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留学往事,张光直多大了
1、张光直多大了
张光直
张光直(1931年4月15日—2001年1月3日),男,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31年4月15日生于北京,1943——1946年就读于北平师大附中,2001年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人类学家,考古学家。著有《古代中国的考古》等。
中文名:张光直
外文名:Kwang-chihChang
国籍:美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出生日期:1931年4月15日
逝世日期:2001年1月3日
职业:人类学家,考古学家
毕业院校:台湾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哲学系
主要成就:当代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
1974年获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79年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年获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1996年亚洲研究学会授予张光直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
代表作品:《古代中国的考古》
性别:男
学历:博士
个人简介
原籍台湾,为台湾新文学健将张我军哲嗣,195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196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1961年至1973年间历任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讲师、助教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等职,1977年起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任教,张光直于1974年获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获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获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1987年获颁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张光直的研究专长为考古人类学,在美国任教三十多年间,一直致力于考古学理论和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国际学界享有盛誉。张院士以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和数据,对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和文化有极深入的研究,先后出版专书十余本,论文一百多篇,其中《古代中国的考古》(ArchaeologyofAncientChina)一书是西方世界了解中国上古时代历史文化的最主要著作。张光直曾于1969年和1972年回台湾主持「台湾史前史研究」和「台湾省浊水溪与大肚溪流域自然史与文化史科际研究」两项大型研究计划,其结果不但为台湾古代历史文化的重建有重要贡献,而且对台湾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张光直曾经在四六事件中被逮捕,後来获释。自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毕业後留学美国,取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
张氏学术主要成就有二:一、开创聚落考古(settlementarchaeology)的研究,自1970年代在蔚为风潮;二、将当代文化人类学及考古学的理论以及方法应用在中国考古学领域,代表作《TheArchaeologyofAncientChina》(1986年,中译《古代中国的考古》)一书迄今仍为涵盖面最广泛且讨论最深入的中国考古学专著。
往事略集
生活在北京的“番薯人”
张光直在他早年生活自述中,把自己称为“番薯人”。之所以叫番薯人,那是因为公元1895年,大清帝国与日本在黄海及刘公岛海战中失利,被迫将台湾岛割与日本。从此,台湾岛上的居民便成为“亚细亚的孤儿”。因为台湾岛的形状很像一个白薯,所以岛上两三千万的汉人常常称们自己为“番薯人”。可张光直这个番薯人,却出生在北京。
16岁之前,张光直一直随着父亲张我军生活在旧北京。张光直的父亲张我军本是台湾台北县板桥乡一个贫穷的佃农家庭的孩子。后来只身北上读书、工作,曾任北京师大、北京大学、中国大学等院校教师,直到台湾光复的1946年才回到故乡台湾。张我军是台湾第一位白话诗人,回到台湾后,张我军利用所工作的《台湾民报》,介绍大陆国内的新文化运动和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新文学革命主张,对台湾的年轻一代产生很大影响。1925年12月28日,张我军把自己与妻子的曲折的矢志不渝的恋爱经历写成新诗集《乱都之恋》,自费出版,成为台湾岛的第一部白话新诗集。这本诗集出版之际,正是日本殖民主义在台湾实行严厉的思想钳制、推行“皇民化”文化、禁止汉语传习的时期。台湾人为了民族尊严,只好在各地创设诗社,以集会作诗为掩护,来延续民族文化的传递。不过,当年所有的诗作都是古风、律诗和绝句,到《乱都之恋》出版后,不少读书人才知道世间除了文言的旧体诗外,还有白话的新诗体,于是纷纷起而仿效,给宝岛的白话文运动以及诗体的解放,带来了一阵清新的涟漪。张我军还甘冒大不韪,毅然宣称:“台湾文学乃是中国文学的一支流”,指出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因此,张我军被人誉为“代表了台湾作家不畏强权的道德良心。”
