裂为界。地形为山区,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40m。重力异常平稳,平均值较小,只有25×10-6m/s2。磁异常仍以负值为主,平均为-100nT,靠近东方红镇附近,跳跃大。正负异常达400~-300nT。是本区磁异常第二变化大的地区。电阻率除上部分布有厚1km、电阻率约上百欧姆米的低阻层外,下部延深一直超过20km都是高阻层,电阻率在5000~10000Ω·m。

完达山隆起:以F10断裂为此界。地形进入山区,起伏较大,最高山海拔近180m。重力异常从东方红镇的100×10-6m/s2缓慢向北下降,到青山林场已降到-100×10-6m/s2。磁异常相对平缓且为负值,数值保持在-150nT左右。电阻率分为两层。上层厚约700m、电阻率约100Ω·m的低阻层,可能为新近系砂岩;第二层为高达上万欧姆米、向下延深大于18km的高阻层。

以上二级构造区的划分是根据地球物理综合资料进行的。如果单从重力异常上看,东林坳陷、虎林河坳陷均属负异常,而穆棱河坳陷属正背景场中的低异常,迎春隆起与完达山隆起相比,前者为异常形态接近零值的稳定区,后者为异常形态由零变负的逐渐降低区。再根据磁异常和电性资料来划分的话,虎林盆地的构造可重新划分出兴凯湖坳陷(北F3为界),即把东林坳陷与兴凯湖隆起合并。而小青山隆起、穆棱河坳陷与中央隆起合并,统称为中央隆起,其他与前者划分一致。

4、(三)中国大陆构造域分布

中国大陆的地质构造格架,主要是晋宁—印支期的海陆“开”、“合”,与燕山期以来现代板块活动的结果。构造域的划分可以将构造类型在时间演化、空间展布、组合规律和动力体系的关系及特征充分的反映。中国大陆及陆缘海域可以划分为四个构造域,它们相互干涉或先后重叠,往往不存在截然边界,但有各自的主要场所。古亚洲、古华夏构造域主要形成于晋宁—印支期,属古板块活动范畴;特提斯构造域包括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古特提斯主要形成于华力西期,新特提斯主要形成演化于燕山期与喜马拉雅期;滨太平洋构造域成生于中、新生代,在中国大陆东部大部分叠加在古亚洲、古华夏构造域之上。滨太平洋构造域与新特提斯构造域都是现代板块构造活动的产物。

古亚洲构造域范围包括昆仑—秦岭山链及其以北的中国北方大陆,并延入俄罗斯和蒙古境内,由古生代以来西伯利亚板块、塔里木-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的反复离散、聚合而成。其主体构造呈近东西向延展,沿区内一系列造山带分布着多期次、多类型的火山岩、花岗岩、基性岩、超镁铁岩带(部分构成蛇绿岩套)以及变质岩带,组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山链。分布于其间的华北、塔里木、准噶尔、嫩松、佳木斯、柴达木等大小陆块(微陆块),大部分被中、新生代盆地所覆盖。古亚洲构造域呈现东西向块、带镶嵌格局基本特征,西部受特提斯构造域干扰走向略向北西西偏转,东部遭北东—北北东向滨太平洋构造域叠加改造,构造面貌发生扭曲和复杂化,中部由于安加拉陆块的推挤或阻挡而向南弯滑。古亚洲构造域可分为天山-兴安、塔里木-华北和昆仑-秦岭三个构造区。

特提斯构造域主要包括昆仑-秦岭活动带以南、扬子陆块以西的青藏高原地区。分属华南板块的西部陆缘带、藏滇板块和印度板块北缘。自南而北可分为:新特提斯带、古特提斯带和特提斯挤压活动干涉区。新特提斯开始出现于三叠纪末,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张裂带开始活动,到侏罗纪进一步扩张形成中、新生代洋盆,也就是特提斯主域向南延移。雅鲁藏布江带间的蛇绿岩套以及深海沟沉积,即为新特提斯洋的遗迹。以雅鲁藏布江为界,新特提斯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新特提斯南带属于印度古陆边缘的喜马拉雅板片,北带属藏滇板块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冈底斯陆缘活动带。古特提斯为晚古生代时期位于劳亚古陆与冈瓦纳古陆间的楔形大洋,其形成于晚古生代初期,发展至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在现今澜沧江一带向南(西)俯冲于藏滇板块之下,最后导致藏滇板块与扬子西缘岛弧带的碰撞。以澜沧江为界,古特提斯可划分为南(西)带和北(东)带。古特提斯南带属冈瓦纳的藏滇板块北(东)部的羌中南-唐古拉-保山陆块,北带以金沙江结合带(或转换断层)为界,分别为华南板块的羌北-昌都-思茅(微)陆块和松潘-甘孜活动带。