由于从小生在、长在北京,张光直能说一口标准的漂亮的京片子,并且一生都对北京充满了浓浓的怀念情怀。在《番薯人的故事》里张光直用一种哀伤怀旧的笔调,写出了一个少年眼中的老北京:每天上下学走上高高的城墙,故都的景色一览无余;烧饼、麻花、炸油饼,又酸又苦的豆汁儿,蒜味钻鼻香的煎灌肠;热闹的厂甸,东西便宜,应有尽有。12岁的张光直曾用一块大洋买到一张宋拓的集王羲之字的《大唐圣教序》除此之外,便是沦陷区人民的痛苦与反抗;作者的老师,回校时用毛巾包着几个馒头,这是一个礼拜的伙食——这个相当有名的数学家,最后倒卧冻死在风雪之中;早上在西单和东安两个市场上,报摊上竟然可以买到隔日的《解放报》、《晋察冀日报》,还有土纸印刷的《论新民主主义》、《论联合政府》等书刊,而每天冒着危险在冰冷的水里沿着护城河往来运送这些违禁报刊的,有一个正是作者小学的同班女同学,这个地下党员竟还是文化大汉奸管翼贤的女儿。
尤其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在师大附小和附中读书的生活。由于品学兼优,从师大附小到师大附中、从附中初中到高中,张光直都是被保送的。尤其让他骄傲的是,师大附中是公认的北京最好的学校。从初一开始他结识了一生的好朋友温景昆。1946年家人回台定居时,他本来舍不得离开师大附中,但因为生病功课落了一大截,只好随家人返台。在《番薯的故事里》,张光直先生在回北京的生活时深情地提到:“不能忘记师大附中的校歌:附中,堂堂正正本校风,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你是个神,愿人生大同。你是个海,涵真理无穷。附中,太阳照着你笑容,我们努力读书和做工。”
可以说,正是这故都文化的历史底蕴,孕育乃至影响了张光直的一生。他的一生最大的愿望之一就是中国考古学走向世界,并为此竭心尽力,奔走于中国大陆、台湾和海外各地,做出了无人能及的贡献。
从小就学习优异的张光直在北京读完了小学和初学,抗日战争胜利后跟随家人回到了台湾,在台湾著名的建国中学读高中。他的优秀学识迅速得到大家公认。受当时一位大陆去的魅力非凡的中文老师的影响,再加上在北京生活的那段背景,张光直的身上有着在那一代大陆青年身上可看见的时代赋予他们的热情、理想和勇气。1949年4月6日国民党的秘密警察发动了镇压台北教育新闻界的所谓共产党员的“四六事件”。大约有二十人被捕,张光直就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唯一的一位高中生,在监狱里被关押了一年时间。
张光直从监狱惊恐的阴影中走出,精神有所震动,但却不愤世嫉俗。一年的牢狱生活,张光直接触到各色各样的人。出来以后,他对“人之所以为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出来以后,他没有继续念书,在家里自己读点书,后来以同等学历考上了台大考古人类学系。考这个系的基本原因就是想知道“人之所以为人”。
当然,张光直报考这个专业也深受两本书的影响。第一本书是由其父、著名的台湾文学作家张我军翻译的日本西村真次的《人类学泛论》,书里讲述的人类进化史、石器时代对他产生过不小的影响。1948年时又读到裴文中先生的《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一书,裴先生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考古学潜力无限,鼓励青年学生报考考古学专业,这使得张先生更加向往考古学。当时的考古专业是极其冷门的专业,但恰逢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到了台北,张光直为能受教于李济、董作宾、凌纯声、芮逸夫、石璋如、高去寻等考古学精英而深感幸运。李济等中国第一代考古学家对他的确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4年,张光直从台大毕业,决心走出国门,到美国深造。他如愿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人类学系的研究生。有两位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一位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HallamMovius,张光直跟随他掌握了传统的欧洲考古学的田野考古方法。另一位是在考古学上提出聚落形态研究方法的考古学家GordonWilley。张光直对聚落形态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很感兴趣,积极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研究生时便发表了关于美洲聚落考古的论文,为他后来写《古代中国考古学》这部重要著作奠定了基础。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史前聚落: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由Willey作指导,是将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用在中国史前史的成果。
张光直的确是一颗才华横溢、光芒四射的星星。他在哈佛做研究生时,著名的莫维斯教授看这个亚洲学生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教室里,也不记半字笔记。而到了考试,这个学生却交了一份理论丰富、证据翔实的答卷,教授这才知道班里有一个天才青年。在还没得到博士学位之前,张光直就已经被文化人类学大家罗克教授称赞:“快要在我们系里得博士学位的张光直真了不起,十年来在人类学系里读博士的学生都比他不上。考博士口试时,他对各教授问他的各问题,答得那么应对如流,对理论对事实,都能把握得那么精深正确;不到半小时,大家都认为不须再问下去,于是都起来和他握手道贺。现在我们已经内定了聘他在本系做助教,今夏交博士论文后,即正式发聘书。”
此后的张光直可谓声名显赫。在耶鲁大学人类学系任教16年,1977年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并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从事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至1984年兼人类学系系主任,1985年至1988年兼哈佛东亚咨询委员会主席,并为哈佛赫德荪考古讲座教授,更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和美国人文科学院院士,后二者皆为百年来华人之首任。
杰出的“架桥人”
张光直先生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史前考古,在学术上的贡献可谓硕果累累。他在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中国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国文明的地位问题和史前时代东南沿海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几个问题的阐述中颇有建树。
1986年,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的形成与西方文明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在中国,有城市、有国家、有文字、有伟大艺术的新社会的产生,不是生产技术革命的结果,也不是贸易商业起飞的结果,而是通过政治秩序所造成的财富过度集中的结果。这条道路是非西方世界文明演进的共同道路,比如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大洋洲地区的文明等,都属于这条道路的例证。因此,社会科学应当根据体系完备、资料翔实的中国的历史经验重新思考人类社会进化规律的问题,应该修正现行世界史教科书中西方本位主义的流行观念。
张光直的研究,一下子将中国考古学从中国历史的范畴中拉出来,置身于世界文化舞台当中,置身于文化演变的复杂过程当中。80年代以来,当中国考古学研究初现多元化色彩之时,张光直先生的研究不但成为这块多元色彩中最为醒目的一块,而且对这种多元化的来临起了相当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相互作用圈”理论,“亚美巫教底层学说”等,他介绍和倡导的聚落考古学等,不但赫然成为一家之言,也已经够成为当代中国考古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方法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张光直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架桥人”。他把中国考古学的成就介绍到了西方,又把西方的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带到了中国,为中西方考古学的接轨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张光直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几乎不被西方学界所承认,张先生可谓是改变这一局面的第一人。李润权先生在《张光直教授的学术成就》一文提到:“在西方世界,近40年来,张光直这个名字几乎是中国考古学的同义词。我曾经听到中国的有些学者说,张光直的最大成就是及时地把中国考古学的最新发现介绍给西方世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有了改善。1975年,张光直参加美国古人类学家代表团,在离开北京近三十年后第一次访问北京。那时,与中国考古界同仁接触的机会仍非常受限制,在紧接着的1977年他又回国作了探亲旅游,1978年随汉代史研究代表团访华。但中国的政治状况渐渐好转,张光直利用各种资金资助,邀请中国大陆考古学家去美作学术访问,起先是短期交流,后来则作较长时间的地停留。开始这种机会仅限于年高资深的学者,80年代中期以后,年轻考古学家也陆续到哈佛做访问学者。张光直不知疲倦地担当着主人的角色,组织了无数次演讲、圆桌讨论、学术沙龙和宴会。自1980年开始,张光直还接纳中国大陆的研究生到哈佛攻读学位,他的一些学生在进入哈佛之前,也曾在中国接受过考古学训练。在80年代,他组织过两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1982年在夏威夷檀香山的“国际商文明学术会议”和1986年在弗吉尼亚的“古代中国和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当时,外国学者还根本不允许在中国大陆参加考古学术会议,台湾学者也禁止前来大陆,大陆学者访问台湾更不可能。这两次会议为海峡两岸的学者以后的经常交往开创了良好的先例。80年代和90年代,张光直频频出访中国,有时一年几次。他对各地的大学作了短期访问,每次都受到热烈欢迎。张光直最大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大陆进行发掘,并为此奔走劳碌,甚至都已经争取到了基金,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这一愿望没有得以实现。