特提斯构造域的构造运动开始于华力西期,其后的中—新生代历次构造运动逐渐加强,始新世构造运动最为强烈,区域性断裂及褶皱都以弧形展布为其特点。北部主要褶皱及断裂一般呈东西向,向东南急转为南北向。在转折部位地壳强烈压缩,各级构造呈束状紧密排列,向南又逐渐撒开形成帚状构造。次级构造也以弧形为特点。主要断裂深切地壳,使基性喷发岩及中酸性侵入岩均延断裂展布,形成平行于构造线的线形岩浆岩带。主要断裂带的前期常为微陆块的结合带,亦是区内主要构造单元的分界线。

特提斯构造域为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间的构造域,由于板块构造活动从华力西期开始,特提斯洋由北而南逐渐拉张、闭合,每一次板块的缝合都导致两条以上俯冲带的形成,从而出现结合带、陆块和构造岩浆岩的条带状分布格局。多期的造山旋回以及多次强烈的陆内A型俯冲是特提斯构造域的主要特点,并使本区的构造景观更为复杂化。每次洋壳的消减都伴以大陆增生,显示由萌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的演化,并出现构造运动主旋回亦由北而南、从老到新的演化模式。由晋宁期元古大洋潜没于扬子古陆开始,加里东期塔里木、华北陆块与华南板块的会聚,扬子陆块增生。华力西—印支期金沙江及澜沧江一带古特提斯的闭合,使藏滇板块拼接于华南板块之上。最后沿雅鲁藏布江形成结合带,使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聚合。这个过程即是欧亚古陆不断向西(南)增生的过程。由于最后的喜马拉雅构造运动驱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致使澜沧江以西条带状构造最为明显,而向北逐渐减弱,构造渐趋宽缓,这是特提斯构造域又一特征。

古华夏构造域展布于中国大陆东南部,主要包括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大构造单元。构造奠基于扬子、华夏两个古陆块以及两个陆块碰撞所形成的四堡期弧形造山带。此后,受到多期拉伸裂陷与来自东南方向的压缩作用,经加里东、华力西运动,发展至印支期,形成一个围绕上扬子地块,总体作北东—北北东向展布的叠加式复合造山带,与川滇青藏地区向北东方向突出的弧形造山带大体对称,两者互有影响,于攀西、黔东南两条南北向构造之间为一显著的构造干涉地带。构造域可分三个构造带:北西部是稳定核心上扬子—康滇带;中部为下扬子—江南带,围绕上扬子陆块伸展,下扬子区受秦岭带构造干涉明显,江南区则为一条反“S”形碰撞型山链,并由四堡、晋宁期碰撞型花岗岩组成岩浆弧;南部为华夏带。

江南、华夏构造带之间的绍兴-萍乡-北海结合带,是一条重要的地球物理界线,两侧重磁场有明显差异。结合带也是华南的一条重要构造带,其东段有南、北两支,北支起自长兴一带,在皖南、赣东北有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南支起自绍兴,中间为浙西古微陆块。西段会合于东乡附近,西过萍乡,南下北海,呈弧形展布。

南华加里东期裂谷,可能是沿绍兴-萍乡-北海古结合带发展起来的,并经加里东运动再次拼接。因之,加里东期褶皱系可分为两大部分,即西北部发育于扬子基底斜坡上的湘桂地区的褶皱带和东南部奠基于华夏古陆上的褶皱带。后者由于先是向北,后是向西的逆冲、叠覆、拼接,形成了一系列“S”形褶皱带和陆壳重熔型花岗岩带,在拼接带西南端留下了钦州残留海槽,并于早二叠世末闭合形成华力西褶皱系。

印支运动在中国华南大陆具板内造山性质,迄今尚未找到当时陆缘带的踪迹。由武夷—云开至沿海地带,印支期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渐次增强,说明已十分接近大陆边缘。板内最重要的浙赣湘桂“S”状弧形褶皱带,分布在绍兴—萍乡—北海古结合带及其西北前缘,雪峰—武陵具逆冲褶皱带特征,川中坳陷为其前陆盆地。

古华夏构造域格局,由于构造域的东南部是一个裂解沉沦了的华夏古陆块,并滨临东南侧的古大洋,因而它的构造、沉积、岩浆、变质作用的演化,既具有陆间活动的特点,又具有渐次向南迁移的发展趋势。

滨太平洋构造域在印支运动后,由于联合成一个整体的欧亚超级大陆板块与库拉-太平洋超级大洋板块间发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滨太平洋构造域,其影响深入板内,并使大陆受到了大面积、大规模的改造。从侏罗纪进入剧动期,总体自早而晚向洋迁移。波及范围大体为贺兰山—龙门山—康滇南北向构造带以东,构造呈北东—北北东向“向洋分带”,重叠于古亚洲构造域东部和古华夏构造域之上。自西而东可划分为三个大带和七个次级北北东向构造带:鄂尔多斯-四川前陆坳陷带,大陆构造-岩浆“活化”带和陆缘活动带。其中大陆构造-岩浆“活化”带分为四个亚带:即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隆起带、松辽-华北-江汉断陷带、长白-诸广构造隆起带和东南沿海花岗岩、火山岩山弧。陆缘活动带分为二个亚带:即陆缘海域沉降带和完达山-台湾碰撞造山带。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北东向构造带,组成了大陆上的盆岭构造格局和陆缘沟、弧、盆系,排列有序迭次向洋推进。当然,构造-岩浆带在总体向洋迁移的背景下,由于板内古结合带、断裂带对岩浆活动的影响,也存在中心式或对称式分带。并且,在北东—北北东向构造-岩浆带活动的同时,东西向构造-岩浆带也有发展,可见板内构造活动的复杂性。

早中侏罗世太平洋水域的板块活动尚不清楚,但东亚大陆相对于太平洋发生了左行扭动,由此推断库拉板块已开始向北隐没,同时西伯利亚板块作经向挤压,大陆南侧的特提斯洋向北俯冲,导致深层次的“压性改造”。由于转换作用以郯庐为代表的断裂系加速左行走滑。其后滨太平洋陆缘造山活动已迁移到大陆以东,而西侧的“印度突出体”快速北进与欧亚板块碰撞,并持续向北推挤。中国大陆东南缘的向洋“突出”,与造山后的松弛作用联合,出现了陆块的“张性改造”。陆缘海和岛弧的形成也与伸展作用有关。

由于四个构造域相互的复合与联合,在中国大陆中部地区尤为显著。长期以来,作为古亚洲、特提斯、古华夏三大构造域聚合点的上扬子古陆核,被压缩成一个菱块状的前陆盆地,在松潘-甘孜地区出现一个倒三角形地体。在横断山脉与梵净山脉之间,由于遭受特提斯、古华夏构造域的对挤和上扬子陆块的制约,形成了近南北向构造带的北东、北西向构造的复杂干扰现象。中、新生代以来,在特提斯、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联合作用下,自贺兰山、龙门山至“康滇地轴”,出现了纵贯中国大陆的经向构造带,构成一条分划东西两大部分的地质、地球物理和自然地理界线。

中国大陆断裂构造十分发育,陆区断裂大体可分为北部、西南部、东部和中部四大组合。断裂构造受板块运动制约,具有明显的展布规律。断裂构造大多形成于新元古代以后,但也包括卷入的古老断裂成分;主要发育于各自的地域,但其它地区也有它们的形迹;它们不局限于造山带,也出现具有相同组合特点的陆块部分。在构造域划分的基础上断裂构造可划分为古亚洲型、特提斯型、华夏-滨太平洋型和贺兰-康滇型四个大的断裂系统。古亚洲型断裂系统主要发育于古亚洲构造域,主体断裂呈波状作东西向展布。古亚洲型断裂系统的伴生断裂有近南北向的张断裂,ENE—NNE、WNW—NNW向“X”型剪切断裂。特提斯断裂系统包括:古特提斯断裂系、新特提斯断裂系和右江断裂系。华夏-滨太平洋型断裂系统,可分为两个系统:北东向断裂系统和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其中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包括:大兴安岭—武陵断裂系、郯庐断裂系和台湾断裂系。贺兰—康滇型断裂系统以贺兰山至康滇一带南北向断裂带为主体,中、新生代以来受到特提斯、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复合作用,成为纵贯中国大陆南北的断裂系。

参见《中国煤层气盆地图集》、《中国煤层气盆地图》(1∶5000000)“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图”、“中国主要断裂带及大地构造分区表”。

微信号咨询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

在线报名

郑重声明:本文内容、数据、图表等来源于网络引用或其他公开资料,版权归属原作者、原发表出处。若版权所有方对本文的引用持有异议,请联系留学指南网,本方将及时处理。本文的引用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目的。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网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读者阅读本文后做出的决定或行为,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独立判断做出的,请读者明确相关结果。如需转载本方拥有版权的文章,请联系留学指南网www.liuxue678.com注明“转载原因”。未经允许私自转载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构造函数,什么是构造函数

下一篇: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相关推荐

关注我们

    留学指南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