《古代中国考古学》是在张光直先生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四版,用英美人熟悉的语言全面介绍古代中国考古学,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给西方世界,成为目前世界大部分地区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和上古史的教材,影响极其深远,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贡献巨大。《古代中国考古学》《商文明》等书,已成为国外学术界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圣经”,至今无人取代,被誉为是“比任何其他著作都更能把古代中国放在美国人类学意识的地图”上的对中国考古学的典范分析。
张光直先生一生最引以为豪的,莫过于在世界知名学府哈佛大学创立了中国考古专业,使哈佛大学成为西方学习中国考古学的中心。这是他毕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身患重病后非常放心不下的一件事。这样的担心不但“涉及到中国考古这个学科,而且关系到对古代中国的整体研究。”张先生还是台湾考古学的创立人,为台湾的史前考古做出了杰出贡献。1994年他经过多番努力,促成了台湾史研究所筹备处的成立,并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他主持的“台湾史前史研究计划”和“浊大计划”是两个影响深远的田野考古项目,对台湾的学术发展意义重大。
张光直先生一生培养多位英才,也影响了多位学者的学术道路。许倬云、余英时、徐苹芳、巫鸿、李零等学者们,都对先生勤奋严谨、大气磅礴的治学风格,谦虚礼貌、平易近人的待人态度,以及外冷内热、志存高远的气质性格有着深刻印象。张先生无论是在治学上还是组织办事能力上,都表现出了无穷的动力,感染和鼓励了众多学者。
1996年亚洲研究学会授予张光直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在授奖辞中这样写道:“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张光直教授为中国和东南亚考古的进步和发展鞠躬尽瘁、不遗余力。他的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杰出贡献,无人能望其项背。张光直教授几乎是独立一人担负了培养三代考古学研究生的重任,这些学生目前正执掌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重要大学的教席亚洲研究学会特此授予张光直教授最高的学术荣誉:亚洲研究杰出贡献奖。学会主席和各位成员与光临今天授奖仪式的诸位一道,宣布张教授为我们学会最杰出和最有成就的一员。”
在成就和名誉的背后,张光直先生常年饱受帕金森症的煎熬,1997年虽做了脑部胚胎移植疗法,健康却无起色。但他无言地忍受痛苦,为自己的学术研究争取时间,仍然活跃在学术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1年1月3日,张光直先生在美国麻省因帕金森症病逝,享年七十岁。
然而,正如余英时先生在怀念张光直先生的文中所言:“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英文介绍
BorninBeijing,china,Kwang-chiChangwasthesecondchildofChangWojun,awell-knownTaiwanesehistorian.Duringhischildhoodyears,Changwitnessedthecorruptionofthegovernment,thesufferingofordinarypeople,andtheinvasionoftheJapanese;hewasalsoinfluencedbyleftistideology.ChangleftBeijingforTaiwanwithhisfamilyin1946whenTaiwanwasreturnedtoChinaafteritsJapaneseoccupation.HisexperienceinBeijingledhimtodevelopastrongnationalistconsciousnessandsympathyforsocialistbeliefs,whichlatercausedhimtobejailedforayearasapoliticalprisonerinTaiwanwhenhewaseighteen.Thisexperienceapparentlyhadagreatimpactonhisdecisiontobecomeananthropologistinordertounderstand“whyhumansarethewaytheyare”(Chang1998,75).
Changwasalwaysatopstudentthroughouthisschoolyearsandwasthefavoritestudentoflichi(knownasthefatherofChinesearchaeologyforhiscontributiontotheexcavationsatanyang)intheDepartmentofAnthropologyatTaiwanUniversity.In1955,ChangstartedhisgraduatestudiesintheDepartmentofAnthropologyatHarvardUniversity,workingwithH.Movius,Jr.,C.Kluckhohn,gordonr.willey,andL.Ward.AfterreceivingaPh.D.in1960,hetaughtformanyyearsatYaleUniversity,whereheestablishedhimselfasafirst-ratescholarinthediscipline.In1977hereturnedtoHarvardastheJohnE.HudsonProfessorofArchaeology.Hethenbecameamember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intheUnitedStatesandalsoservedasvice-presidentofAcademiaSinicainTaipeiinthemid-1990s.
Fordecades,Chang’smajorcontributionshavebridgedthegapbetweeneasternandwesternarchaeologistsbypresentingChinesearchaeologytoanthropologicalcirclesinthewesternworld.He,however,didnotlimithisintereststoChinesearchaeology.Duringthe1960sand1970shestoodattheforefrontofU.S.anthropologywithregardtoarchaeologicaltheoryandwasaleaderingeneralmethodologicaldebatesinarchaeologyandinthestudyofsettlementpatterns.AsanativeofTaiwan,hewasamajorplayerinestablishingthefieldofTaiwanesearchaeology.Fromthe1980s,inadditiontoacademicpursuits,hemadeatremendousefforttobuildcollaborativerelationshipswitharchaeologists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the1990s,heovercameallpoliticalandadministrativebarrierstoinitiatingthefirstSino-AmericancollaborativefieldprojectinChinasincetheWorldWarII.ThisprojectinShangqiu,Henan,isdedicatedtosearchingfortheoriginsoftheShangdynasty,whichhasbeenalong-standingquestionhauntingseveralgenerationsofChinesearchaeologists(Ferrie1995).
Overtheyears,ChangpublishednumerousarticlesandmonographsinEnglishandChinese,andthelistofhispublicationsisforty-onepageslong(Murowchick1999).HisscholarlymasterpiecesincludefoureditionsofArchaeologyofAncientChina(1963,1968,1977,1986),ShangCivilization(1980),andArt,Myth,andRitual(1983).ThesehavebeenthemostcomprehensiveandauthoritativeaccountsofChinesearchaeologyavailableintheEnglishlanguageforseveraldecades,andtheyhavebeentranslatedintomanylanguages.HispublicationsinChinesehavebeenequallyinfluential.PresentingmanyfreshviewsofChinesecivilization,hisSixLecturesinArchaeology(1986)andTheBronzeAgeofChina(1983),bothpublishedinBeijing,haveespeciallyenlightenedarchaeologistsinChina.
Inadditiontoarchaeology,Changhadbroadinterestsinmanyfieldsincludingarthistory,culturalanthropology,history,paleography,theanthropologyoffood,andsport.Forfourdecadeshe“broughtup”severalgenerationsofEastandSoutheastAsianarchaeologists,andhisformerstudentsarenowspreadovermanypartsoftheworldincludingNorthAmerica,Europe,Asia,andAustralia.Knowntohiscolleagues,friends,andstudentsas“K.C.,”Changwasakind,warm,sympathetic,hardworking,andcharismaticmanwithgreatwisdomandanexcellentsense
2、怎么评价电影《无问西东》?
《无问西东》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立意远远高于清华大学校庆片,运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构起大学精神的传承。
现代时期的张果果(张震饰)离我们距离最近,在公司上级与上上级的斗争中沦为牺牲品,丢掉了工作,还面临当时为了公司提案承诺资助的四胞胎的求助。帮,还是不帮?手握上级的黑料,报复还是不报复?
1962年,文革前夕,陈鹏(黄晓明饰),不得不说教主终于选了次适合自己的老实好人角色,不再油腻霸道总裁。陈鹏在面临心心念的女孩王敏佳(章子怡饰)因为写了封教训师母的匿名信而被发现批斗毁容时,是划清界限明哲保身?亦或是在她的身后托底?
1938年,抗战时期,昆明,沈光耀(王力宏饰),身为富家子弟,在面临国难时,是自己的人生乐趣还是国家灿烂的明天?是孝还是忠?1923年北平,吴岭澜(陈楚生饰)英文国文成绩第一,物理榜尾,是文科还是实业,是真实还是从众?
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正如片头,张果果说“如果提前了解你所面对的人生,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每一代人都用自己的选择影响了下一代,让真诚,正义,同情得以传承。当中最让人神往的是西南联大的岁月,电影中几个镜头。
跑警报时,沈光耀在用锅炉煮莲子,在汪曾祺散文里是这么描述的,“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
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他的冰糖莲子。
跑警报当然也是罗曼蒂克的,是谈恋爱的机会。联大同学跑警报时,成双作对的很多。空袭警报一响,男的就在新校舍的路边等着,有时还提着一袋点心吃食,宝珠梨、花生米……他等的女同学来了,“嗨!”于是欣然并肩走出新校舍的后门。
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和看电影、遛翠湖时不同。”战争纷争,资源奇缺,联大宿舍都是茅草屋,教室用的是铁皮,下雨时便叮当作响,所以有了电影里的桥段,静坐听雨,此情节出自西南联大法商学院教授陈岱孙,何其无奈又何其浪漫!
因为校舍的简陋,学生们经常去泡茶馆看书聊天打桥牌,因为可以蹭茶馆的灯。杨振宁就曾提起他和黄昆,张守廉就经常提起他们在茶馆大声辩论,老板娘续茶水的日子。在电影中,米雪饰演的母亲对儿子说。
“当初你离家千里,来到这个地方读书,你父亲和我都没有反对过,因为,是我们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女孩子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
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上没经历过的,那些只不过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你的命就没了啊!”少有的好的教育,简单明了的阐述了读书的意义,人生的追求。
为什么要追求好的教育,是因为你能够在追寻知识的过程中看到新的世界,得到快感与乐趣,而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为了实现家长的心愿。那时读书条件艰苦,需要在防空洞里读书,但其学术自由、思想多元、兼容并蓄是极其罕见的。
就像电影中带着辫子的王国维讲完课后转身外教就进来询问英语复习情况。教师们就某个学术问题召开座谈会进行辩论,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并不妨害友情。为保证学术思想自由,西南联大主张通才教育,讲究启发式教学法,反对灌输式教学法;转系自由,一二年级基本不定系;
这个时期的学生老师何其有风骨。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梅贻琦有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陈寅恪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
:
《无问西东》剧情简介
《无问西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几个年轻人满怀诸多渴望在四个不同的时空中一路前行,他们在最好的年纪迎来了最残酷的抉择。吴岭澜出发时意气风发,却很快在途中迷失了方向。
沈光耀自愿参与了最残酷的战争;王敏佳因为虚荣撒了小谎,陷入被众人唾骂的深渊;陈鹏把爱情摆在了理想前面,张果果身处尔虞我诈的职场。
3、求问一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的纪录片的名字
这部记录片是1,2年前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放过的,是讲新中国之前早期到北美留学的中国留学生的。纪录片的名字我记得只有2个字。记录片非常精彩,纪录片的主题曲好像是美国或者加拿大的民歌,非常好听。请问谁知道这个节目的名字,就2个字?
4、徐志摩害了中国留学生 王石到斯坦福讲什么鬼(图
4月25日,王石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做主题发言,现场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说徐志摩的一首诗,对中国留学生有坏影响?
这番发问看似有些突兀,但其实是王石对自己4年半的留学生活进行的盘点与分享。
他认为,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中的一些意境至少不应该影响现在的中国留学生。要融入西方生活,而不是“不带走一片云彩”。
来时不敢招惹人家,走时也不张扬,如此留学,存在感真是低到尘埃里,个人收获也寥寥
“只要企业不倒闭,你就得做下去。”王石认为,做企业往往需要20年、30年,时间久了,身为工农兵大学生,就会觉得力不从心,就会觉得需要补课。比如深商的第一、第二代企业家分别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创业,从视野和经历上来说,他们都需要补上留学这一课。因为我们的学习往往都是在技术层面,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西方文化。
演讲中,王石说起一段往事。国际赛艇协会主席曾不相信他划过10年的赛艇,几乎下意识拉起他的手摸了一下。一秒钟都不到,然后彼此相视一笑,所有的默契几乎无需用语言来表达。因为赛艇不仅是西方很重要的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国际通行语言。
1
“但遗憾的是,在剑桥没有几个中国留学生划赛艇,划赛艇的都是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的学生。因此,在剑桥划赛艇时常找不到搭档。”
王石认为这种状态主要是受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的影响。徐诗中说:“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什么河呢,这肯定是那条游船的河,而不是赛艇所在的河—那可是一条浪遏飞舟、热血沸腾的河。
诗歌太火没得怨,志摩当年作诗,定没想过康河承载不了梦想家的激情澎湃
“仅仅参加运动也是不够的,融入当地文化也包括从饮食做起。”王石说,25年来,时时提醒自己做到一点:走到哪里,就吃哪里的餐饮。
王石在剑桥基本只在食堂吃饭。“其实在英国,吃饭就是一种交流方式。吃饭可能只需要40分钟,而之后的聊天可以达到1个半小时。如果你是一个中国胃,拒绝吃当地餐饮,其实损失是自己的。所以即便在国外,如果别人请客吃中餐我一般不吃;如果是我请客,那么基本是请吃当地餐饮。”他说,“改变自己改变思维,才能改变世界。”
演讲最后,斯坦福商学院大中华学生会一位学长发出了倡议:那谁,我们这个周末的火锅聚餐就取消了吧!
请添加微信号咨询:19071507959